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天力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力鋰能”或“公司”)近期釋出了更新至2020半年報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招股書顯示,公司選用第一套上市標準,即最近兩年淨利潤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擬發行不超過3050萬股,募資約8.36億元,用於擴大三元材料產品產能。
報告期內,公司營收總體保持增長,且增速高於可比公司均值,但歸母淨利潤存在波動。此外,公司應收賬款持續增長,同時週轉率下行,相關壞賬風險值得關注。
2015年10月,天力鋰能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2019年6月,公司進入上市輔導期,隨後於2020年7月1日向深交所正式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2020年7月2日起,公司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停牌。招股書顯示,公司掛牌期間曾出現違規資金拆借、資訊披露不及時及會計差錯的情形。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董事長王瑞慶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持有公司51.25%的股份,處於絕對控制地位,系公司實際控制人。富德新材和新材料基金分別持有公司5.9%和8.41%的股份,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東。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基金系公司申報前最近一年新增股東,其所持股份透過認購公司定增股份獲得。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天力鋰能共有機構股東30名,其中包括21名私募基金及1家證券公司集合資管產品;有三類股東7名,三類股東所持股份均由二級市場交易形成。
營收增速高於行業均值,毛利率存在波動2017至2019年,天力鋰能總營收分別約5.92億元、9.36億元及10.12 元,持續增長;歸母淨利潤分別約5102.29萬元、4079.6萬元及7140.33萬元,存在一定波動。2020上半年,公司總營收約4.6億元,歸母淨利潤約1465.34萬元,同比分別下滑0.6%和63.05%。
圖1:天力鋰能2015年至2020上半年總營收及歸母淨利潤變動
根據招股書,2017至2019年公司營收復合增速達到30.75%,主要系三元材料產品銷量提升,進而推動三元材料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所致。2020上半年,受疫情及新能源汽車需求下滑的影響,公司營收同比有所下滑,但降幅明顯小於可比公司均值。總體來看,公司報告期內的營收增速分別約58.10%、8.13%和-0.60%,持續高於可比公司均值的49.37%、-1.76%和-29.73%。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約17.71%、11.93%、16.04%及11.59%,存在一定波動。招股書顯示,公司綜合毛利率主要受核心產品三元材料的影響。公司三元材料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約18.51%、12.26%、16.33%及11.65%,波動下行。截至2020上半年,公司三元材料的毛利率低於可比公司均值。
圖2:2015年至2020上半年天力鋰能三元材料毛利率變動及與行業對比
根據招股書更新資訊,公司預計2020年營收約11.6億元至13.2億元,同比增長4.66%至30.48%,歸母淨利潤約4800萬元至5200萬元,同比下滑27.17%至32.78%,盈利水平進一步下降。
應收賬款餘額較高,壞賬風險值得關注報告期各期末,天力鋰能賬面應收賬款分別約2.22億元、3.72億元、4.44億元及5.08億元,佔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約30.53%、47.62%、38.95%及40.17%。公司應收賬款金額增長較快,且資產佔比較高。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約3.01次、3.15次、2.48次和0.97次,呈現下行趨勢,且低於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圖3:天力鋰能應收賬款週轉率與行業對比
招股書中,公司表示應收賬款週轉率低於同業主要系下游客戶分佈不同,可比公司客戶主要分佈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則專注於電動腳踏車及電動工具細分市場。同時,公司提示關注應收賬款餘額較高及發生壞賬風險。
查閱招股書,2017至2019年天力鋰能的壞賬損失金額逐年上升,分別約338.04萬元、739.62萬元及1058.64萬元。2020上半年,公司發生壞賬損失約567.89萬元,同比增長108.79%。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問詢中,深交所曾要求公司對壞賬準備計提的充分性進行分析。從公司的補充披露來看,2019年及2020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比例較行業偏低。
圖4:天力鋰能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平均比例與行業對比
募資主要用於擴產此次申請上市,公司擬募資8.36億元,用於淮北及新鄉三元正極材料建設專案。
圖5:天力鋰能募集資金運用
具體來看,淮北專案總投資約6.44億元,新鄉專案總投資約2.13億元,專案均計劃透過購置裝置及新建產線擴大公司三元材料產品產能,達產後可分別實現年產高鎳三元材料產品1萬噸和3600噸,同時兼顧生產其他相關產品。
需要留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三元材料產能利用率分別約75.36%、41.89%、78.16%及69.14%,總體偏低。此外,三元材料作為鋰電池核心關鍵原材料,不斷有新進入者透過直接投資、轉型或收購等方式參與競爭,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產品價格下行。招股書顯示2018年以來,公司三元材料銷售均價持續下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