首頁>財經>

天數有變

————————————

在80年代的興起的經濟全球化模式下,全球產業鏈實現了跨洋協作,使得各國可以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極大提升了人類生產活動的效率。

不過這個全球化有個問題:他的協作規模雖然大,但是產業鏈分佈過於分散。

我雖然可以在全球市場上找到需要的上下游產品,但是得滿世界去找,這個過程中難免出現很多不必要的消耗。

如果這些大規模分工的產業鏈能夠聚集在一起,那局面就煥然一新了。他會出現以下幾點優勢:

首先,供應鏈各個節點之間的物流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各種成品或半成品不需要滿世界找,街對面就有。第二,大規模產業聚集自然會吸引大量的勞動力聚集,這意味著區域內的生產部門可以共享規模巨大的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和就業崗位更容易互相尋找到對方。第三,大量優秀的人才扎堆近距離協作,可以促進各種技術和資訊的交流,有助於技術的快速擴散和提升。第四,產業聚集意味著大量廠商近距離競爭,於是集聚區內的廠商會快速的迭代進化,越來越強。第五,集聚區裡完善的供應鏈可以極大降低創業的門檻,大量的創業者會被吸引過來開創新的事業。最後,大家扎堆還可以共享基礎設施,從而減少企業自身的成本投入。在聚集區每提升一點基礎配套設施的水平,都能產生巨大的效益。為一家企業修一條路和為一百家企業修一條路,其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總的來說,產業鏈聚集可以產生高額的效益,所以產業鏈聚集區會產生集聚效應,能夠不斷地從外部吸收資金和人才,並不斷向外部輸出創新產品和分裂出新的企業。

大規模協作+產業鏈聚集,這才是全球化的終極模式。

然而在大部分時間裡,全球協作總體來說處於分散狀態。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國與國之間是割裂的,不可能為了集聚效應就把一個國家的資源搬到另一個國家去。就算願意搬,也沒有哪個國家能把所有產業鏈吃下。

直到中國的加入。

當年積極尋求與日韓組建大規模協作體的中國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這個星球上最大規模的協作體。

中國基礎設施完備,工業基礎紮實,而且作為一個大一統市場,其自身資源可以無門檻的自由流動和配置,然後還擁有超越歐美日所有發達國家之和的人口。

接入全球分工體系後,中國大規模的協作體系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開始發揮威力。我們之前說過,在全球化體系裡,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擅長的產業,而中國,幾乎什麼都擅長。

於是產業鏈開始在中國聚集,人們開始聽見世界工廠的轟鳴。

2010年,中國的發電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2017年,中國在聯合國全部19大類製造業行業中有18個大類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總產值是美國的2.58倍。

2018年,中國的出口額已經遠遠甩開其他國家,達到2.48萬億美元

2019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比接近30%,製造業產值相當於美日德之和。

如今中國是這個星球上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全球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

2020年,中國的GDP將超過15萬億美元,高達日本的3倍,遠遠超出世紀初的“樂觀估計”

美國當年在搗鼓TPP的時候也不得不專門想辦法來對抗中國在製造業上的統治力。最後的辦法是把越南拉進群,試圖依靠越南來替代中國,減少大家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現實是越南的工業產值僅為中國的1/60,製造業產值是中國的1/90,在貿易上孤立中國扶持越南的結果就是中國貨改個“越南製造”的標籤從越南借道出口。

而且越南的大部分工業品是依賴中國上游工序,例如越南服裝每年出口300億美元,但又要從中國進口200億美元的布料和染料等。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越南只不過是廣州的一個加工廠。

這正是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的一個縮影,對於世界各國而言,不管你是在哪個協定裡,你都要面對這樣的現實:

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和貨物貿易的核心節點。

你在某個協定裡和不在某個協定裡的區別就是你是單獨和中國做生意還是拉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和中國做生意

這個格局的形成不來自於任何精英的設計,而僅僅是因為一個原因:中國的效率相對最高。

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在中國不管你想做什麼,你的周圍都有現成且充足的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工人。

中國正在為這個世界提供一站式服務,任何一個國家想達到中國的水平,他都需要實現以下幾個目標:

大體量的全產業鏈聚集,完善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物流體系,穩定的社會環境,數量巨大的合格產業工人。

老實說,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更多的“中國水平的協作體”,那對所有人都是好事。其實市場份額沒有那麼重要,把蛋糕做大才重要。“中國”越多,效率越高,大家越富裕。

