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長文,如果你覺得有價值,歡迎參與評論、轉發與收藏。我是小歐,感謝關注!

是不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從一開始就是錯誤?就像不久前人們批判P2P一樣如此深惡痛絕,以至於忘卻了這類產品對於社會化效應的推動從一開始就是一種自我鼓勵式的提倡式過程。我並不認為金融創新是一個巨大的中國龐氏騙局,後者置萬千參與者利益於不顧而實現特殊定義上的巨大“成功”,而金融創新的社會化效果卻符合參與者的受益視覺化,這顯然不是一類東西!

況且就目前國家監管層面上的表態來看,從來就沒有否定過金融創新的格局和定位,只是表述為金融創新類產品應該回歸監管審慎體系中進行!這是一個穩妥處置風險和機遇並重的市場定位,這意味著在中國金融這塊領域上,創新的風口依然是得到肯定的。不要問題一出就急急忙忙去卸磨殺驢,這不是一個客觀審慎的態度,起碼在社會層面上確實容易陷入矯枉過正。這是一種長久以來的中國金融監管弊病,我們似乎總是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境遇,這不僅僅是面對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金融體系框架和結構的市場化匹配問題。

我應該是少數目前仍堅持金融創新產品優點大於缺點的支持者,本質上事物發展的過程都需要經歷反覆和權衡,在博弈理性和非理性之間尋找社會化生存的空間,即使是類似金融這樣影響廣泛的事物。因此我在肯定金融創新理念的同時,並不反對當下我們於實踐環境影響下對於泛金融市場進行相對深刻的拷問和反思,但要時刻記住這是推動金融創新合規進步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為了全盤否認這種事物形態存在的必要性!

當下這場網際網路金融反思風暴,似乎並不止是針對某些產品所存在的問題,更像是在新時代下重新審視網際網路金融階段形態的深度,直面得是整個體系出現的弊端和問題。對於原始不規範成長和階段性激進過甚的網際網路金融而言,這次拷問洗牌或許會在嚴監管體系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網際網路金融到底有沒有錯?從形態上看,過度激進是我們目前最擔憂的社會關切,參考西方金融資本在上一輪次貸危機的深刻教訓,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穿透性已經類似於次貸的程度?因為在經濟學邏輯上,金融的本質並不是類似於我們單純表述為服務實體產業,它本身的發展也需要得到關注,即金融創利的行為模式!物質財富是由實體生產創造出的價值供給市場配給,但金融財富的邏輯更多得在於貨幣槓桿在市場中的形態方式,透過不同形式的金融發展來帶動財富效應的社會關係,這就是金融體系的自洽模式。

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精英們利用現代金融方式藉助不合理的監管漏洞將複雜的組合信貸不合理得配給了無法實現迴圈價值的底層受眾,這種不穩定的剝削架構加劇了金融的體系風險,影響了金融槓桿指數的宏觀可控性,最終帶來了毀滅性生態崩塌。

現在很多的中國人將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正規化也同樣歸結於此類金融風險,這些貨幣類信通渠道的構築脫離了傳統銀行體系,等於在體系框架外構築了一個類似“影子銀行”的存在,而影子銀行是最近這幾年國家金融監管正在著手退出的金融市場灰色形式,這就是當下網際網路金融遭受質疑的原罪。

人們廣泛認為這種打著普惠金融名號的資管和信貸產品加劇了金融風險的不可控性,背離了最初便捷高效服務群體的初衷,更有甚者將年輕一代負債生活的現象都歸咎到了這類產品的市場頭上。這是這次金融創新的社會反思風暴的最初源頭!

滯留於體系之外,獨特的網際網路滲透模式加上金融流動性的邊界難點,同時又帶有極其激進的探索方式,網際網路金融的生態確實帶來了比較大的市場爭議!

二、批判網際網路金融應該著眼於問題本身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決定了最初產品誕生土壤的必然是需求側引導。沒有合理的市場空間,產品的出現幾乎沒有可能!為什麼我們的傳統金融體制下會長期允許影子銀行的存在?為什麼在我們整理壓縮影子銀行的同時,又出現了類金融創新的空間?這說明這型別的市場需求是非常旺盛和必要的。我不認同樓繼偉前財長所說的影子銀行百害而無一利的說法,在傳統金融財政體系下審視,這類金融事物格局確實存在非規範的風險,但是要說一無是處就太絕對化了。

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市場無法解決問題,而監管邏輯上往往又極其武斷式一刀切,不給任何機會去證明市場合理存在的必要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始終“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原因。

