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一、現狀解析

2019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在利好因素作用下,區塊鏈再度成為熱議話題。資本市場也給予了強烈的“共振”反應。在區塊鏈概念的帶動下,創業板成為領漲先鋒。軟體、計算機裝置等相關概念板塊漲幅均居前列,浙大網新、新湖中寶等70多隻區塊鏈概念股漲停。

針對區塊鏈概念引發的“幣圈熱潮”以及資本市場熱捧,區塊鏈是一個底層技術,與比特幣、ICO(代幣發行)等概念有本質區別,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並不等同於鼓勵空氣幣的發行。發展區塊鏈技術的真正目的在於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為實體經濟服務。

區塊鏈作為一項重要的新興技術,在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方面潛力巨大。中國要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的問題。目前,外匯局正在推動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在跨境貿易融資、巨集觀審慎管理中的應用場景。

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實體產業中由於資訊不真實性造成的痛點。以礦產行業為例,由於前期勘探檔案造假頻出,礦產行業很難從銀行貸款。如果能夠結合區塊鏈,讓前期參與勘探的三方――監理、勘察隊和委託勘探的隊伍都進入區塊鏈的鏈條,前期勘察的可信度就會大大提高,也能使企業基於勘探權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這就是一個區塊鏈推動實體經濟轉型的例子。

基於自身透明性、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區塊鏈將為實體經濟帶來生產關係上的實質變革,預計將在“區塊鏈+出行”“區塊鏈+物流”“區塊鏈+新零售”等方面大有可為。

不過,針對區塊鏈在金融、尤其是貨幣領域的落地應用,有不少專家認為還有待時間驗證。徐明星表示,儘管在過去幾年中出現了大量提高區塊鏈效能的技術方案,但目前區塊鏈效能是否能夠支援大規模的金融體系,仍然還是一個問號。

二、引申思考:行業發展現狀

(一)中國區塊鏈特徵

2018年底中國區塊鏈企業達672家,數量快速增長。根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18年中國具有實際投入產出的區塊鏈企業共672家,其中2018年共註冊成立299家,同比增長89%,區塊鏈相關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同時,中國初創百強區塊鏈企業近70%的企業實現了盈利。

中國區塊鏈產業應用主要分佈在金融、供應鏈、溯源等領域,且應用日益多樣化。根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從事行業應用研發的企業或專案的企業數量位居首位,佔比38%;其次是底層平臺研發,佔比25%。行業應用主要分佈在金融、供應鏈、溯源等領域。其中從事“區塊鏈+金融”領域的企業有159家,佔23.7%,供應鏈、溯源分別為77和63家。自2018年區塊鏈技術應用日益多樣化,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社會管理、版權保護、教育和共享經濟等領域增長趨勢明顯。

2019年上半年中國區塊鏈融資集中於企業服務、金融、電子商務等領域,同時行業覆蓋規模逐步擴大。根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中國2019年上半年投融資行業主要涉及於企業服務、金融、電子商務等領域,並逐步擴充套件至新能源、廣告營銷等領域,可見投資人對於有具體的應用場景,能夠實際落地的專案越來越看重。

(二)行業目前的挑戰

現階段面臨的挑戰:儘管人們已經認識到區塊鏈巨大的應用價值,但區塊鏈技術發展還沒有到達成熟階段。尤其在企業級商業應用方面,區塊鏈的資料儲存能力、通用性、功能完備性、易用性等都還存在明顯不足。

1、區塊鏈資料只有追加而沒有移除,資料儲存能力要求高。由於區塊鏈的資料只有追加而沒有移除,資料只增不減,隨著時間推移,區塊鏈系統對資料儲存大小的需求也將持續增大。尤其是在企業場景下,具有大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龐雜資料,以電商供應鏈為例,每日資料記錄條數通常都在千萬級以上,如再沿著供應鏈條進一步展開時,每延伸一級資料量都會進一步放大。

2、仍需多技術協作才能保證上鍊前的資料真實有效。區塊鏈技術只能確保“鏈上”的資訊不被篡改,保證這部分內容的可信度,然而區塊鏈難以獨立解決上鍊之前源頭資料的可信度問題,需要資訊保安技術、物聯網、AI和其他技術的共同協作。

3、區塊鏈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區塊鏈技術本身和架構目前都存在安全風險,安全問題和加密技術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如在協議層面臨協議漏洞、流量攻擊和惡意節點等多種安全隱患;在擴充套件層則存在程式碼實現中的安全漏洞;在應用層則涉及私鑰管理安全、賬戶竊取、應用軟體漏斗、DDoS攻擊、環境漏洞等安全問題。

