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過去幾年國內工業網際網路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週期。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類產品數量已高達269個,超過了國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總和,在269個平臺類產品中由製造企業構建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佔比更是高達46%。
但客觀的說,由於國內工業、製造業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應用場景分佈差異較大,以及企業分佈結構不同,使得大部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應用價值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換句話說,整個市場缺乏一個有力的“抓手”來撬動整體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落地與發展。
日前,在深圳舉辦的“協同創新業態,智享雲端研發”活動上,一家工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企業向大灣區發出了製造企業轉型升級和企業研發上雲的新思路,該平臺從中小微企業的研發創新痛點為切入點,專注於製造業企業新品研發、產品升級、產線技改、特定場景難題解決以及創客創想實現等需求,提供貫穿工業產品從需求釋出到驗收交付全業務流程的服務,可以說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探索出了一種全新的落地路徑。
這就是橙色雲,一家定位於科技服務型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透過協同研發重塑製造業研發創新的新模式和新業態,橙色雲真正為中國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建立了通往產品設計和協同研發創新的“樞紐”,開創了研發設計協同平臺的新時代,由此也讓自身一躍成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第三極”力量。
更為關鍵的是,在“新基建”提速的大背景下,橙色·雲工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的“應運而生”,對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無疑會起到更多引領和示範的全新價值。
協同研發面臨新挑戰
我們知道,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比人們想象的還要來得更加猛烈,如果說大企業尚能有相對充裕的現金流扛過去,那麼對中小企業來說,能活著熬過疫情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資料顯示,2020年有30%的中小企業其營收下降超過50%,有18%的中小企業經營陷入困局,這無疑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背後的原因既有中小企業的行業特點和規模偏小所致,但更為重要的是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資訊化建設不足,造成決策響應嚴重滯後,進而錯過了規避風險的最佳視窗。
這種投入不足體現在研發領域,就是中小企業搞研發的數字化轉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用於組建研發部門,購買設計工具、研發軟體、硬體環境等領域,因此對於中小企業來而言,研發投入已成為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的一大桎梏。
橙色雲總經理趙迎芳
對此,橙色雲總經理趙迎芳表示:“過去我在製造企業做了八年的CIO,從第一個專案PLM做起,後續又開始做CAPP、ERP、MES、SRM、CRM等,最後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最大的痛點就是研發環節,但往往這個痛點又說不出、道不明。”
這種“難言之隱”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才問題,即“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大拿”級別的研發人才往往很難找到;而用人難,則主要表現在研發人員能力不足、研發團隊工作會出現忙閒不均等問題;留人難,往往是中小企業需要支付較高的薪水給高階研發人員,這對企業而言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不僅如此,在研發平臺和工具上,中小企業也面臨著工業設計軟體價格貴、研發系統建設維護成本高等挑戰,再加上每家企業擅長的領域並不相同,但研發創新其實需要跨界或者跨平臺,比如很多製造型企業的產線改造或者非標產品設計上,就需要整體的協作創新,如果企業還需要一家一家去尋找合作的夥伴,那麼研發的效率和成本也就難以得到保障。
也正是看到這樣的痛點,橙色雲推出了橙色·雲工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開創性提出“研發設計產業網際網路新業態”,以雲端的協同研發設計環境為載體,整合平臺夥伴,助力研發企業上雲,由此建立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易協同、更安全的線上研發環境,這樣大大加快了中小企業的研發創新效率,也有力的推動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落地步伐。
具體來說,橙色雲可以為整個工業製造業企業提供全業務流程的服務——例如企業有創想要設計要實現,但是缺少人才團隊,可以上橙色雲;企業有產線的技術改造需求,想要做智慧化的升級,可以上橙色雲;如果企業想研發工業產品,工業研發軟體買不起又要用,也可以上橙色雲;而企業有大量的工程師團隊,但現在找不到好專案,同樣也能夠上橙色雲。
趙迎芳告訴我:“現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很多,但橙色雲只想落一個點,就是研發這一端,透過聚焦‘研發創新難’這個最大的痛點和‘協同研發’的應用場景,真真正正為中小企業,為實體經濟解決真實存在的難題。我們認為,唯有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得以增強,才能提升製造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最終完成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推動智慧製造的全面落地。”
由此可見,橙色雲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把“協同研發”作為核心抓手,不僅讓企業的研發創新有了平臺化的依託,也讓中小企業找到了繼續成長壯大的新突破口,更真正打通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落地中的“任督二脈”。
重塑協同研發新模式
那麼,橙色雲定位的“科技服務型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新模式?它又具有什麼樣的新能力和新特徵呢?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做觀察:
第一,橙色·雲協同研發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貫穿工業產品從需求釋出到驗收交付全業務流程服務,平臺始終聚焦於工業產品的協同研發,其核心由CDS雲協同和CRDE雲研發兩大系統組成。
