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來的發展佈局來看,今年中科曙光在今年4月釋出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想要募集47.8億元,其中34億元用於基於國產晶片的高階計算機研發、高階計算機IO模組研發、高階計算機內建主動管控韌體研發等專案。證監會目前已經核准了這次募資,核准中科曙光定增不超過2.6億股,以目前中科曙光的股價來看,也就是說最高融資額度可達100億左右。可見,中科曙光的破局之路選擇繼續提升主營,繞開美國的技術封鎖,從國產替代的方向進行高階計算機的研發與升級。
圖:中科曙光產品產銷情況
上圖為中科曙光2019年產品的產銷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中科曙光幾乎當年的產品都可以賣出去,公司強大的實力,市場的旺盛需求以及國產替代帶來的增量共同導致了這一結果,加上2019年美國將中科曙光加入實體清單,擴充套件基於國產晶片的高階計算機研發就有很高的必要性。
而在實現的可能性方面,我們可以參考在“頂點”之前登頂的超算榜首的由國防科大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該超算全部為國產零件,並且在“頂點”超算研製出來之前佔據了多年超算榜單的榜首位置。其完全就使用了國產眾核晶片申威 26010,該晶片可以提供加速功能。並且透過協處理器的形式進行加速,並沒有採用主流的CPU+GPU的架構,事實證明用協處理器的形式也可以生產出高階計算機從而繞過了英偉達在高階GPU上的壟斷。
在現在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的E級超算中,也將重點採用國產晶片進行替代。其中,中科曙光的E級超算原型機採用了國產X86海光處理器和加速器的異構眾核體系架構;神威 E 級原型機硬體、軟體和應用三大系統中,處理器、網路晶片組、儲存和管理系統等核心器件全部為國產化;“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則採用自主的飛騰處理器、天河高速互聯通訊和麒麟作業系統,將實現晶片的全國產化,全面告別前代(天河 2A)的英特爾晶片。
這也是我國在超算領域實現核心技術國產替代的可能性。
我們在行業中尋找可比公司,因為行業進入壁壘太高,涉及行業的技術性太強,阻斷了巨頭企業的進入。可比A股上市公司過少,並且以超算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僅中科曙光一家,對比得出的資料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一家是在通用伺服器業務上處於領先地位的浪潮資訊,第二家是在中國X86伺服器市場份額第二、在中國刀鋒伺服器市場份額第一、在中國儲存市場份額第二的紫光股份作為參考。
圖:研發費用率
可以看到,就目前市場上最精尖產品的超級計算機以及其配套產業來看,三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都不理想,研發費用率都沒有超過10%,雖然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中國頂尖的研發型企業情況了,但是相較於我國在超算核心零部件比如CPU、GPU的短板來看,投入遠遠不足,如果硬要在矮子裡挑將軍的話,中科曙光的研發費用率增長是比較快的,佔比也比另外兩家高。當然,也不是說研發投入越大越好,研發投入大存在一定彎道超車的機會,更可能面臨投入過多卻收益達不到預期的風險,這不僅是中科曙光以及超算相關產業的問題,也是我國很多被外國“卡脖子”產業面臨的問題。
圖:毛利率
從毛利率來看,三家企業都比較低,近5年來3家企業的毛利率都沒有觸及25%,三家企業近5年毛利率幾乎都維持在10%-25%。如此低的毛利率與他們從事如此高大上的行業看起來格格不入,並且處在隨著雲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的發展,高階計算機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些年。高階計算機行業利潤空間在市場需求大幅提升的帶動下,毛利卻沒有走高,除市場競爭加劇外,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下游趨於集中。上游CPU晶片功能日益強大,導致伺服器廠商增值設計空間減小;下游網際網路等客戶採購也變得集中化,資訊系統架構設計趨向集約化。上下游的強勢使得伺服器廠商議價能力顯著降低,整體利潤空間呈向下趨勢。
圖:ROE
2015-2016年伴隨著美國對處理器領域的禁令,各企業均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伴隨著國產替代逐漸興起以及市場的增量,ROE後面都有所回暖。因為都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淨資產相對較少,影響ROE的主要變數就是淨利潤,隨著市場的強大驅動力帶來的利潤增長帶動了各企業利潤的回暖進而影響ROE。不過總的來看,中科曙光相對來說還是投資回報較豐厚的一家。
而就科技企業來投資而言,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外部環境,投資受到外部鉗制較大的科技類企業是存在風險的,特別是整條產業鏈都不具備優勢而投資自建產業鏈需要投資很大技術風險很大的時候往往不應該成為我們主要的選擇方向。而高效能計算機領域則不同,純國產替代已經可以做到全球的頂尖水平,而中國在高新技術產業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技術的不可控,而技術自主可控領域都解決了,結合我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無疑是一個好生意,並且自主可控帶來的成本控制也是公司提升盈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我們看到市場的增長來源於政府方面對資訊保安以及公用事業等方面,企業的增長來源於資料量爆發比較大的企業比如中國移動、電信,還有新興的行業比如短影片的位元組跳動等等,資料的爆發促進了市場的爆發。未來的資料量會進一步龐大,也會有越來越多新崛起的公司和資料處理需求對通用伺服器、超算擴充套件到儲存等中科曙光全業務鏈的業務增長動力。
基於以上觀點,中科曙光在應對2019年的重大外部變化後的破局之路就非常值得關注了,從沒有AMD技術支援下,以大規模定增來保持高效能計算機領域的高水平並進一步提升運算速度,這次定增如果效果良好,就很可能在市場繼續擴張與國產替代之下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