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全文3185字,閱讀需10分鐘

2020年,各方都在看好醫療健康行業。但是很少有人看到,那些入場搶跑醫療賽道的選手,一大批已經被拍在了沙灘上。

進入12月,多家上市公司開始轉讓醫院資產。12月初,“民營醫院第一股”恆康醫療決定,轉讓旗下大連遼漁醫院100%的出資人權益及與之相關的全部權益,轉讓價格為9000萬元。

大連遼漁醫院成立於1972年,是一家二甲醫院,年門診量有16萬人次,婦產科、骨科還是大連市重點專科。如今,這樣一家有著40多年曆史的醫院要被轉賣。

恆康醫療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如果今年還不能扭虧,公司將面臨退市。臨時轉讓醫院對保殼沒什麼大用,但賣掉或許可以減少賬面虧損。

這件事好像點燃了導火索。此後,濟民製藥、愛爾眼科、通化金馬、新華醫療等紛紛曝出訊息,要出售、轉讓旗下醫院。在新冠疫情中苦熬了一年,這些上市公司再也熬不過年關,迫不及待想賣出醫院資產。

曾幾何時,醫院是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各路資本都想爭搶。可還不到10年,當初高價買來的醫院就像穿舊的衣服一樣,被拋之不及。

廣州新海醫院醫護員工的訴求很簡單:希望交給地方管理,不要再歸入任何企業。

頂層設計這10年來對“社會辦醫”給予了多種鼓勵措施。但實際的效果,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資本熱捧

醫院未能快速成長

2013年,A股上市公司突然對買醫院這件事趨之若鶩。

有業內人士統計,最火熱的2015年至2016年初,A股上市公司收購醫院的案例就有30左右,總金額超過50億元。很多企業甚至不惜舉債入局。

在這一時期,恆康醫療花費了至少43億元,買下了19家醫院。華潤集團在“十二五”之初提出“5年30家醫院、2萬床”的規劃,計劃投入200億到300億元。其他諸如復星醫藥、北大醫療等在醫療領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綠葉集團甚至同那個時期很多“出海”的民營企業一樣,將收購醫院的觸手伸到了澳大利亞。

這一時期,中國的國企醫院改制也在急速推進。按照國務院國資委早年要求,近4000家此類醫院需要在2018年底從所屬的國企剝離出來。對於急於改制的國企醫院,資本的大舉進軍,無論餡餅還是陷阱,都有人義無反顧投入其中。

企業收購醫院的邏輯各有不同。有的認為可以和醫藥業務建立協同,在醫院裡多賣自家的藥;有的認為醫院經營額可以裝飾企業現金流;還有的希望建立藥品銷售公司,在醫院賣藥之中獲取收益……

凡此種種,什麼想法都有,就是沒有想過好好辦醫。因此各路資本的加盟,並沒有使這些醫院展翅高飛,相反在盛宴過後的幾年,出現一地雞毛。

12月10日、11日,濟民製藥發公告宣佈轉讓新友誼醫院、白水濟民醫院全部股權。醫院連年未能完成承諾的預期業績是主要原因。

這兩家醫院買來還不到3年。2018年4月,濟民製藥以1.1475億元,收購了新友誼醫院51%的股權。當時新友誼淨資產5000多萬元,2018年1-3月淨利潤只有約14萬元,是家徘徊在盈虧線邊緣的醫院。

新資金的注入,並沒有醫院迅速起死回生。按照承諾,新友誼醫院2018年至2020年淨利潤須分別達到1300萬元、2250萬元和2585萬元。從結果看,這些承諾都沒能實現。今年,根據相關協議,原控股人邵品需以1.3163億元的價格回購濟民製藥手裡全部的新友誼股份。

大手筆收購,看到不好再大筆賣出。上市公司收購醫院,彷彿小散戶選股一般,不明所以,完全沒有章法。

盈利難題

政策方向壓縮利潤空間

醫院並不掙錢,這一點似乎這些上市公司在收購之前並沒有注意到。

尤其是2016年國家開始一系列醫保制度改革以來,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價格被死死摁住,大批藥企的處境越來越難。兩票制、零差率、帶量採購、重點監控……一系列政策讓市場已經發生了鉅變。