批判網際網路金融創新不是不可以,在宏觀市場層面來看風險永遠是監管必須捍衛的核心述求,但是因為擔心風險而一刀切式打壓金融創新,恐怕我們連迎接機遇的可能性都會一併被抹殺掉了。如果不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傳統機構的進步推動力量由誰來擔當?讓傳統體系自我代謝來革新只會陷入不思進取的僵化局面,因為他們沒有市場壓力來實現改善的要求。

另外一方面我們需要看到金融創新帶來的社會效應,實際上依然是利大於弊的!在廣泛深入網際網路對接人群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活受益性已經深入了市場一線。批判歸批判,不可否認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享受了網際網路金融的便利性,但回過頭來卻在社會化層面反覆質疑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這起碼在審視態度上看是不夠客觀和理性的。

無論是來自於高層定調,還是監管質疑,國家層面從未全面否定金融創新的社會存在合理性,只不過更希望整個程序能夠走得更加穩妥和規範些。我們確實需要糾正網際網路金融所帶來的市場困惑和弊端,但應該把焦點聚焦在管控風險本身,嘗試用積極理性的心態來審視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問題。

三、中國金融監管應該嘗試更加靈活的應對手段

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發展的態勢,是未來已經逐漸清晰的大趨勢。我們如此耗心血得將萬物互聯作為中國經濟產業的核心抓手不是沒有道理的,其中包括網際網路➕金融。它本質上也是市場經濟體制下自我發展的一種合理化的社會產物,只不過基於金融行業本身的發展特徵,我們確實需要警惕系統性金融風險帶來的教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宏觀審慎監管來協調的原因。

然而相比西方非常複雜且嚴格成熟的監管模式,中國過去的金融監管的確缺乏系統生態打磨的基礎。一方面是市場經濟落地才不過短短几十年,很多內容規範化和法制化的建設過程需要面臨實踐探索的佐證必要;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們體制轉軌改革的代價,導致在傳統和創新的適應之間,體制完善依然缺乏有效應對階段性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適應度。因此馬雲在金融峰會上提及信用監管構築的看法確實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全球金融監管依託的傳統巴塞爾協議,真得缺乏溝通創新的能力。它本身的進步需要依賴整體宏觀戰略去推動,而不是主動適應市場來制定嚴密的底線風險防護方式,這顯然不是一個適合直面未來趨勢的金融創新土壤。中國金融監管應該更多得將精力投入到市場底線規範上,利用法律和規則的適應完善來修補市場漏洞。而內容實質性監管探索,也應該同步面向針對性和靈活性!否則在推動傳統適應趨勢的過程中,我們的體制僵化和懈怠會某種程度上激化本就矛盾的博弈過程,加大一線主體成本溝通的代價!

我們過去所遵循的寬泛金融監管,是基於傳統市場內容所制定的,只是階段性符合市場生態邏輯。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效率抬升年代,如果選擇繼續因循守舊式套用這些本就缺乏針對性邏輯的泛化金融手段,監管策略未免顯得勢單力薄而且力不從心。舉個例子,為什麼網路借貸發展到如斯地步才開始注意到金融風險的合規性問題?而不是在最初伴隨市場佐證的過程中,根據形態演化來針對性制定完善合規方案?這顯然是因為傳統金融監管無法有效應對和及時穿透新生事物的邏輯,繼而任由其激進原始擴張導致的風險後置,這是現實監管很大的責任漏洞。

四、是不是把錢逼回傳統金融機構就是減少風險?

從邏輯上看關於監管,我們過去幾十年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制定整體監管戰略並給予細化實踐的建設思路問題。監管邏輯也應該具備格局眼光和微觀理解,不斷最佳化和適應新的市場節奏和內容,要及時有效溝通市場反饋,嚴肅對待矛盾焦點的預防和化解,務實迴應市場利益關切,明確監管原則和尺度,有效減少市場積累性風險。

然而審視我們過去很多時候的監管方式,不過是在激進時澆澆冷水,在僵化時燒燒灶,一旦出現重大問題就想著把社會資金逼回傳統渠道即可,這看上去是非常穩妥的處置方式,實際上卻未必能夠真正減少風險機率。

當時代節奏在伴隨新邏輯加快經濟內容影響的時候,我們整體上的金融監管方式應該緊緊跟隨時代發展步調。一味固守並不是現實調控的最優選,直面問題並回應市場關切才是合理的態度。

目前中國現存金融生態相對複雜,且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創新金融問題不小是一定的,但傳統金融本身也存在很多癥結和弊病,並不是將資金和槓桿壓回原來的狀態就可以實現監管協調的。這確實是系統性監管的整體性問題,而不是單一的金融創新激進造就的過度偏向。

