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曾想過壟斷中國的生物資訊資料。
平安夜,最不平安的恐怕就是馬雲了。
12月24日一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文稱,根據舉報,在前期核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同時,新華社訊息顯示,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管局將於近期約談螞蟻集團。
阿里方面在今天迴應稱: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
然而,外界卻有訊息傳出:阿里杭州總部的所有會議都被叫停,公司正全面配合調查組開展工作。
(網傳阿里內部所有會議暫停,接受調查組調查)
今天是西方傳統的公眾假期,因此港股只開市半天。在這半天交易時間裡,阿里巴巴(HK09988)股價下跌8.13%,而阿里系另一家上市公司阿里健康(HK00241)股價卻下跌了10.92%。
其實要論起“壟斷”,阿里並不單單在“二選一”的問題上有嫌疑。早在2014年,阿里就試圖壟斷醫藥行業的所有流通、交易資訊,只不過在業界的一片反對聲中,這一嘗試未能如願。
這段歷史早已被雪藏,掩蓋在如今阿里健康3000多億市值的故紙堆裡,如今很少還會有人記得。
1
2014年1月23日,當時還沒有像今天這般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聯手馬雲個人參與建立的雲鋒基金,宣佈收購中信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紀”54.3%的股份。
中信21世紀,聽名字就不像個高科技企業。確實,它所從事的業務也是非常簡單: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和中國質量電子監管碼。
可不要小看這兩個業務,它們背後的含金量非常之高。
如今,我們點開任何一個網路購物平臺或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都能很順利地買到自己想要的藥品,甚至想賣處方藥,京東健康等平臺也能很順利的幫你找到醫生、開好處方。但在10年前,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2009年8月,國家藥監局特地在官網上釋出公告:經批准可以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只有12家。這12家網站幾乎都是連鎖藥店或醫藥企業開設的,電商巨頭並沒有在其中。
馬雲當時無時不刻不想著“醫療夢”。2010年時,淘寶網加上當時還叫“淘寶商城”的天貓,年交易額總和不過4000億元,而當時全國藥品流通銷售額已經超過7000億元。要是能把藥的生意吃下來,無異於再造一個淘寶。
網上賣藥只是其中一部分,畢竟大多數處方藥還是要在醫院銷售和使用,藥店渠道只是輔助。阿里想得到的遠不止網上賣藥那麼簡單,因此馬雲看上了中信21世紀。
這裡必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電子監管碼”。
2007年,國家藥監局為了加強對精麻類特殊藥品實施全程監管,推出了“電子監管碼”制度。這個碼猶如藥品的電子身份證,要求在每一支、每一盒藥品上都新增,方便對藥品流通實施全程監管。
但在2008年9月7日,國家藥監局釋出了《關於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明確指出:“國家局委託中信21世紀(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設立培訓教室”,開展電子監管碼的相關培訓,變相宣佈:把電子監管碼交給了中信21世紀來運營。
(2008年藥監局電子監管碼相關檔案)
但此時,電子監管碼涉及的藥品種類還很少,尚未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2009年,中國新一輪醫改啟動。新醫改的最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國家藥監局順勢發文,要求所有基本藥物都要在2011年3月31日之前加入“藥品電子監管網”。當然,這項業務同樣交給了“中信21世紀”。
為了加強對基本藥物的監管,要求在每支藥品上新增一個可追溯的編碼,這一政策本無可厚非。然而,業界很快就發出抱怨之聲。貼個編碼,增加成本還是小事,主要質疑在於:這項利國利民的工作為什麼交給一家企業來操作?
因為醫藥行業人士都知道:編碼事小,資料事大。
2
這幾年,我們時不時會從媒體上看到,某某醫院科室主任、院領導被抓,其中常見的一項事由就是:違規洩露“統方資料”。
醫院開出某種藥品的數量,稱為統方資料,這一資料用處極大。往小了說,醫藥代表希望知道哪個醫生開了多少藥,方便給“回扣”;往大了說,這是關係到國民健康資訊的大資料。某地某醫院某種藥品銷量增加,可能意味著某種疾病的流行,這是事關生物資訊保安的大事。
所以,醫護人員違規“統方”是要被處以刑責的。
國內統計藥品銷量情況相對靠譜的,只有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提供的PDB資料庫,以及國家藥監局旗下的《醫藥經濟報》所辦的米內網。其他渠道,如當年的IMS等,可信度都不是很高。
而且,PDB資料庫和米內網,也只是抽取國內部分樣本醫院的藥品銷售資料,並不能涵蓋全部醫院,只能作為銷量參考。
藥品使用和銷售資料是極具價值的,不僅企業可以據此調整產品配置,國家也能利用這一資料,適時調整公共衛生政策。
因此,當推行“電子監管碼”的通知一經公開,藥企就普遍抵制,理由就變得很明確:如果每件藥品上都打上“電子監管碼”,甚至細化到每一支注射液都納入編碼,那麼“統方資料”就會被“中信21世紀”一家壟斷。
2014年,馬雲收購了“中信21世紀”,這就等於壟斷了中國所有的藥品銷售資料,進而可能壟斷中國醫藥行業。用其盈利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藉此壟斷中國的生物資訊資料。
但是,醫藥流通行業不但沒有怕阿里和馬雲,甚至直接硬剛國家藥監局。
如今,在不少藥品包裝盒上,依然還能看到這個“電子監管碼”的身影,但已不是強制標配。
當年主營電子監管碼業務的中信21世紀,早已搖身一變,成為了今天的“阿里健康”,賣藥賣得不亦樂乎。
試想當年,要是沒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連鎖藥店挑頭,今天的“阿里健康”可能會從基本藥物出發,逐漸將電子監管碼的觸角延伸到所有藥品上。那時,被壟斷的就不是菜場和購物車,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健康資訊。
當然,如今醫療界三天兩頭爆出腐敗事件,不能把板子都打在“統方資料”上。不過這些現象的確提醒我們:藥品銷售使用資料極其珍貴,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不希望看到潛規則盛行,更不希望看到壟斷加劇,行業期待風清氣正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