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格子。
我們今天講兩個板塊,安慰民心。
一個就是題目中講到的白酒。
“白酒可算崩了!”
這句話今年在股評裡聽到過4次,一次在7月,一次在9月,一次在11月,再一次就是今天…
打臉了3次,不知道這次唱空者能嗨多久…
估計調整一段時間還會漲回來,就像那瓶瀟灑的醬油。
畢竟確定性強且可以扎堆抱團的板塊,在A股真的不多,高階白酒裡面主要資金是機構,比如說貴州茅臺,市值2.29億,機構持股市值就有1.66萬億,超過一半籌碼都在機構手裡,一般來說,基本面沒問題就很難出現連續大跌,比如說跌個30%,說實話,難點兒…
1.關於白酒股:
今天白酒行情很分裂:高階白酒依然穩,雖然沒漲,但是沒跌多少,低端白酒撕心裂肺,紛紛跌停。
因炒作而暴漲,自然會因出貨而暴跌。
中低端白酒是不配長久趨勢上行的;高階白酒也不配短期爆發上漲。
所以在現在這個階段,即使依然看好白酒,也不要自以為是的去低吸中低端白酒,大跌的時候加倉,捱打是正常的。
2.關於白酒基金:
定投白酒的不用慌,慌的是那些近兩天滿倉剛的北鼻。
上次講到白酒機會依然存在的時候,上車基金,差不多收益率15%了,算上回吐也差不多收益7%,怕利潤回吐就收益落袋,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心裡不踏實的,就等等再上車;
繼續看好的小夥伴,接下來繼續定投就是了,漲的話,賺收益,跌的話,自動低吸籌碼。
不明方向糾結的時候,要麼直接贖回,不做看不懂的東西,要麼就是定投解萬難!
第二個要講一下證券板塊。
這個板塊其實很聰明,牛市晴雨表絕對是它了,怎麼說呢?
你有沒有發現,券商股幾乎總是在牛市中打響第一槍。
因為券商是強週期板塊,毫不誇張,“週期之王”!
為什麼呢?
一個原因自然是牛市來臨,誰賺錢的確定性都不如券商,畢竟至今為止券商裡佔比最大的經紀業務就是和我們的交易佣金相關,對於其他板塊,牛市要麼是估值回升,要麼是泡沫推動,但是對於券商來說,牛市裡的上萬億的成交量都是業績,都是錢啊!
情理之中,券商的走勢和大盤整體走勢,幾乎是高度吻合的,也就是說,行情來臨前,券商是最好埋伏的地方。
所以,我與其說講券商板塊,還不如跟大家說,我在期待春季行情。
春季行情其實沒有什麼理由,拼的就是一個機率,從歷史資料中,A股做多視窗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3月份,6-7月份,以及11-12月份。
其實也可以說是有理由的,因為這幾個時間點是公司季報披露的時間。
業績落地之前形成情緒面的做多預期,業績落地後…哈哈,不說了,我們主要看預期。
這麼算下來,春季行情就是12月-3月,不知道哪個時候來,大約持續多久,但是總感覺會來!
具體情況可以看一個統計資料:
得益於春季行情,證券板塊有上漲的預期。
除了證券板塊之外,可以埋伏春季行情還有銀行、地產、有色、建材、軍工等板塊,也就是金融、消費和週期。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每每進入第四季度,行業輪動類主題基金開始加倉順週期板塊的原因。
格子閒話:
話又說回來啊,其實我不是很建議大家大量資金去埋伏證券板塊。
因為證券板塊這種快刀子進出與我們的投資原則“慢慢變富”的理念不搭。
投基不投機,可以少量打個快線。
比如我今天快收盤的時候買了一成倉位的證券ETF(hhh,還是要放縱的愛與自由)…
如果說不想分散到指數,股票的話,要麼大券商,要麼網際網路券商。小券商,說實話,漲的快,跌的也快,投機機會有,但有點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