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張禮立 張禮立

隨著經濟發展,數字化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在數字經濟中新基建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一、新基建是“十四五”期間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一)中國城鎮化發展進入新時代

自1995年中國進入網際網路商用起,城市規劃和城市泛智慧化開始逐步開放系統、構建系統,並進入到商業的各個領域。截至目前,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礎已基本形成。現在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進入新時代。未來15-2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仍將保持較高速度,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約在1200萬左右,這將對城市各類資源的承載力提出更高要求。

進入城鎮化後半段,城鎮化發展要規模和效率並重,做到水平和質量雙提升。後城鎮化的特點有三。首先,後城鎮化正進入大城市向大都市發展的新階段,大都市圈、城市群將成為主要發展載體。其次,後城鎮化正從空間的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最後,後城鎮化是城市化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數字化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

(二)5G時代新基建的“軟”實力

基礎設施的特徵分為先行和基礎性、非貿易性、長建設週期、整體性與複雜協調性以及公共產品。其中軟性的公共產品是我們過去所不具備的,卻對新基建來說十分重要。如Tiktok,一個被海內外億萬人使用的APP,這就是公共產品,是“軟”性產品。過去我們重“硬”實力不重“軟”實力,重建設不重管理,而現在這類軟性科技已經成為新基建裡非常重要的一環。

(三)共振老齡化社會,強調人機互動

人口變化使人們更加關注老齡化人口,在經濟轉型和發展過程中,想讓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持續為人類服務,就要真正做到人機互動,共振老齡化社會。未來,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將引領城市的變化和發展,數字經濟變革的力量ICOT將成為城市的新生命線。其中,IT和CT統稱為ICT,以通訊技術、光纖、衛星為主;DT主要是數字科技,即傳統意義上的大資料;OT是運營科技,也就是傳統產業的概念。現在的5G,特別是5G+與傳統產業融合構成了發展的全要素。在此過程中,將會產生三個變革。第一,新一代產業的變革將突飛猛進;第二,傳統企業吸收新技術、發生大變化;最後,消費者生活將越發數字化。

因此如何把實用性、場景性跟現代經濟掛上鉤,在區域性上作出差異化的發展就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科技願景與演變是有一個過程的。從最早的勞動力到人才建設,從人才建設到人才培養,從人才培養到數字人才經濟......這其中的演變顯示出科技與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新基建的七大熱點領域是資料生產要素,我以兩點為例。

第一,七大熱點領域是一個三層結構,底層是5G、5G+與所有資料採集和傳輸相關的內容,這層統稱為資料採集層。底層之上是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主的工業集中應用層,是新基建的核心點。工業集中應用層可以理解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作業系統,可以給工業整合帶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第二,新基建建設意義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科技以人為本。技術以人為本,技術以科技為人類創造它的服務。消費端的消費者希望多元化,製造端的企業則希望柔性化。對於企業來講,只有做到全渠道的數字化、擁有全面觸點才能瞭解到使用者的需求。在新基建核心過程中,作為核心的基礎通訊建設的5G能夠讓我們在未來實現全面觸點。

二、新基建新相關技術的發展、應用與轉型

(一)新基建的新技術

1、人工智慧

從1956年到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歷了7到8個階段,但目前其發展水平仍處於初級階段。近幾年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得到了全球各個政府的關注和支援。

未來人工智慧的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單點單項垂直在某一個領域的弱人工智慧發展至強人工智慧。在此階段中,人工智慧將有可能實現與人等同的智慧水平;第二階段,從強人工智慧發展至超人工智慧。在此階段中,人工智慧要麼能幫助人類永生,要麼就是讓人類走向滅亡。

人工智慧的新基建過程分為三層。第一層叫算力層,如基礎晶片、人工智慧晶片,知識庫、技能庫、行為庫、物聯網等;第二層叫演算法層,包括影象識別、生物特徵、語音語義等;第三層是應用層,即生命、生產和生活。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分割槽域。人工智慧的基礎建設和晶片製造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深圳,而人工智慧的應用點則會在中部城市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人工智慧發展的趨勢已愈發明顯。

2、區塊鏈

很多人對於區塊鏈的理解還沒有完全脫離於比特幣,但是區塊鏈的作用會遠遠超過它。區塊鏈改變了傳遞方式,也就是生產關係問題。矽晶片和量子計算等大多數技術的核心點是為了突破生產力,而區塊鏈則是改變生產關係的底層技術之一。但區塊鏈不是一個完整的、一個孤立的技術,它需要與很多技術相結合來使用。比如說,我們使用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物聯網驗證技術來確保Block中的資料的真實有效性。

