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高行權條件的股權激勵,另一邊是大筆收購拓展業務,領益智造年末動作頻頻,似乎對未來業績高增長充滿了信心。借殼上市的蘋果代工巨頭,耐心消化殼資產兩年後,如今似乎已接近業績釋放的拐點。
12月23日,領益智造大漲3.4%。訊息面上,領益智造接連丟擲兩大利好,市場信心大漲。
12月21日,領益智造釋出一份股權激勵,行權條件大超市場預期,預估三年後營收利潤均翻倍,淨利潤將達到50億元。同時,並稱將以超3.67億元收購珠海偉創力,加碼組裝。
領益智造作為國內精密功能件龍頭,也是與立訊精密、藍思科技齊名的蘋果代工廠之一,此前業績與股價表現卻一直不太理想。這幾年領益智造都是穩定增長的,此前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是18年借殼上市,受到了殼資產的拖累。
不過,如今隨著股權激勵的實施以及劣質資產的剝離,領益智造或迎來拐點。事實上,今年三季度以來,包括睿遠傅鵬博,興全謝治宇在內的大佬們正在紛紛加倉重倉。
股權激勵+大筆收購
12月21日,領益智造釋出股權激勵計劃,擬向377名激勵物件授予5506.80萬股,佔計劃簽署時公司總股本的0.78%。其中,股票期權擬授予3852.76萬股,行權價格為12.78元/股;限制性股票擬授予1654.04萬股,授予價格為6.39元/股。
本次激勵總成本預計為2.3億元(假設授予日價格為12.83元),2021~2024年分別攤銷1.06億元、0.75億元、0.40億元、0.1億元。
而股權激勵除了能夠對內穩軍心,對投資者而言,公司的“小目標”往往也可以作為業績指引參考。領益智造此次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為三年後營收淨利均翻倍,大超市場預期,也體現了公司對未來三年業績高增長的信心。
具體來看,業績考核指標為以下兩者之一:以2020年營業收入為基數,未來三年內營收增速分別不低於40%、70%、100%;淨利潤增速分別不低於40%、70%、100%,且2021年、2022年淨利潤不低於《2018年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2021和2022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5.8億元和29.67億元)。
根據wind一致預期,今年領益智造營收與利潤分別為274.86、24.22億元,再根據該“業績指引”估算,公司2021-2023年營收有望達到約385、467、550億元;淨利潤有望達到約35、42.5、50億元,較分析師普遍預測有較大幅度提升。
12月22日,領益智造再發一份重磅公告,稱將以約3.85億元收購珠海偉創力,加碼組裝,進一步向產業鏈下游切入。
收購方案為,領益智造透過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領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收購FlextronIcsIndustrialZhuhai(Mauritius)Co.,Ltd.持有的偉創力實業(珠海)有限公司(“珠海偉創力”)100%股權。交易對價為相當於人民幣3.68億元再加上交割時珠海偉創力的現金餘額(截至11月底,貨幣資金為人民幣1696.09萬元)的總和的等值美元。
被收購方的來頭也不小。據悉,偉創力是全球僅次於富士康的大型代工企業,1969年成立於矽谷,業務涉足航空航天、汽車、計算機、工業、消費品、基礎設施、醫療等多個領域。而作為收購標的的珠海偉創力,主要負責電子產品製造,擁有4-5萬名員工,此前曾為華為手機代工廠。
領益智造表示,本次收購事項能滿足公司業務快速擴張的需求,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擁有珠海偉創力的土地和廠房等資產,後續其將作為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生產基地,承接公司未來在整機組裝等產品上的業務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偉創力所涉及業務還包括個人護理類產品、智慧家電產品、計算機類產品、AR/VR裝置、電動腳踏車等。有分析觀點認為,若領益智造未來希望將行業屬性從消費向5G應用、IOT、新能源汽車、智慧醫療等領域橫向擴張,該筆收購或許也能為其拓展下游多元化業務助力。
財務反轉點要到了?
