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很多人都想在退休之前提前實現財務自由,也就是不用為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這就要求被動收入要能承擔得起生活中的各種開支。比如你一個月需要花費3000元,那麼你的被動收入也要至少是每個月3000元才行。

在被動收入中,存款利息或理財收益是最為常見的,只要攢夠了足夠多的錢,存在銀行,光靠利息就可以滿足我們的生活開銷。那麼,問題是到底存多少錢才夠?100萬元夠嗎?

不同銀行、不同型別的銀行存款利率差別較大,我們分別來看看,不同存款方式下,100萬元每個月或每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首先,按照最簡單的存法,每年存1年期定期存款。

目前銀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平均在2%左右,如果存100萬元的話,每年的利息是1000000×2%=20000元,每個月利息平均1667元。

現在物價水平這麼高,每個月1667元的利息,恐怕滿足不了大部分人的生活開支需求。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如果是存3年期定期存款,利息能有多高。

在銀行的定期存款中,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是最高的,其中很多銀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甚至要高於5年期存款。目前3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不到3.5%,大多不超過4%,我們按照3.8%的利率來算一下。

100萬元存在銀行3年,利率是3.8%,每年的利息是1000000×3.8%=38000元,每個月利息是3167元。

對於部分人群來說,每個月3167元能滿足日常開支需要,但這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如果遇到意外,比如重大疾病,那麼就需要動用一部分本金,這就會導致100萬元的本金減少,進而每個月的利息也會減少。

第三,存3年期大額存單,按月付息。

其實100萬元足夠大額存單的購買門檻了,而大額存單的利率要高於定期存款,而且大部分提前支取都能靠檔計息。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平均在4.1%~4.2%之間,小銀行的利率更高。此外,有些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可以按月付息、到期還本,這樣把每個月的利息當作生活費,不過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率要略低於一次性到期還本付息的大額存單。

我們假設3年期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率是4.2%,每個月可以拿到3500元的利息。但這個利率水平,和存普通定期存款的利息差不太多。

第四,網際網路創新型存款。

現在很多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都有創新型存款,發行銀行以民營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主,利率比實體銀行的存款利率高很多。比如現在度小滿理財平臺上廊坊銀行的一款360天存款,利率高達5%,如果存入100萬元,每年的利息有50000元,每個月有4167元。

每個月4000多元足夠大部分人生活了,而且還會有些結餘,但前提條件是一個人,如果是一個家庭好幾個人,顯然是不太夠的。

另外大家還要考慮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通貨膨脹的存在。在正常的經濟環境下,通貨膨脹是一直存在的,證明這個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之中,當然,通脹水平太高就不太好了,會產生很多經濟泡沫。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9月份CPI同比增長3%,其中食品價格同比增長11.2%,豬肉價格同比增長69.3%。市場預計,接下來CPI可能還會繼續走高。

雖然CPI不能代表真正的通脹水平,但確實代表著部分商品的價格走勢,如果今後物價水平飛漲,那100萬元就會加速貶值。現在每個月的4000元能夠滿足一個人的生活所需,以後就很難說了。而且現在人的平均壽命在逐漸延長,年紀越大生病的機率就會越高,那個時候老本很快就可能吃完。

所以,結論就是100萬元存在銀行,不工作光靠利息生活短期來看可行,但始終不安穩,如果考慮到意外和通貨膨脹兩方面的因素,100萬元很難提供長期可靠的保障。

​靠錢生錢的想法很好,通過投資理財可以為我們的家庭經濟增磚添瓦,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有多手準備,可以同時有工作收入、業餘收入、理財收入,即使其中某一樣收入中斷,其它方面的收入也可以保證我們的生活不受太大影響。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央行數字法幣與天秤幣的未來競爭--中國能否在20年內超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