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年,特朗普政府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就是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無情打擊。白宮試圖用制裁、禁令和出口“黑名單”來懲罰(中國企業),同時鼓勵其他國家跟隨。
這其中尤其是關於華為威脅的說法,西方主流媒體基本都信以為真,幾乎沒有誰質疑美國的動機。人們可以談論美國出於戰略目的而遏制中國的科技崛起,但是否還存在另一個角度呢?如果這場對中國企業的攻擊更多的是出於憂心美國自己的間諜能力呢?
所以,關於中國“科技威脅”的說法有兩面性。儘管美國試圖透過與中國對比,將自己描繪成全球間諜活動中的無辜一方,進而鼓吹“清潔網路”等具有誤導性的構想。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擔心未來全球技術將由北京主導。這將削弱其歷來無與倫比的監視能力。
因此,美國散佈各種訊息,讓人懷疑每一家中國公司都可能“有罪”。但這並不是說中國已經被證實做了什麼,而是反映了美國自己正在做什麼,並且早已做了什麼。
過去20年世界見證了一場數字革命。我們的生活與網路世界密不可分。我們透過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交流,我們在網上購物,上網辦理銀行業務,我們攜帶著具有全球衛星定位功能的裝置,這些裝置列出了我們曾經去過的每一個地方。網際網路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這些資料很重要,因為無論誰接觸這些資料,都有可能成為無所不知的人。美蘇冷戰期間,這個因素並不存在。
當年的美蘇之爭是圍繞著意識形態主導展開的,而現在美國正與中國爭奪數字領域的主導權。
因此,必須指出的是,是華盛頓而非北京精心打造並引領了網際網路監視的世界。這一趨勢在“9·11”事件和美國國家安全域性(NSA)擴張後大大加速。
不要忘了,世界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大公司都是美國的。他們透過“稜鏡”計劃和Xkeyscore計劃等向美國政府提供資料。一個人的資料幾乎不可能不經過美國,這使得華盛頓能夠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監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