3、雲計算和大資料

中國的雲計算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技術的應用、核心技術的開發等環節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大資料的兩類三性,兩類指資料的來源,機器自動產生的資料和人本身的軌跡資料。三性指資料的來源性、關係和質量等。過去人們憑經驗做事情,在大資料興起之後,人們透過歸類和分析,把過去發生的事情歸納起來,形成新的流程和新的方式方法,透過數字提升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使其更具代表性,因此在新基建過程中,尤其是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大資料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4、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是一個儲存和分析資料的場所,需要匹配高能量、大量的儲存和計算裝置。它與新基建密不可分,跟土地、能源和能耗都有關聯。在大量的產業開始數字化轉型後,我們對於資料中心的需求開始指數性的向上增長。

5、機器人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不同,人工智慧多數是擬人,而機器人的作用是要補足人的不足,我們不能一想到人工智慧就直接連結到機器人。 例如在老齡化的醫療器械方面,透過使用機器人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的部分。

6、遠端操控

在疫情期間,遠端教育、AR/VR虛擬化以及互動推動得到了飛速發展。

(二)新基建應用的新場景

1、電子政務

一網通辦已經成為國家電子政務服務新正規化。一網通辦不是簡單的把所有資料都堆到一個平臺上,而是透過資料和服務能夠提升我們辦理業務的效率,從而真正解決老百姓的問題。同時,一網通辦也面臨很大的挑戰,一是因為它涉及後臺資料的真實可信度,二是資料的運用要跨層、跨級、跨部門。這其中也有新技術。比如說我們可以透過區塊鏈,把認證、授證的可信資訊進行區塊的封裝之後,就可以跨越過去類似於資訊孤島的結構。

2、溯源產業

由於老百姓對於食品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監管技術也要隨之發展。在監管領域裡,溯源可能是未來非常有代表性的產業之一。溯源產業本身大量應用了物聯網,再加上區塊鏈,這將成為一個非常有新基建特色的應用點。

3、文創產業

4、城市應急管理

以前我們做不到的城市應急相應,現在透過移動互聯匯聚更多資訊就可以做到,同時還能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

5、工業網際網路

現在全球都在做工業網際網路,其核心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工業網際網路的平臺會給中小企業帶來福音;第二,工業網際網路會給大企業帶來創造平臺、與中小企業融合發展的機會。這裡面牽扯到資料驅動下的一個萬物互聯,它能透過新基建的軟性部分讓組織和生產擁有新生機和新變化。

(三)新基建的新架構

1、所有跟新基建相關的技術,其關聯無非是從算力、演算法、平臺、智慧平臺到應用,在產業政策、產業引導、產業保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詳細瞭解地區的產業發展情況,在小範圍中如何跟大範圍做匹配。

3、核心架構的變化。未來企業的重點是在於運營。數字化轉型不是每個產業都轉得了的。其次,每個產業轉型所產生的後果不同。每一家企業不同,他們的文化也不同,每個企業所在的地域也不同。一方水養育一方人,因此未來企業的關鍵還是在於運營,可以透過工業物聯網、資產效能管理、環境健康和安全、企業質量管理、資訊化服務、製造運營管理這六個元素來發展卓越的數字運營。

價值鏈的全域三駕車。數字化是基礎、價值是支柱、系統性是保障。資料需要儲存,需要儲存,需要計算,需要傳輸,需要5G;我們需要雲計算,需要大量的採集,需要工業物聯網,因此數字化本身是整個技術的核心。

(四)新基建的新生態

人工智慧需要資料的反哺,智慧城市需要有大量的案例。系統性保障加價值支撐才能形成新生態。90年代中期時人們打電話用黃頁,現在用的則是Saas模式CRM系統。透過CRM系統,我們把業務與客戶關係繫結,把資料庫與物聯網結合和物流系統結合,這就是底層業務的數字化轉型。聚沙成塔,量變到質變,從變化到戰略上的發展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認為,體制和科創本身就是“十四五”的核心點,我們需要有新技術,要有新生態,更要培育新動力,也就是核心企業。

三、總結

首先,我認為這個時代工業的發展,就是一個讓資產更安全、讓我們的效率更高、讓資產配置更最佳化的過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新基建下數字轉型對於產業轉型的核心,也就是重塑產業手上的資產。數字化是一個讓資產配置能夠更有效、更高效,同時能夠降低風險的工具。數字產業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我認為它只要能夠與傳統產業相互配合,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那數字產業的作用就不是簡單的生產力發展。

其次,我認為在未來制定政策、瞭解新基建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應當特別重視工業自身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專屬知識。因為現在很多學者、很多企業已經在開始在探索工業的細分領域。越能夠細分工業領域,把關鍵知識點勾勒出來的時候,越有可能在綜合技術應用平臺上提升整個工業的產生價值。

所以我覺得工業網際網路本身是個大平臺、大熔爐,我們把好的應用和資料全部放到這個平臺上,能夠極大的提升我們的價值。因此,新基建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是檢驗效果的指標,更是我國面對新冠疫情挑戰的新舉措。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未來會呈現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