終端的醫院是這些改革成果直觀體現的地方。醫療成本被大幅壓縮,患者得到了確切的實惠,企業能從銷量增幅上彌補一些利益損失,而醫院和醫生明裡暗裡的損失,卻很少得到回補。

尤其2020年,是對企業、對醫療機構都異常艱難的一年。除了疫情導致的停診、門診量下滑,造成的醫院“流水”下降之外,藥品、特別是高值耗材領域的帶量採購,徹底改變了醫療領域的生態。

有大醫院院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冠脈支架從均價1.3萬元降到700元之後,醫院的流動資金就要大幅減少,部分醫院甚至只能維持3個月,對於民營醫院就更難了。這些被資本拋棄的醫療機構如何度過寒冬更是難題。

醫院不再香,這是當下資方的一致觀點。

早在2018年末、2019年初,大舉拋售醫院就拉開了序幕。景峰醫藥、益佰製藥、華潤三九、仙琚製藥、新華醫療等都在轉讓旗下醫院全部股權。出售不盈利的醫院資產,聚焦主營業務,成為企業保命的關鍵。

以恆康醫療為例,2020年三季度報顯示,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20.08億元,同比下降26.70%,虧損4902.64萬元。今年5月份,恆康醫療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ST”風險警告,面臨退市風險。為了緩解壓力,公司這兩年處置了十多家子公司的股權。

同樣,連續賣出醫院的濟民製藥也面臨經營壓力。2020年1-9月,該公司營收約為6億元,同比仍有4.65%的增長,淨利潤卻下滑了15.6%。這其中,幾家醫院未達預期,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比較大。

資本市場的反應比較強烈,自12月16日以來,濟民製藥已經連續7個跌停,殺傷力堪比引發監管層關注的仁東控股。

早期大舉買入的醫療機構,不但沒能給企業業績添彩,反而成了商譽減值的“雷區”,儘快脫手就成了上策。

近幾年資本進入醫療領域鮮有成功案例。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更是直言:上市藥企這種企圖整合全產業鏈的野心,在醫療投資複雜現實面前常常不堪一擊。

鬧劇未停

醫生和資本矛盾不止

資本沒在醫院身上賺到錢,醫院也不希望資本的干預。在很多收購醫院的案例中,醫療機構負責人、醫務人員與資本方的矛盾經常有激化的表現。

今年5月份,為了抵制三胞集團收購,徹底實現醫院私有化,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務人員曾在病房大樓門前集合抗議,甚至拉出條幅,強烈要求紀檢部門進駐醫院。

2019年8月,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收購案中,副院長雷正秀髮公開信抵制,直指收購方海王生物財務狀況堪憂、收購操作不透明等問題。

即便資本成功入駐,醫院的發展也很難與設想一致。恆康醫藥出售的遼漁醫院就是其中典型。

遼漁醫院原本是隸屬於遼漁集團的二甲醫院,2013年收入達到 7246.08萬元,結餘149.41萬元。2014年被恆康醫療收購時,遼漁醫院希望藉助資本的力量,進一步擴大醫院規模,升級到三級醫院。

可惜事與願違。收購不到1年,收購方就將醫院原院長、董事長任元和調離崗位,遼漁醫院建樓、擴大規模的計劃也被擱置。醫院發展受到重挫。

醫院引入資本後,逐利性讓資本對醫院有過多的期許,這將對醫院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這也正是很多醫院在被收購時,爆發“拉橫幅”等現象的本質原因。

大批案例證明,企業貿然踏足醫療產業的困難重重,尤其是對現有公立醫院、國企醫院“摘桃子”似的收購,往往事與願違。

不過資本市場上還是少不了醫院的影子。今年10月,莎普愛思宣佈以5.02億元的價格收購“莆田系”的泰州市婦女兒童醫院。“莆田系醫院”紛紛尋求“轉正”,倒也為資本市場帶來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 END ·

編:夏雨荷

11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答卷|網路安全技術“創新百強”企業誕生,星辰大海誰更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