然而遺憾的是放眼望去,這種水平的協作體全球只此一家,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美國也不是沒嘗試過把產業鏈從中國吸引到美國,結果往往是這樣:

富士康威斯康辛工廠搞了三年依然空蕩蕩無法開工:

更有藝高人膽大的企業嘗試去印度設廠

。。。。。。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因貿易戰導致外資撤離傳言不斷的2019年,中國的外企數量依舊在增加,並最終突破了100萬家。富士康更是於當年6月份專門對“撤離大陸”的流言進行了闢謠。

到了2020年底,境外機構已經連續21個月增持中國國債,目前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記賬式國債規模已經超過1.79萬億元人民幣,達到歷史新高。

這個世界在美國精英的棋局之外還有另一個邏輯:

資源總有按效率更高的模式進行配置的衝動

這就是上帝的棋局。

神器更易

————————————

2012年,東盟決定整合一下他們和各個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關係。

東盟與中日韓印澳新等6國都有貿易協定。協議多就導致了規則多,操作繁瑣,於是東盟決定把這些貿易協定一起整合起來,最佳化一下區域內的貿易操作,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利潤。

於是就有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2012年11月20日,東盟10國與其6個自貿夥伴國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紐西蘭宣佈正式啟動RCEP談判。

相對於WTO而言,RCEP的交易自由度更高,貿易壁壘進一步降低,成員國之間的投資准入門檻也更低,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更加嚴格,原產地規則更加合理,更多的商品有機會享受零關稅,等等。。。

儘管RCEP在自由市場的建設上已經相比WTO更進一步,但是相對於TPP的高逼格,RCEP仍然像是個廉價的土鱉聚會。他沒有太高大上的訴求,成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理論上RCEP因為標準相對較低,其成員間協作的深度和產出的質量可能比不上TPP,但是土鱉抱團也顧不上這麼多,先把自貿區支稜起來再說。

中國本來就是東盟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再加上剛在TPP那邊吃了閉門羹,對於RCEP自然是積極加入。

目前全球已經簽署的其他重要區域性經貿協定有:《全面與先進的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美墨加協定》(USMCA)、歐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歐日EPA)、歐加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等

這其中RCEP的體量是最大的,即使在印度最終沒有加入的情況下,RCEP的總人口也仍然達到23億,GDP更是佔到全球的1/3,其體量超過了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和歐洲經濟區。

不過其總體量雖然全球最大,但是人均財富水平低,他相對於其他自貿區的真正的優勢並不是體量大,而是有中國的加入。

中國的人口和GDP佔RCEP一半以上,所以RCEP雖然是東盟發起的協定,但實際上是以中國為核心節點進行協作的這麼一個體系。

在這個體系裡,大洋洲向中國出口基礎資源,日韓向中國出口高階裝置和零部件,部分國家成為中國產業鏈的延伸,中國則向所有人出口最終產品。

因為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同樣也是一個核心節點,所以以中國為主導的RCEP,本質上就是一個小型的WTO,只不過範圍更小,成本更低。

這使得RCEP實際上比其他的區域貿易協定有更強的擴充套件性,任何國家都很容易在這個貿易協定裡找到自己的位置,反正做貿易橫豎都繞不開中國。

事實上確實有很多之前的TPP成員國加入了RCEP

RCEP簽署後,形成了一個集合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經濟體量的自貿區,西方國家再難從經濟上孤立中國。穩固的區域自由市場也使得各成員國在以後對抗和域外國家的貿易糾紛時有了更多的底牌。

另外,成員國中有不少是美國的盟友,他們日後將進一步加深和中國的經貿關係,這將促使他們在未來的中美爭端中選擇更合理的位置。

如果說RCEP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印度的最終退出。

印度退出前的RCEP和TPP對比(紅色為RCEP,藍色為TPP,黃色為兩邊都加入的國家):

印度的退出正是前文提到的擰巴的國際貿易關係的縮影。

對於印度來說,加入貿易協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對自己有利。但加入協定同時意味著開放市場,這樣自己的產業又會受到外國產品的巨大沖擊,對打造自己的民族工業不利。

作為中國人,我們已經無需為類似的選擇糾結,因為我們早在二十年前就鼓足勇氣跨出了這一步。如今中國已是世界工廠,自由貿易對於中國來說不是威脅,而是最好的夥伴。

但印度就不行了,他們的顧慮很多,其大量小作坊式的產業根本不可能承受現代工業國家的衝擊。

所以印度要想改變命運,要麼奇蹟出現,自己的民族企業突然井噴式發展;要麼認清現實,老老實實按中國的方式融入中國的產業鏈體系。

最終印度國內代表落後生產力的利益集團選擇了作弊,關上印度的大門逃避競爭。這就決定了印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作為中國的一個反面教材而存在下去。

對於RCEP來說,中國毫無疑問是臺柱,但同時也是風險,因為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傳統列強圍堵的物件。臺柱天天被圍攻,自貿區自然會緊張,難免讓人想起幾年前那個擱淺的中日韓自貿區。

那麼這一次,“亞元往事”會重現嗎?

