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要在資本市場上賺到錢並不容易,特別是對於個人投資者,能不踩雷已經是萬幸。我記得15年初去北京出差,的士上司機聽著股市行情,公交上大家都刷著行情,而且面露笑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高鐵站時,一位大媽拿著手機開懷大笑,我瞄了一眼,是滿屏跳動的紅色數字。看到這一幕後,我越想越不對勁,覺得不可能每個人都這麼容易賺錢,回到公司,我就拋掉了我所有的持有頭寸,那個時候是4000多點,後來人盡皆知的股災便與我無關了。後來,我一個在北京金融街的同學打電話給我說,他的某個客戶一夜回到解放前,令人唏噓。
所以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越是市場好的時候,可能越容易把人埋藏。而市場不好的時候,大家雖然內心煎熬,但也只是煮點面吃,少有人去天台看風景。
這幾年我們接觸的資訊越來越多了,關注的東西也有增無減,很多人期望著多了解下新聞,多聽聽所謂的專家觀點,然後有意無意地認為自己先人一步,或者自己比別人更聰明。很多人把幸運當成自己的能力,其實把時間週期一拉長,勝出者寥寥。事實上,在金融投資中,一對最重要的概念是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被動投資指的是購買並持有一個市場組合,其目的是獲得市場平均回報。而主動投資則是指通過擇股、擇行業和擇時來謀求獲得比市場平均回報更好的投資回報。很顯然,主動投資是有相當難度的,如果你不能打敗對手,你終將被收割,因為有人盈,必然有人虧。在過去幾年,指數基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通過指數基金進行投資,我個人也建議大家採取這種方式。這種被動的方式,核心在於堅持,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如果你做到了,也就超越了別人。
如果我們關注短期,今天這個利空,明天那個利好,就會丟失對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我們如果不能做時間的朋友,不去了解公司、行業、不去做功課,而是希望用莫名暴富來解憂是不現實的。雖然有很知名的經濟學家說過中國的資本市場就是一個大賭場,但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會發生質變。我個人相信,樂觀者將贏得未來。不管是各種排雷,還是垃圾企業的ST處理,還是打虎,我們能明顯地感知到,上面對於改革,是動真刀了。所以在某種角度上來看,中美毛衣戰對我們國家不是件壞事,當華為這麼優秀的企業被全球老大舉國打壓的時候,我們確實可以化悲憤為力量,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我們個體而言,就是做好本職工作,不管你是打工還是自己當老闆。
我自己的判斷是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的資本市場仍將充斥大量的個人投資者,或者說散戶,二八法則終亙古不變,真正賺錢的人肯定是願意花時間等待的人,而不是看到周圍的人都開始喜笑顏開時跑進來撈一把的人。這就像當大媽都在談論房子時,你進場入手,成本肯定是高昂的。而失去先天的成本優勢,你將失去真正的護城河。
所以,趁現在,做正確的事,做有長遠意義的事,與時間為伴,建立自己的底層財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