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幾天有人在講,因為2019年,2020年,整個機構投資市場大家都賺了不少錢,所以從歷史來看,連續三年都賺大錢是不現實的,有的朋友認為2021年應該謹慎,可能是“投資小年”。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

第一,我認為2019年很大一部分是在給2018年還債,當年你也可以說2018年是給2017年還債。

第二,判斷明年是大年小年是非常困難的,投資者不應該在這個判斷上面花功夫。

總體來說,我的觀點是,我們不應該從大年是否連續的基礎上去判斷,而更多判斷市場的利率的問題。

縱觀美國股市歷史,不管經濟好還是不好,利率上升的時候股市就跌,利率下降的時候股市就漲。這幾乎是大機率的。

那麼明年的利率到底是漲還是跌呢?

從海外的情況來看,主要經濟體在2021年必然繼續受到疫情的影響,放水不會停止。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國,透過放水收割全球經濟體來緩解自身的結構性壓力,幾乎是它唯一的辦法,而且這個趨勢是長期的。

在這個環境下,中國單方面提高利率,會加劇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加劇熱錢進入。可能性不高。

而且中國經濟經過疫情之後,也面臨一定程度的壓力,不是說現在相對較好就忽視問題的存在的,所以利率不太可能升高。

那麼利率不升高的環境下,經濟還在復甦的過程當中,從這兩個因素來看,依然還是持股的好時間。

其實2020年本來也應該調整了,結果因為疫情的影響,利率繼續寬鬆,所以你看到美國股市竟然還能創新高,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過說到這裡,在利率寬鬆的環境之下,上漲了這麼多的股市也必然有調整的風險。調整什麼時候到來呢?那就是經濟過熱的時候。我們現在看到經濟是在復甦的過程當中,大宗商品價格也在上漲,但是還沒有到過熱的狀態。繼續往下的話是有可能過熱的,特別是中國經濟。過熱的關鍵觀察指標就是CPI和PPI一起漲,這個時候就要多考慮一些風險的問題了。

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北摩高科:打破國外壟斷的軍工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