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月CPI同比增長3.8%,再度大幅走高,表面看有通脹加劇的跡象。但因為同期豬肉價格上漲超過1倍,影響CPI高達2.43個百分點,如果扣除豬肉等主要肉類價格上漲的影響,實際的CPI同比增長還不到1.5%,顯然10月3.8%的CPI是失真的。
中國CPI的合理水平應該是2.5%左右,因為要保持較高水平的經濟增速,作為體量已經很大的發展中國家,適度高於發達國家的同期CPI水平是合理的。然而,隨著物價水平持續多年的累計上漲,CPI應該是逐漸走低的,畢竟物價基數已經很高了。所以學術上2%的通脹管理目標不是絕對的,如美國的CPI在過去二三十年裡,絕大部分時間都在2%以下,但美國經濟還是保持著相對合理且較為均衡的增長和擴張。
當然,CPI也不能太低了,如歐洲、日本,長時間保持在1%以下,顯然經濟是缺乏活力的。但即使如此,歐洲各國還是會經常發生大規模的罷工和抗議,要求僱主漲工資,抗議政府稅費上漲。所以歐洲社會的貧富差距最小,但也因此而很難產生具有激勵效應的個人大富豪。
日本社會較為奇特,社會民眾普遍趨向“佛系”了,不掙、不抗、不婚、不育,老人不愛退休,年輕人也不愛工作,反倒是“鬼畜”、“二次元”等另類文化在日本越來越普及,今天的日本社會好像失去了奮鬥目標。
中國很複雜,個別直接關係民生的大類商品單獨漲價,就能造成CPI的嚴重失真。如當前扣除豬肉漲價因素的實際CPI還不到1.5%,不但沒有達到學術上2%的合理標準,更反映出真實的經濟已經有通縮的跡象了。
經濟通縮,表面看是CPI漲幅不及管理目標,甚至出現嚴重下滑。但現實中,更多的則是反映在社會有效需求的不足,產業發展不旺,社會經濟缺乏活力。
例如,近一年來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雖然房價整體的執行是相對平穩的,但波動振幅明顯縮小,而且各城市二手房的交易量大減,老百姓似乎也不再關心房價了,連偶爾的抱怨高房價都少了
許多。同一城市內的房價開始出現分歧加劇,高價房依舊更高價、更火熱,而那些低價、爛尾、空置的房產專案,依舊是無人問津,甚至一些房產開發商開始破產倒閉。
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在其他行業也開始陸續出現,並越加明顯。越來越像中國的股票市場了,整體的大盤指數雖然是穩中有升,但總給人以相對低迷的感覺,而好股票還在繼續上漲,孬股票則跌跌不休。市場優勝劣汰的程序在加速,產業、行業、公司之間的分化在加劇。
所有這些都反應出一個事實,就人們對未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感到迷茫。對於個人,過去因為沒車沒房沒存款,不能不敢也不捨得花錢,所以個人的奮鬥目標很簡單,就是努力工作賺錢,滿足物質需求,提高生活品質。這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產的充足且強大的經濟發展激勵,對政府、對企業同樣有效果。
可當“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開始實現了之後,車子、房子、存款、保障等基本都有了,雖不大富但也無憂,人們反而容易失去繼續奮鬥的動力,開始小富即安了,吸引人們努力奮鬥的,無非是換個大車、大房,多幾次境外旅遊,而且這種“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好像也難以直接形成更大的經濟發展激勵,尤其是個人和企業。單獨只依靠政府的行政激勵來實現經濟發展激勵,那顯然是不足的。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共同富裕,均富論是站不住腳的,也不現實。幸福是比較的結果,不是簡單的數字指標。只有形成合法的、良性的社會比較環境,才能創造更多的經濟發展激勵,才能真正的推動社會發展不斷進步。
-
1 #
-
2 #
我不知道這個資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我只知道物價暴漲,同樣的消費,今年的生活成本比去年要多開銷近一倍,但工資收入卻穩中有降,我們平民可沒有吃國家.用國家.拿國家那“待遇”,一分一釐都是血汗錢啊
-
3 #
關乎老百姓生計的才是大事!如果波音客機漲一倍,對老百姓來說無關緊要!
-
4 #
只想說Ka。,除豬肉還什麼都漲了。一個粑粑從1元到1元五,一杯豆漿從一元到二元,平面四元變五元,帶肉十二以上,百分之1.5怎麼統計的,老百姓的我不明白
-
5 #
扣除上漲的豬價?光豬價上漲了嗎?你到超市看看,所有吃的東西都漲價了!
-
6 #
豬肉能扣除嗎?實際上世界上把你扣除最好
-
7 #
為什麼要扣除豬肉?以前豬肉價格低的時候 ,權重高的時候,為什麼不扣除?也許直接面對通貨緊縮沒有那麼可怕,專家那麼多,應該好好研究對策嘛
-
8 #
這個資料是雨季統計出來的,溼漉漉的帶著足夠的水分!就這數字,有人信嗎?
-
9 #
哈哈,扣除漲價的,留下下降的,CPI不就下降了
如果從Cpl中扣除全部上漲的品種,只留下降的品種,那不是Cpl全是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