務實的監管內功應該著眼於如何將所有具備風險防控必要的金融形式和內容納入到體系中,並適用針對性審慎原則梳理順暢,將資產的層次和等級最佳化處理,一視同仁地對待傳統和創新主體之間的溝通,從底層上以監管尺度合規化和法制化來促進現實金融的效率去匹配市場需求,這才是真正的高效機制協調功能。

系統性金融發展,對我們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言本身就涉及內容深刻。關於金融滲透、金融衍生、金融自洽,在我們這個相對特殊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都是非常讓監管頭疼的問題。另一個方向上如果我們的監管方式始終怠於進步,抗拒去適應深度市場經濟的實時變化,一味堅持簡單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那麼對於中國金融發展來說,這和金融創新的不可控性風險一樣糟糕!

監管確實應該努力讓整個經濟體系規避嚴重金融風險,但是本身市場機制的博弈生態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容忍度,否則我們一樣會陷入同質化和內卷化的邏輯裡無法進步!

五、中國金融創新和監管的標準化大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金融市場體系?

這次網際網路金融大整頓是有必要的!在合規和合法的前提下來進行行業內容沉澱,這是有助於其提升核心價值表現。我們不必過分要求打壓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土壤,也不必全然否定它存在的合理性。我們真正應該做得是在此次反思和梳理中,嘗試找到整個金融體系走向符合未來趨勢的本土化標準。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在金融創新和監管的互相督促下,積極理解我們中國經濟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金融運作方式!

應該批評網際網路金融激進發展中的不合規之處。行業應該意識到成熟的代價,就是必須要回歸到整個市場規範框架中去進步,不能獨立於中國系統金融風險管控之外。基於網際網路金融高度融合市場前端的表現形式,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個中國經濟亟待提升價值的時刻,要求網際網路金融重新審視自身所處的現狀,同時也可以要求創新的底線不能危及社會資產安全和穩定。這是合規監管的底線,也是防止我們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陷入美國式次貸危機的自我證明,在這個層面上確實需要行業主導者們重新理解和認知。

儘管網際網路金融的現存生態確實有問題,只是我們也需要理性看待一個新生事物其社會存在的必要性。由於傳統金融體制存在不甚貼合市場供給的滯後性和偏向性,這部分的空白由金融創新引領來改善市場供給關係是必然的選擇。矯枉過正式質疑,一旦超過了監管探討的合理尺度,就會嚴重打擊了金融創新的嘗試和孕育,對於未來事物的影響未必是積極的!

我們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發展大國,在引領金融話語權方向上一直都非常羸弱。一方面是基於國家整體經濟戰略上的考量,需要相對管控外部資本的泛濫和滲透以防危及體系安全;而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傳統金融渠道缺乏外來力量的有效督促,彼時那種始終得過且過式的經營理念,遠比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激進更招市場厭惡。金融的核心價值是需要定位市場效率的,如果我們的體制缺乏運作效率又無法為市場提供足夠容納空間,這意味著我們實際上扭曲了正常的經濟進步要求,這本質上也是不可取的。

中國當下和未來需要嘗試重新構築一個更加靈活高效的金融運作體系,這裡面涵蓋了穩妥進步的傳統金融,也同樣需要創新引領的網際網路金融。而處於新舊之間協調的底線,則必須從嚴監管和寬實踐的方向上去明確,透過不斷改善的市場監管體系來影響社會各方利益,繼而牽住價值引導的纖繩,把中國金融引向健康、持續、迴圈以及不斷進步的路徑上。

六、未來深度中國金融雕琢:創新和監管需要攜手進步

基於上述現代中國金融發展的思考,我們需要在未來金融體制改革開放過程中明確創新主體和監管邏輯要同步出發,攜手理解時代述求並找準各自的定位,在務實穩妥的實踐領域不斷推動進步的更高定位要求。畢竟在這個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動盪的百年變局之下,我們需要接納當下也需要理解未來!中國經濟需要在以後適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而如何在此過程中尋找自身體制和外部環境博弈下的適應尺度,這將是考驗我們未來經濟能否行程至穩的關鍵。

創新和監管都需要在時代要求上攜手進步,如此一來針對網際網路金融合規性的探討才具備核心價值推動的功效。如果只是單純的批判個別現象和弊端,反而容易陷入極端且無效。理性審視,對等看待,不斷最佳化,對網際網路金融如此,對傳統金融如此,對監管審慎也是如此,只有整體中國金融體制在生態雕琢上更顯細緻和務實,我們才會找到理性批判的態度去面對類似的複雜經濟問題。

14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年關歲尾,避開“殺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