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前些日子,網上流傳了這樣一個段子:肯德基母公司Q3淨利潤暴漲96%,因為公司持有美團股票;美團Q3淨利潤增長374%,因為公司持有理想汽車而大漲;理想汽車Q3大漲,因為交付了8660輛車。

這個段子十分能說明新能源汽車有多火,理想、小鵬、蔚來、特斯拉,總共沒造出幾輛車,市值卻比耕耘數十年的大部分傳統車企要高。

無怪大家都說,新能源汽車是市夢率,美國人炒作的能力一點不比中國A股差。

然而,這真的是100%的炒作麼?裡面沒有一點基本邏輯在嗎?要知道,存在即合理,永遠不要低估資本的聰明。

摩爾定律與反摩爾定律

因為摩爾定律規定:晶片上能容納的電晶體數量,約每隔18到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也將提升一倍。

與此同時,IT行業內就出現了反摩爾定律,也就是:一家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個月前賣掉一樣多的同款產品,它的營業額就要降一半。

摩爾定律與反摩爾定律的存在,導致今天,最辣雞的智慧手機效能都比當年控制阿波羅登月的巨型計算機系統強無數倍,價格卻在不斷下降。

這兩條定律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真香系列,但對於行業內的公司而言,就很不友好了,因為,這相當於是倒逼所有的硬體裝置公司必須趕上摩爾定律規定的速度更新,如果不更新,新品就是舊品。

以至於,這些行業內的公司,每個都活得相當辛苦,一個不留神,就掉隊了。

為什麼呢?為什麼汽車行業這麼多年來基本沒啥變化呢?

答案是,傳統汽車是一個純硬體行業,沒有軟體,只有軟體和硬體同時存在,才會出現類似摩爾定律一樣的指數級發展。

想想看現在的app,是不是小步快跑模式?先推出一個最小可行性產品,然後根據市場反饋,不斷調整,不斷更新,步步完善,同時,這些更新的軟體也會吃掉硬體的效能,倒逼硬體升級,兩者一結合,就是無止境的升級之路。

新能源汽車的摩爾定律

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還真就不是一個用什麼能源的區別,簡直可以說,他們不是一個維度的產物。

如果大家翻看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就會發現,數字化技術相關成本已經超過了60%,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已經有60%的軟體屬性。

以特斯拉為例,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拿特斯拉和蘋果比?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特斯拉的軟體收入,特斯拉投入了鉅額成本的自動駕駛軟體包,在2019年已經貢獻了近4億美金的收入,經眾多券商計算,公司的軟體服務今年即可盈利,後面就會發生井噴式的增長!

正是有了軟體的存在,使得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一部分“摩爾定律”的屬性了,舉個例子,首批購買特斯拉的人,要花100多萬,現在呢?三十萬就能拿下,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花30萬買的特斯拉,從效能上看,可以超過四五年前100多萬的那款。

這在傳統燃油車身上,是根本不可能看到的!!

想想看吧,現在30萬的寶馬,和四年前100多萬的寶馬,會一樣麼?能一樣麼?

所以,可以說,新能源汽車以後的增長,是指數級別的,而傳統燃油車,是線性的,甚至,是停滯的。

我們再回到特斯拉這個例子上來,為什麼他能這麼貴,為什麼他能和蘋果媲美,因為從他的收入結構上看,和蘋果基本沒啥區別,透過軟體、充電、保修等增值服務賺錢,可比老老實實賣車賺多了。

傳統賣車,對於車企來說,基本是一錘子買賣,同一個消費者,可能10年才能掙他一次錢,新能源汽車不一樣了,他可以透過上述三項服務,不停的賺消費者的錢。

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這個軟體增值服務有多麼“奇特”。

假設你買了一輛特斯拉,想提升百公里加速的時間,那你就花錢升級你的軟體,比如你花3000美金,就可以從4.6秒降低到4秒,再掏點錢,就能降到4秒以下。

在新能源汽車身上,首次購買成本,在你和車廠終身打交道的過程中,也許,只會佔一小部分。

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斯拉才能在過去10年暴漲100多倍,秒殺貴州茅臺,位列過去10年全球最牛的股票,應該沒有之一,關鍵它未來的前景比茅臺光明太多,再過10年,變成1000倍股完全沒啥不可能。

總結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能知道,為什麼理想、小鵬、蔚來、特斯拉這些一共沒多少車的新能源車企的估值能超過一大堆傳統巨無霸車企了?

因為,市場的邏輯是,特斯拉如果是手機行業裡的蘋果,理想、小鵬、蔚來這些很可能就是華為、小米、oppo和vivo...

當然啦,我們要意識到的是,企業發展如何現在還不好說,但作為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來講,未來是一定可以革燃油汽車的命的。

其實不只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自己要革傳統燃油汽車的命,各國政府都在助力,各國政府都制定了燃油車的停售時間表了,基本上再過10年,很多國家就要陸續不讓銷售燃油車了,幾種因素一下來,就難怪新能源汽車那麼瘋狂了。

1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種業概念股再度走高,豐樂種業連續4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