領益智造作為國內精密功能件龍頭,也是與立訊精密、藍思科技齊名的蘋果代工廠之一,此前業績與股價表現卻一直不太理想。
從主營業務上看,這幾年領益智造都是穩定增長的,此前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是18年借殼上市,受到了殼資產的拖累。2018與2019年,領益科技的歸母淨利分別為19.42億、24.6億,但領益智造的淨利卻是-6.8億、18.9億。其中,江粉磁材的貿易業務大幅虧損,另一方面,殼資產中的歷史併購產生了商譽減值和固定資產減值,也拖累了整體業績。
2015到2016年,江粉磁材(領益智造前身)分別收購了帝晶光電和東方亮彩,不僅業績大幅提升,拓展了液晶顯示模組和觸控式螢幕、手機精密結構件業務;還成功藉此躋身消費電子零部件產業鏈,獲得了一批知名手機廠商客戶。
可惜的是,這兩家公司均未完成業績承諾。東方亮彩2017年造成了2.7億元的商譽減值損失,甚至還發生“爆雷”事件——當年的大客戶金立手機發生財務危機,導致所有合作的公司都收不回錢。
不過“包袱”正在有序地被剝離,目前公司已計提壞賬12億,商譽從2018年的19.2億減少至9.7億。另一方面,20年1月,公司公告擬將虧損的顯示及觸控模組業務剝離。將帝晶和江粉高科技產業園100%股權轉讓給帝晶,如今虧損業務佔比已不足一成。
做減法的同時,領益智造也不忘做著加法。2019年,公司收購了知名外企賽爾康,切入充電器介面卡行業,正式進軍模組領域。
彼時賽爾康也處於虧損狀態,半年報顯示,賽爾康實現營收8.18億,淨利潤虧損1.11億,是公司唯一虧損的子公司。但三季報顯示,今年8-9月,賽爾康由虧轉盈。消化又一個“包袱”的同時,也側面體現了公司對海外工廠的管理能力。
現如今,商譽壞賬計提完成大半,虧損資產逐步剝離,子公司業績逐漸向好,或許已經接近公司的“業績拐點”。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收75.58億元,同比增長13.37%;歸母淨利潤8.11億元,同比下降17.73%。營業淨利潤7.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96%,剔除已剝離的帝晶業務影響,較上年同期增長42.02%。
分析觀點認為,公司原江粉磁材板塊和借殼上市商譽減值影響基本消化,如今已能夠輕裝上陣。另一方面,公司戰略向下遊發展,業務版圖有序拓展,不僅為自身結構件業務維持利潤提供保障,也提供了更多的增長想象空間,未來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公募大佬紛紛入場
在此節點,機構也正在大幅加倉下注,基金持股已達到史上高位水平。
中報顯示,共有318家機構持有領益智造,其中基金有309家,持倉股數達到4.65億股,佔到流通股比例的21.13%與總股本的6.5%。而去年同期,僅有39家機構持有1.78億股,佔到流通股比例僅為8.12%。
據悉,公募大佬謝治宇在三季度重倉了領益智造。據不完全統計,興全目前有10支基金持有或重倉領益智造,領益智造似乎也成為了興全最青睞的公司之一。
三季報顯示,由謝治宇掌舵的幾隻產品中,興全合宜混合(LOF)A持有7016.92萬股,持有市值7.61億元,為第7大重倉;興全合潤分級混合持有4493.85萬股,持有市值4.91億元;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混合持有1231.33萬股,持有市值1.33億元,為第7大重倉股。
英雄所見略同,睿遠傅鵬博也在三季度加倉,目前持有領益智造2184.76萬股,當前市值2.44億元,佔流通股比例接近1%。
天風證券指出,未來三年預計蘋果產業鏈的公司將大舉向下遊成品組裝滲透,三類公司將勝出,有成品NPI開發能力,有海外優秀管理能力,能夠透過上游元件持續盈利的,看好領益智造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