宿命

————————————

圍堵中國是西方國家的必然選擇,與中國的主觀意志無關。

美國經濟史學家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國家的經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產性”。

發展要想持續,你就得製造出,或者參與制造出真正有用的東西;不能整天寅吃卯糧睡大覺或者賭錢玩。

2008年,冰島三大銀行資不抵債,引發了歐元區大規模的債務危機。此時我們才發現西方國家早已陷入嚴重的產業空心化,沒有了“生產性”的經濟只能在存量裡打轉,其結局當然會是一地雞毛。

產業空心化的具體原因大家可以參考這邊文章:末路狂飆,特朗普的困獸之鬥

西方國家的這種自甘墮落,就使得中國製造業的繁榮顯得很扎眼,給人感覺好像是中國吃掉了他們的蛋糕。

所以傳統列強都有暴力圍堵中國的衝動,冷戰思維陰魂不散。

自由市場在暴力面前不堪一擊。黑市大佬只要亮出刀來,市場的信心就會被擊潰,“亞元往事”沒準真的會昨日重現。

只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這個全球黑市裡有刀的不僅只有西方國家。

中國海軍在2016年超越俄日英成為世界第二,這標誌著中國軍隊補上了最後一塊短板,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軍事力量,對海洋貿易線路的保護能力大幅增強。

事實上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的結局就已經清楚的說明了一個現實:中國在亞洲的體系已無法被軍事威脅撼動。

(參考:戰雲密佈?南海是如何從世外桃源變成大國競技場的?)

不過列強圍堵中國也並非沒有機會,2020年中國就迎面撞上了最嚴峻的考驗:同時遭到來自然界暴力和人類暴力的“疫情貿易戰雙殺”。

中國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舉國奮戰,並最終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控制住疫情的主要國家。

結果中國不僅沒有被“趁你病要你命”,反而從二季度開始出口額就一路高歌猛進,佔據的全球份額甚至衝到歷史高點,生生把“厄運”幹成了“國運”。

至於貿易戰,從2018年美國發起至今已經過去2年多,根據最近海關總署的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11月份的出口額達到2680.7億美元,以美元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1%。

實際上中國早在今年4月份就重新成為了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現在人民幣匯率已經連續上漲半年多,接近回到貿易戰之前的水平。美國除了依靠國家力量去降維打擊幾家公司外,貿易戰實際上已經打無可打。

美國尚且無力對中國施加決定性的壓力,其他國家就更沒有資格與中國發生摩擦了。

不過盎格魯撒克遜人從來不缺頭鐵的弟兄,近期澳大利亞頻繁在經濟輿論主權等問題上攻擊中國後,終於成功引發貿易摩擦。

澳大利亞就像是個發瘋的店鋪老闆,天天挑釁來自己店裡購物的最大客戶。

支援是沒有的,落井下石是爭先恐後的。

這就是當前國際貿易格局的真實圖景:圍堵中國沒有意義,你不做生意總有人做。

其實中國和世界做生意沒有什麼特定立場,不管你是什麼陣營,認同什麼理念,只要你不衝我捅刀子,生意都能做下去。

軍事威脅、疫情、貿易摩擦這些事件對於中國來說固然是磨難,但是這些事件的結局也客觀上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抗風險能力最強的體系。

在各國對中國體系的安全性達成共識後,加入中國體系的國家會越來越多。

這麼看來“亞元往事”雖然遺憾,但也是好事,因為他早早教會了中國一個道理:

靠談判和妥協戰勝不了強權,要戰勝強權,唯有建立一個新的強權。

中國現在甚至開始積極考慮加入本來用於圍堵自己的TPP(美國退出後已改名為CPTPP)。

這雖然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真正操作起來也並非沒有可能。

美國當年加入TPP的目的是孤立中國,但其他人的目的是賺錢。各國確實想抱大腿,但並不在乎抱誰的大腿,所以目前CPTPP的成員國對中國的加入意願持開放的態度。

不讓中國進群,中國可以自己拉群,這樣的局面今後只會越來越常見。

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我們不難發現這麼一個規律:人類精英所有的精妙設計,最終都將屈服於上帝棋局的洪荒之力。

