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23日,“2020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在山東省淄博市召開。論壇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辦,山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淄博市人民政府協辦,淄博市工業和資訊化局、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論壇為淄博製造業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把脈問診、出謀劃策,探索形成可供全國借鑑推廣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舉措。
出席嘉賓
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中國工程院院士、副省長凌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工業和資訊化部總經濟師許科敏,工業和資訊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姚珺,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副主任焦棟,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廳長於海田,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王健,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王新生出席開幕式;市委書記江敦濤出席並致歡迎辭;市委常委、秘書長畢司東出席;市委常委、副市長宋振波釋出淄博市支援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副市長袁良主持。
開幕式上,釋出了《智慧化技改淄博宣言》。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我國亟需解決製造業數字化程度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核心問題。本屆論壇聚焦製造強國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和政策實施,來自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行業主管部門、國內知名製造業企業、科研院所等業內人士,為中國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山東省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獻計獻策。
劉烈宏在致辭指出,製造業是最佳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主戰場和重中之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製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發生深刻變革,為我國製造業跨越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要立足產業基礎高階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將我國製造大國、網路大國、消費大國優勢充分結合起來,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產業數字化、大力培育最佳化產業生態,實現製造業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凌文在致辭中指出,今年面對戰“疫”大考,全省上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在全國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彰顯出了一個工業大省、製造業大省的應有擔當。山東製造業“大”“強”“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基礎,近年來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化創新引領,堅決淘汰“小、散、亂、汙”企業,大力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邁出了堅實步伐。
江敦濤在歡迎辭中指出,製造業是實現現代化的主導力量。當前,淄博正處在由製造大市向製造強市邁進的關鍵階段。淄博將堅持創新驅動,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引領,加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構築基礎設施“新格局”、集聚創新創業“新力量”、營造產業發展“新生態”,加速製造業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打造製造強市,在建設製造強國中彰顯淄博擔當、貢獻淄博力量。
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賙濟認為,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我國經濟靠實體經濟起家,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智慧製造是推進製造強國戰略的主要技術路徑。‘十四五’期間,要統籌全國各方面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全面深入推進智慧製造,實現中國製造業的數字化、網路化升級。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賙濟說。
▲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賙濟
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說,我國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不僅需要協同發展,還要同步實現。事實證明,我國經濟仍然需要工業、服務業共同拉動,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要融合發展,要防止和避免工業被中心化、被邊緣化,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李毅中強調,企業數字化改造要分層次、分步實施,從生產線、車間、工廠到集團或者是園區,從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和智慧化逐步實現,對於很多企業來講,需要先把1.0、2.0、3.0補上,從實際出發,防止違背規律,急於求成。
▲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彭壽認為,材料工業是裝備製造發展的核心引領。當前,新材料產業面臨全鏈條的創新能力不足、跟蹤模仿多、創新質量不高,迭代提升不夠等問題,尤其是實現全鏈條的創新非常重要。特別是在保障國家戰略安全領域,重中之重是要發展先進結構和複合材料,現行電子材料和新型功能與智慧材料。彭壽指出,製造強國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立國之本,裝備製造是實現製造強國的強力支撐。我們要堅持材料、裝備、產業“三位一體”,堅持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融合”,為加速建設製造強國、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彭壽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智慧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說,先進製造的核心是先進製造工藝,當下,先進製造技術、工業網際網路及智慧製造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對於未來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朱森第判斷,製造業要從生產型製造轉向服務型製造,目前製造業需要“整合”技術發展,形成先進製造技術的全新發展趨勢。他強調,在重視新一代資訊科技、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對製造業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時,不能忽視工業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的研究開發,並將其看做提升製造業的關鍵抓手。當下,工業網際網路可以賦能工藝創新加快變革速度,先進製造技術未來將乘著創新之風加速發展。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智慧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
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周宏仁強調,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實現“全過程”智慧化的系統工程,工業物聯網是全聯網當前發展的重點。“產品、裝備、過程是智慧製造的三個重要支點。在材料裝備領域,我們不僅要考慮硬裝備,更要關注軟裝備,特別是工業軟體。我們智慧裝備的主要困難還是在軟裝備上。”周宏仁說。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快石化強國建設,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民消費升級對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迎接中國化學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技術革命。
▲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周宏仁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趙俊貴說,化工新材料已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國化學工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但化工新材料也是我國化學工業的重大短板,甚至成為制約我國戰略性新型發展的瓶頸。
對此,趙俊貴建議,要立足石化強國建設、立足建立現代石化產業體系、立足國家安全和大國配套需要、立足建設中國石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立足大國責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質量發展,實施補強、補短板工程,迎接中國化學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技術革命的新境界,新精彩。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趙俊貴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指出,新基建重點領域將進一步促進製造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最佳化組合,提升製造業生產效率和投入產出比,推動製造業效率變革。此外,隨著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字經濟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融合應用,將進一步激發創新動力,加快推動製造業動力變革。新一代資訊科技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是推動製造業智慧化升級的重要手段,將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網際網路為重要載體。在智慧製造方面,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將成為發展重點,智慧製造工藝標準化、邊緣側智慧化將有望為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提供重要突破口。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發表題為《金融支援製造強國與淄博市的機遇》的演講。宗良指出,製造強國著力點涵蓋內容方方面面,新時代背景之下,製造強國建設離不開金融體系大力支撐,健全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也是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