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賺多少錢不是被調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風險的不可控性,這不是一個阿里巴巴或者馬雲能操控的了的。資本的運作相信國內還遠差於國外,一旦經濟受挫,難免會步前蘇聯的後塵,這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大的格局,我相信也是很難站在頂點去看全域性。我們把目光收回來,看各行各業的聚焦點,作為健康產業從業者而言,還是以健康產品為切入點比較實際些。作為全球供應鏈不可分可的中國市場,在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形成對抗以來,歐美國家發揮了資本家的原始面目,鼓動外資企業回國推動本國經濟和就業,當然這些無可厚非。既然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那外資企業回撤生產,只在中國銷售,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就成了全球經濟的消費者了,可想而知,結果是什麼。
在健康2030這十年裡,是健康產品突飛猛進的消費十年,這才是起點,全球的健康生產場都想在中國的市場上分蛋糕,卻又給中國設下種種荊棘,讓出口成為奢望。這才是面臨不迴圈甚至死迴圈的最難的一個環節。這也是每一位健康產業從業者最需要考慮清楚的一點。
目前,中國正處於健康產業的發力的初始階段,還沒有真正到爆發的燃點,但可以肯定的是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會給國家與國家做出經濟調整。調整的背後肯定是企業的調整,繼而會影響到從業者的調整,所以,在未來10年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找確定支撐,才是最考驗健康產業從業者智慧的時候。
我是竇斌-健康管理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中國航天健康產業社交電商導師,可關注一起交流健康和健康產業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