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PS12/23JONATHAN和JEONGMIN的文章,分析亞洲地區技術崛起的動力。作者WOETZEL是麥肯錫高階合夥人,是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SEONG盛智敏是上海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高階研究員。

亞洲在過去十年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技術領導者,這證明了合作的力量。然而,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潮流正轉向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這一趨勢有可能削弱許多尖端領域的潛力。

亞洲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技術力量。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的最新研究,在過去十年中,這一地區的科技公司收入佔全球增長的52%,創業資金佔43%,研發支出佔51%,專利申請佔87%。亞洲是如何走到今天,它的成功對世界其他地區有什麼借鑑意義?

當然,亞洲並不是一個整體,地區內部的技術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印度的大型科技公司比其他主要經濟體少。不過,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中,有四家是亞洲公司。

中國擁有全球26%的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初創企業,在亞洲科技創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儘管它在核心技術方面仍然依賴外國投入。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等亞洲發達經濟體,擁有大型科技公司和重要的知識基礎,但是,獨角獸企業相對較少。亞洲新興經濟體在創新方面的投資仍然相對較少,但是,它們確實為亞洲科技領軍企業生產的商品和服務提供了不斷增長的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亞洲國家不得不透過合作來克服碎片化和縮小技術差距。而且,近年來,它們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在區域性科技初創企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因為,約70%的此類投資來自亞洲內部,而且構築了強大的區域技術供應鏈。

雖然亞洲的技術供應鏈隨著發展而不斷重組,但是,這些轉變主要發生在該地區內部。例如,該地區的發達經濟體和中國擴大了對新興經濟體制造業的投資。這在很大程度上支援了亞洲在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的相對復原力。剛剛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可以促進區域內更加緊密的聯絡。

誠然,亞洲經濟體可能會發現,在一些成熟的技術部門,如半導體設計或作業系統軟體等,其他國家在這些部門擁有絕對的市場地位,但是,亞洲經濟體可能難以趕上並參與競爭。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亞洲在新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往往得益於亞洲在製造業和基礎設施方面的現有優勢。

例如,全球90%以上的智慧手機都亞洲製造。因此,該地區的經濟體將大量創新能力集中在這一領域,比如設計移動應用處理器和開發新型硬體。去年,中國公司柔宇科技釋出了全球首款柔性智慧手機。今年年初,三星更進一步,推出了第一款可摺疊的智慧手機,採用了可摺疊的玻璃螢幕。

同樣,亞洲企業也利用該地區發達的基礎設施,在5G開發和部署的前沿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在擁有大部分5G專利的五家公司中,有四家是亞洲公司。同樣,該地區在下一代電動車電池方面的強勢地位--全球超過一半的固態電池專利是在亞洲申請的--也是利用其現有優勢的結果。

亞洲也迎來了新的機遇。雖然該地區的消費市場正在迅速擴大和數字化,但是,面向消費者的技術仍有很大的增長和創新空間。同樣,亞洲也可以在不斷增長的數字資訊科技服務市場中擴大自己的作用,如大資料和分析、數字遺產現代化和"物聯網"系統設計等。畢竟,該地區擁有龐大的科技人才庫:2016年至2018年,僅印度就培養了全球四分之三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畢業生。

從致命的熱浪到大規模的洪水,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性也在推動該地區的進步。亞洲已經擁有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份額--45%,而歐洲為25%,北美為16%。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56%。在研發和新的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援下,亞洲將在世界範圍內為氣候風險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亞洲在過去十年中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技術領導者,這證明了合作的力量。然而,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潮流正轉向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事實上,在經歷了多年的相對開放之後,不斷上升的貿易壁壘有可能擾亂全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流動。

這將削弱許多前沿領域的潛力。根據MGI的模擬,到2040年,8-12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可能會受到威脅,這取決於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之間技術流動的質量和水平。許多高科技市場,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儲存和先進的顯示器,都依靠亞洲的投資和市場增長來實現全球規模。

亞洲可能會繼續在技術發展方面取得進步。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亞洲的進步以及其他地區已經取得的進步,應加強地區內部和地區之間的技術合作,這依然是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優先事項。

12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林園:牛市中賺大錢,最關鍵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