其中,CDS 雲協同系統,顛覆了企業自建團隊研發產品的傳統模式,透過雲端協同,使研發更高效、更快捷、更優質、更省錢;而CRDE 雲研發系統,透過將工業研發設計所需的必備軟體以體系化的雲端服務賦能於工程師及團隊,能夠在降低應用成本、部署成本、運維成本情況下,多方協同,線上開展協同研發、共享、交流、評審、修訂等工作,打造了跨地域、跨領域、跨專業的研發設計環境。
按照趙迎芳的說法:“橙色·雲協同研發平臺花了很長時間,跑通了整個協同研發的商業邏輯,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在這個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建立了起來,從平臺的功能、規範管理、到實時的監控,再到每天研發人員的管理,構建了一整套SOP的流程體系。”
其次,為了支撐協同創新和研發上雲兩種業態的落地,實現雲協同研發平臺的全流程服務,橙色雲還特別組建了一支由多位行業專家和專業博士組成的研發“大腦團隊”,具有對工業產品多專業協同研發認知的沉澱和理解,透過技術分拆實現為客戶提供優質和快捷的服務,這也是橙色雲能夠把研發需求成功交付的核心優勢。
趙迎芳認為:“無論是平臺,還是技術其實都很容易被模仿,而大腦團隊則為橙色雲構築了新的護城河,例如針對複雜工程的研發,大腦團隊就能夠聚集多專業的人才隊伍來提供服務,這些專家隊伍在專案管理、風險控制等領域都有深厚的積累,真正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好的專業化的服務。”目前,橙色雲已在全球6個國家建有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透過網路連結全球,在一個平臺上匯聚了全球20多萬設計資源與工程師團隊。
最後,在研發創新的過程中,工業設計軟體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基於此,橙色·雲協同研發平臺整合並雲化了市場中的主流設計軟體,包括西門子的NX和SolidEdge、中望的ZW3D/ZWCAD,數碼大方的CAXA3D/CAXA2D、新迪的Nex3D、山大華天的SINOVATION和卡倫特的CurrentCAD;及EDA、CAE等專業的工具。此外,在研發協同、即時溝通、設計複用方面,橙色雲也做了大量的創新,由此讓研發團隊真正實現“按需付費,開箱即用”,讓工業設計研發變得更加高效、優質。
“國內的工業設計軟體領域,一直處於有公司、無產業的狀態,背後的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形成產業化,那麼透過橙色雲提供的平臺,研發人員不但能夠得到優質的雲化設計軟體的服務,更為重要的是橙色雲也能夠透過這種創新的方式,讓更多國產工業軟體開啟更大的市場,同時透過平臺大量使用者反饋的真實使用資料,亦能夠不斷為國產軟體版本迭代和升級最佳化提供重要支撐,最終推動整個中國工業設計軟體的發展。”趙迎芳說。
不難看出,橙色·雲產品協同研發平臺透過構建“平臺+協同+研發+場景”的工業生態全景,不僅加速實現了雲上互聯與產業的融合,同時也以全新的業務形態推進了產業智慧化、研發數字化。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成為科技服務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探索之路上,橙色雲的創新與實踐從未止步,同時它的視野和格局更高,立足點是實現眾多中小企業協同研發領域的“普惠化”。因此,未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也正等待著橙色雲去重新定義。
橙色雲的沉澱與釋放
事實上,橙色雲聚焦協同研發領域,並選擇做一家科技服務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公司的“新賽道”,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的優勢不僅是具備從最佳實踐的“摸爬滾打”中沉澱出來的豐富經驗,同時透過更大力度的開放,橙色雲還擁有更為強大的數字化技術和專家隊伍能力;在此基礎上,它還能以“第三方”的身份和視角為中小企業提供新服務,由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競爭能力,一定會在協同研發領域颳起一場“橙色風暴”。
第一,從最佳實踐來看,橙色雲創新發布的雲協同研發平臺,源於傑瑞集團20年的製造業實踐結合企業自身的痛點和需求,同時作為工業產品研發創新模式的“開拓者”,平臺還經歷了五年時間的打磨和最佳化,這都讓橙色雲能夠真正為中小企業和工程師團隊提供“量身定製”的平臺化服務。
橙色·雲協同研發平臺案例
與此同時,橙色·雲協同研發平臺更經過了眾多客戶的一線實戰檢驗,具備低成本、高效率、易協同、更安全等優勢,企業藉助平臺提供的優質服務,也可以更快地把最新技術應用到實際的研發創新當中去。截止目前,橙色雲已經成功向製造業交付了諸多專案,包括高階智慧無人裝備、無人工廠及自動化產線、立體倉庫、非標智慧裝備、工業軟體與物聯網系統等業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企業的每一個協同創新難題中,橙色雲都能發揮獨特的優勢。
第二,從開放賦能來看,橙色雲透過平臺化的開放合作新理念,實現了對產業生態和人才隊伍的“雙向”賦能。一方面,產業領域的合作伙伴可以透過橙色雲提供的平臺化的基礎設施與技術服務能力,能夠加速方案的轉化價值,並實現市場的拓展和商機的挖掘。
另一方面,橙色雲還匯聚了大量的國內外技能出色的研發工程師,真正解決了人才分佈不均衡等問題,將需求端和供給端協同起來,由此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定製化的產品研發設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第三,從中立視角來看,儘管目前很多製造企業也正積極佈局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這讓他們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但其短板也很明顯,就是形成的經驗不一定能夠“移植”到其他產業和行業。而眾多的科技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則比較缺乏對製造行業的深入理解和洞察,同時也缺乏一個有效的“抓手”來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
而橙色雲的獨特優勢在於,它的定位始終是科技服務型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且以“協同研發”作為市場的切入點,這就能夠讓它以第三方身份與視角服務更多的中小企業,也為它未來成長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第三極”力量奠定了基礎。
正如趙迎芳最後所言:“橙色雲希望打造一個共建、共創、共贏、共生的平臺,未來我們也希望最大化的釋放平臺化和生態化的能力,透過協同平臺工程師、工程師團隊和行業專家,以及具備研發設計能力的企業,服務好有需求的客戶,讓更多的中小企業邁向研發數字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文總結,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智慧製造的轉型升級,任重而道遠,艱難而偉大。而在此過程中,橙色雲不僅是早期的探索者,也是落地的實踐者,更是未來的推動者,相信這種全新的協同研發新平臺和新業態,必將大大促進中國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更多的技術、生態以及模式的全方位創新,為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開啟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