4、為了實現真正的多方資料共享,隱私計算技術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隱私計算技術是一類在保證資料提供方不洩露敏感資料的前提下,對資料進行計算並能驗證計算結果的技術,密碼學層面的隱私計算主要有全同態加密(FullHomomorphicEncryption,FHE)、多方安全計算(SecureMulti-PartyComputation,sMPC)、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Proof)三種主要的技術方向,都有各自對應的問題和優勢。目前隱私計算技術效率較低,實際的商業應用較少,但是如果要多方真正願意將真實資料在鏈上共享,打破資料孤島,必須要在隱私計算技術上得到提升,未來隱私計算在安全雲端計算、分散式計算網路和加密區塊鏈三個方向將有較廣的應用前景。

5、通用型方面仍有明顯不足。為了適應多樣化的業務需求,滿足跨企業的業務鏈條上的資料安全高效共享,區塊鏈對資料的記錄方式要有足夠的通用標準,才能很好地表示各種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資訊。目前的區塊鏈系統大多采用特定的共識演算法、密碼演算法、賬戶模型、賬本模型、儲存型別,缺少可插拔能力,無法靈活適應不同場景要求。

6、功能尚不完備,缺少對企業級應用一些常見功能的支援。現有區塊鏈平臺模型抽象單一,難以適應業務系統快速開發的要求。另外,缺少對企業級應用中一些常見功能的支援,例如使用者認證、多級授權等。再者,涉及到企業業務協作時,跨企業的事件通知機制顯得尤為重要,但少有區塊鏈平臺進行了相關功能支援。

7、區塊鏈由多種技術構成,學習成本高、實施難度大、人才稀缺。讓使用者快速理解區塊鏈,降低學習和使用門檻,並將區塊鏈技術快速應用到不同行業的企業級業務中去,目前來看還有很大的挑戰。同時,區塊鏈是綜合學科,涉及到密碼學、數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對人才綜合要求高,目前人才來源主要是公司專案實踐和社會培訓,高水平的區塊鏈人才仍然非常缺乏。當前全國僅有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少數高校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尤其是既懂區塊鏈底層技術,又懂區塊鏈架構和經濟模型設計的複合型、專業性、創新性人才嚴重缺乏。

三、行業發展風險

(一)人才匱乏風險

區塊鏈被中央各級領導關注,區塊鏈人才匱乏,技術出眾團隊稀缺,短期可能造成部分割槽塊鏈專案估值快速升高到出現泡沫風險。

(二)技術風險

不同的組織機構都在著手開發自己的區塊鏈或者分散式賬本技術,使不同的組織機構為主要目標合作變得更為困難。由於沒有充分發展的標準,安全、隱私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風險。

(三)投資風險

之前大量一級市場區塊鏈概念專案仍是以“發幣”作為主要融資手段,團隊缺乏真正對區塊鏈技術和機制設計理解,普通投資者因為缺乏研究和對技術的理解,缺乏辨別能力。

(四)市場風險

大部分割槽塊鏈應用尚處於嘗試階段,交易低效、場景非剛需、商業模式單一等問題普遍存在,且很多從事區塊鏈技術開發的公司對商業模式和業務缺乏理解,還不能完全實現場景。

四、對銀行業影響

在銀行的現有領域,新機會的開放得益於區塊鏈。

實物資產登記:財產或資產的登記可以明確地進行管理。藝術品、地產等作品可以指定進行分配。當鑽石或珠寶通過遺囑繼承時,可以清楚地分配,而資產的真實性和價值被確認,這可以作為銀行的擔保。例如,對於一個繼承的勞力士手錶,可以提供個人貸款。

流程效率:銀行的流程和中介(只要仍有必要)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實現來重新定義。過程的執行將大大簡化和自動化。所謂的智慧合同複製合同細節,根據定義,可以適當地用於未來的程式或事務。例如,通過取消分期付款,客戶的所有賬戶關係都可以自動關閉。

資料分析:區塊鏈是一個分散的、全球性的可用網路。具有相應“錢包”的使用者可以進行適當的交易,並利用區塊鏈提供的服務。在區塊鏈和他們的加密貨幣的幫助下,更多的公司提供支付,外部服務,客戶可以使用區塊鏈。對每個成員都有可能訪問區塊鏈,因此所有事務的整個歷史都是可訪問的。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為何閃崩?尾盤跳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