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一響,黃金萬兩,被稱為“最賺錢的高鐵”的京滬高鐵繼披露招股說明書後,再度引起關注。
11月4日,證監會對京滬高鐵首發申請檔案提出反饋意見,意見中提出了54個問題,其中,讓很多人最為關注的是證監會對京滬高鐵的公司定位發起了質疑,證監會要求其說明是否為資產管理公司而非高鐵旅客運輸公司。
據測算,京滬高鐵估值可達三千億元,這個市值可以躋身全部A股的前25,接近格力電器的總市值,可為何在臨近上市的檔口上遭此質疑?
1、證監會:是否為資產管理公司?
11月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檔案反饋意見》。“反饋意見”共54個問題,包括23個規範性問題、23個資訊披露問題,和7個財務會計資料相關的問題。
其中,在公司定位中,證監會提出,要求京滬高鐵結合公司的業務開展具體情況,員工的主要工作分工,說明發行人是否為資產管理公司而非高鐵旅客運輸公司。
證監會之所以會發出這種疑問源於其較少的員工人數與所管理的龐大資產之間的比例。
據京滬高鐵招股書資料,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規模為1870.80億元,含借調人員在內(25人),公司員工人數卻僅為67人,而人均管理資產規模卻高達27.92億元。
2、京滬高鐵公開員工年薪:基層28萬,高層54萬
11月6日,京滬高鐵更新招股書,新增116頁內容進行補充說明,迴應證監會問詢。京滬高鐵公司員工總數為67人,其中25人為借調員工。
在第一版的招股書中,京滬高鐵只公佈了部分高層的薪酬水平,其中總經理邵長虹年薪66.4萬元,職工監事、副總經理、總會計師、董祕的年薪在43萬-53萬元不等。
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要求京滬高鐵公司補充薪酬制度,以及各級別各類崗位員工收入水平。作為迴應,京滬高鐵在招股書中更新了員工平均工資,據悉這也是其首次公開員工薪資水平。
京滬高鐵共有7名高層員工,2018年平均薪酬為54.45萬元;16名中層員工,去年平均薪酬為43.69萬元;44名基層員工,平均薪酬為28.3萬元。
按崗位分,管理人員的薪酬最高,平均年薪達到了46.59萬,財務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年薪酬在28-29萬。
京滬高鐵公司稱,其薪酬制度主要依據按勞分配、能增能減、激勵員工、簡化工資結構等原則,並表示,將繼續保持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
3、京滬高鐵有兩條賺錢祕籍
2008年1月9日,京滬高速公司登記成立。截止今年9月,京滬鐵路累計運送旅客10.85億人次,資產規模高達1871億人民幣。截止目前,京滬高鐵共有12位股東,中國鐵投以49.76%出資比例佔據首位。
說到京滬高鐵的賺錢祕籍有兩點,其一是因為京滬高鐵採用委託運輸運營模式。
通俗的講,京滬高鐵公司擁有的是高鐵線路、車站等資產,而動車組列車的裝置管理、運輸組織管理、安全管理等等都委託給了沿線的鐵路局。乘坐高鐵時見到的乘務人員、司機,都不屬於京滬高鐵公司。
這樣做不僅與中國鐵路管理特徵相契合,也充分利用了鐵路局在人員、裝置、技術、經驗等方面的優勢,減少公司自行組建隊伍帶來的各種問題,降低運營成本。
其二,京滬高鐵很會收“過路費”。
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318公里,途經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縱貫京滬、河北、山東等七省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是中國客貨運輸最繁忙的客運專線之一。
京滬高鐵建成通車後,只要是通行在這條線上的列車,就需要交“過路費”。就和私家車走高速公路交“通行費”一樣,京滬高鐵將其稱為“線路使用服務費”。意思是,無論你是哪家鐵路局、只要走這條線路,都要交錢。
如此精打細算讓京滬高鐵連續三年交出了亮眼的業績。根據招股書的資料披露,2016-2018年,京滬高鐵分別營收:262.58億元、295.55萬元、311.58億元、對應淨利潤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
而今年,9個月的時間,就交出了營收250.02億元,淨利潤95.2億元的成績單。
4、上市是為了收購京福安徽公司
目前已有多家鐵路公司在A股上市,包括了大秦鐵路和廣深鐵路等。
雖然家底殷實,運營平穩,但還是滿足不了這些年“買買買”的節奏。據悉,這次的募資是為了收購一家叫京福安徽公司的部分股權。
京滬高鐵擬發行量不超過75.57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5%以內,發行後的總股本不超過 503.77億股。據悉,這次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收購京福安徽公司,收購對價為500億元。
京福安徽公司與京滬高鐵公司一樣,主營高鐵旅客運輸。不過資料顯示,京福安徽公司近一年尚處於虧損狀態。對此官方給出的理由是,運營的鐵路開通時間短,或還在建設過程中,公司尚處於市場培育期。
安徽省高鐵市場跟京滬高鐵目前運營的區域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可言。2018年安徽省GDP排名第13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萬元,而經濟水平跟高鐵客座率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說收購京福安徽公司是為了不拖累京滬高鐵的盈利能力。但明眼人都看得,收購京福安徽公司不過是京滬高鐵的上市藉口,畢竟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之後,京滬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外界也多了一個觀察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