資源對高效率的嚮往不可阻擋,產業鏈聚集區會如同黑洞一般吸引到全球的資源,包括資金、人口、科學和技術等等。。。

RCEP之後,談判了35輪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也接近簽署。

歐盟至今仍未徹底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再加上疫情,經濟復甦更是遙遙無期,連總GDP也即將被中國追上(2019年的時候英國還沒有脫歐)。

儘管雙方在政治上有很多分歧甚至對立,但是政治不能當飯吃,歐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中國。觀念和現實的矛盾讓歐盟長期在糾結中搖擺

我不知道他們還會搖擺多久,反正經濟形勢越嚴峻,他們的身體就越誠實。

如果說此前歐盟成員國還對簽署中歐投資協定抱著“再看看”的觀望態度,那麼RCEP簽署之後,僅存的猶豫也顯得毫無必要。

中歐CAI意味著中歐企業都將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對方市場參與競爭,雙方關係會更加緊密,互相投資的選擇也將更加自由。

於是亞歐大陸兩端的兩個巨大市場就可以透過中國這個核心節點實現事實上的更深入的協作,客觀上擴充套件了歐盟和RCEP成員國的經濟圈。

日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始終堅持推進投資協定,雙方已原則上同意簽署,僅剩最後的臨門一腳。

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的是,不管是在亞洲還是在歐洲,相互簽訂貿易協定不等於相互友好,中國和西方國家在多方面的博弈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然而就算關係再差,貿易壁壘該降還是得降,貿易協定該籤還是得籤,在客觀規律面前大家都別無選擇。

這正是當前這個時代和冷戰時代的最大區別。

和冷戰時的蘇聯遊離於全球經濟圈之外不同,中國不僅不是經濟孤島,還是全球市場的臺柱之一。西方國家當年孤立蘇聯可以不用擔心經濟上的損失,而如今孤立中國就等於孤立自己。

在這種局面下,冷戰思維毫無意義,任何在經濟上攻擊中國的行為都會遭到市場的反噬。

各國需要面對的現實是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新旗手,再也沒有人能夠關上中國的大門,拒絕中國無異於自絕於世界。

結語

————————————

21世紀以來,我們在談論中國發展的時候往往會把“國運”這個詞掛在嘴邊。看起來國運似乎不錯,總是出現各種機會和“神助攻”。

那麼國運從何而來呢?

其實中國國運的基礎就是中國的效率。首先因為中國打造了全球最高的效率,自己的周圍才會出現這麼多的機會。

如果中國自己幹啥啥不行,那麼這個世界就算送出再多的“神助攻”也毫無意義。

這就好像一個人如果他的能力越強,信用越高,願意和他合作的人越多,且和他合作的收益越大,那麼這個人的機會自然就越多,運氣自然就越好。

所以國運其實很簡單,說起來就六個字:

自助者,天助之。

那麼未來世界又會如何發展呢?

現實世界是精英們博弈下的棋局,普通人和精英之間存在巨大的資訊差,我們註定無法聽到白宮裡到底在商量什麼。

但是我們可以去窺探上帝棋局的走法。

人類發展的大方向只有一個:越來越高效。

所有有利於提升效率的資源配置方式,無論當下受到多少打壓,看起來多麼不可思議甚至離經叛道,他都會或早或晚的成為社會的主流。

國際貿易最終會呈現出這樣的格局:

一個或幾個能夠集聚大量產業鏈的協作體不停的擴張,並最終在一個強大力量的背書下融為一體,形成全球統一市場。

而誰能成為這個全球協作體的核心,就取決於誰的效率最高。

目前看中國體系正在迅速崛起,而傳統列強的優勢範圍正在迅速縮小。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的產業鏈體系將會進一步向外擴張,更多國家的資源和人口都會參與到“中國工廠”的運營中。

這就是上帝棋局的走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這也是當下解決很多問題的唯一辦法。

同時,如何去為擴張後的中國體系建立和維護一套合理的遊戲規則,將是中國很快就要面臨的挑戰。

當然了,未來總是充滿不確定性,人們的選擇也不一定總是對的。

中國在未來是不是一定會成功?

不一定。

人類在未來會不會放棄提升效率的努力?

也有可能。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組織、一個國家、甚至全人類,如果一旦走上了反效率的道路,那麼結局就只有一個:

被淘汰。

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0萬美元/枚比特幣期權產品的出現——純粹賭博是聰明人的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