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任期最後,仍沒放鬆對中企的打壓。近日,美國宣佈將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大多數是中國企業,如中芯國際就在這份名單中。而美國製裁中芯國際,就是想要在晶片上對中國“卡脖子”,因為中企在晶片的使用上,基本是依賴對外進口。當初美國製裁華為時,最嚴厲的也是斷了華為的晶片供應鏈。作為盟友,美國對華制裁時,歐洲國家無論主動還是被迫,基本都跟進了,但直到現在,他們才終於發現有些不對勁。
據《環球時報》12月24日報道,最近,許多歐洲科技企業指責美國,稱其對華制裁政策就是為了將其他晶片商擋在中國市場之外,然後美國晶片企業趁機進入,歐洲企業卻當了冤大頭。依據美方規定,被美國拉入黑名單的企業,不能從美國購買零件以及技術,只有獲得美國政府部門的“豁免許可證”,美企才可以向中方供應。
在之前,美國政府鬆口允許8家企業恢復對華晶片的供應,而歐洲晶片供應商卻無法獲得“豁免許可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市場被美國佔據。歐洲國家作為美國的盟友,跟隨美國一起禁用華為,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上當了。
除了禁止晶片供應之外,之前美國懷疑中國將零部件用於軍事方面,禁止中國購買相關零部件。但是在歐企停止與中國合作後,美國又在背後透過中間商向中國銷售零部件。而受到這些影響後,歐洲失去的部分中國市場,反而是美國在悄悄填補空缺。
美國的這種做法,實質上就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直接表現,以損害他國利益來達到美國目的。只是這一次,特朗普的優先政策將矛頭對準了歐盟國家而已,這也難怪歐盟國家與美國“離心”,對特朗普敬而遠之。
也正因為如此,歐洲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以禁用華為舉例,歐洲國家多是因為美國對其施壓才不敢與華為合作,但是特朗普下臺後,這些國家在對華為的選用上會不會改變,真不好說。即便是美國強壓,像德國這樣的大國,也宣佈不會禁用華為;就連美國最好的盟友英國,也將完全移除華為裝置的日期,定在了特朗普離任之後,英國媒體也表示“這是有想法”。
對歐洲國家來說,因為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根本不敢完全得罪美國,與美國撕破臉皮,徹底鬧翻。但“美國優先”的做法,也讓歐洲國家不敢完全相信美國。
歐洲國家雖然和美國是聯盟,但是從來沒有放棄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最近,德國企業就加大了對華投資,如汽車企業以及工業機器人企業等。而中國的聯想、蜂巢能源等企業,也紛紛宣佈歐洲投資計劃。歐洲看重中國疫情之後快速恢復經濟的能力,渴望帶動自身經濟發展。此外,歐盟還期盼在年底之前與中國達成中歐投資協定。
總的來說,歐洲希望與中美都有合作,從中得利。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就表示,“歐洲不想捲入美中對抗,也不想在美中之間做選擇”。最近,17個歐盟成員國發表聯合宣告,計劃未來幾年加大對半導體技術的研究,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歐盟這樣做,是希望憑自己的實力佔據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不希望再被美國牽制,讓美國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