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越少,事越大,阿里因為涉嫌“二選一”被立案調查,螞蟻也將於近日被約談。
其實前幾天就傳出調查組進駐阿里巴巴一事,官方隨後火速進行了闢謠。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還挺諷刺的。
受此訊息影響,截至收盤阿里巴巴港股股價跌超8%,市值損失約3663億人民幣,要不是香港因為聖誕節放半天假,估計下午還得跌。
這個損失的市值是什麼概念?如果在A股,相當於一個格力電器就這麼跌沒了,從這裡就能看出阿里有多龐大了吧。
以10月24日那番外灘峰會發言為分界點,馬雲及其背後龐然大物的輿論風向一下就轉變了。
其實問題不是出在馬雲說了那幾句張狂的話,而是阿里巴巴最近的確一直在出格。
阿里巴巴的存在是為了方便交易,促進國內商品流通,以一種輔助的姿態而設立的。而不是想要替代銀行,壟斷所有市場,以一種決定者的身份出現。
那為什麼最近集中爆發了針對網際網路大平臺的反壟斷調查,以及約談?
首先,很簡單,未來中國要繼續發展必須解決分配問題,但是中國的某些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是與解決分配問題背道而馳的!
這點,從上頭反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就能看出,明年的經濟想要發展,必須要解決巨頭這些問題。
從滴滴,美團,阿里,騰訊,民眾沒有享受到一家獨大以後優質的服務,反而是越來越高的價格。並且從這次社群團購買菜事件就可以看出,民眾早已看出這裡面的貓膩,對反壟斷的呼聲越來越高。
其次,大平臺的壟斷,可能扼殺未來的創新。
阿里這些年,一直想搞壟斷,不斷收購別的企業。但凡在某個領域有創新的公司,阿里就火速收購,然後用自己人擠走原始團隊,最終這些被收購的企業發展不盡人意。
就像蝦米音樂,一開始被當親兒子對待,但後來卻被放棄了,一直半死不活的,直到前段時間傳出要被關閉服務,才勾起了一波老粉的不捨。
以前的阿里是被人模仿,現在的阿里是在模仿別人,然後試圖乾死別人,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你說上面沒給過他們機會嗎?肯定給了。
但他們應該是自己沒把上面的敲打當回事,又或者說,在高風險和高回報的博弈之下,他們選擇了高回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民生、吃喝住行玩樂、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分一杯羹,而是想要拿捏定價權,這時候如果上頭再不嚴厲出手,等到網際網路平臺“割據”態勢就會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晚了。
在中國可以有企業家,但絕不允許有寡頭!可以有金融家,但絕不允許有財閥!
拿韓國的三星集團來說,不只賣手機,還賣尿布,也開學校,賣壽險,甚至還開棺材店。把一個人的出生到死亡全給包圓了。
在韓國,三星的權力有多大呢?基本上財閥本身就是政治,政治背後就是財閥,兩者之間相互輸送利益、相互支援已成為韓國政壇秘而不宣的潛規則。
所以絕不能讓阿里成為下一個三星。
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我還看到很多人說tony馬更應該被調查,不能光阿里一個。
其實這招叫什麼?敲山震虎!殺雞儆猴!話點到這兒,能不能悟就看你自身造化了。
所以說,敲打太輕了的話,那麼必然沒有什麼好的效果。而且馬雲折騰的越重,對於其他企業的敲山震虎效果也越好。
儘管只提點了阿里一家,但是資本都是聰明錢,今天網際網路巨頭的股價都跌了,短期來看肯定是利空,因為更多的是市場情緒面的發酵。
但從長期來看,利好利空更多的要關注行業趨勢及公司基本面變化。
比如對京東來說,如果新規的實施,讓商家們從“二選一”中跳出來,那會有更多品牌的入駐京東,再配合其整體供應鏈優勢,將進一步提升收入和盈利狀況。
再比如拼多多,也是二選一的受害者,反壟斷也利於商家平臺共生共贏。
所以針對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我們更多要關注的是公司未來的趨勢走向,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國家一次“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