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正在迎來史上最嚴厲的監管整頓時代。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正式立案調查。
這股反壟斷的大潮不是針對阿里巴巴一家,之前市場監管總局對於阿里、騰訊、順豐了三起收購案,一併進行了一個反壟斷的處罰。三家巨頭各被罰款五十萬。只是因為阿里系在網際網路商業和金融方面的份額最大,受到了最多的關注。
從螞蟻集團暫停上市開始,最近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品類受到限制,花唄也下調了年輕使用者的額度。過去10年,我們看到的最精彩的商戰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的風生水起和他們之間的激烈交鋒,可以說改變了整個中國的經濟生態,
這個場景以後很難再見到了,但是也不意味著網際網路經濟就會停下來。這個問題得從幾個方面看。
首先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場話語權已經超出了純粹的企業範疇。阿里、騰訊、美團都已經是超級商業平臺,他們都掌握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規則,定價權和資源分配權。
而且他們的迭代擴張速度非常之快,傳統的監管根本跟不上節奏。現在開啟的這一輪強監管就是要劃清自由市場和壟斷的邊界。
第二點,網際網路巨頭以前那種無序的野蠻擴張,從今年開始就告一段落了。以前網際網路經濟是搶走的一些傳統經濟的蛋糕,但是他整體上還是讓整個經濟的蛋糕在做大,而且提升的經濟運轉的效率。
但是最近一兩年,他們的有些行為純粹是在瓜分存量蛋糕。但這種行為過於野蠻的時候,對就業和產業生態肯定是有負面影響的。
所以監管要給他們畫的邊界大機率是,你繼續提升效率可以,做好人好事也可以,但是野蠻的搶蛋糕不可以。
第三點,得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打是親,罵是愛。強監管和有限處罰本身其實意味著一種深深的認可。這方面有一個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過去幾年的P2P,是典型的姥姥不親、舅舅不愛。
以前跟這個行業的人聊天的時候,你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嗎?他們是非常焦慮的心態,天天在盼著一行三會來監管他們。成天唸叨“怎麼還不來監管我們呢?”
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態,因為不監管就意味著不認可,不給你身份,任何一個行業不給你監管,不給你規矩,就是讓你先瘋狂後滅亡。所以最後監管層對P2P的態度根本不是什麼監管和處罰,而是團滅。
而現在這一輪反壟斷,人民日報馬上發文跟進,說是並不意味著國家對平臺經濟鼓勵支援的態度有所改變,恰恰是為了更好規範和發展平臺經濟,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以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我們從這種態度裡面就能看得出來區別的,對於P2P監管層的態度,實際上是我沒有針對誰。但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但是對於網際網路巨頭的態度是,我針對你們了,是因為你們是中國經濟的左膀右臂。
因為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已經是中國離不開的一個龐大的經濟系統。反壟斷不是為了要反掉他,而且要保障這套系統的執行安全。這塊也不單是針對網際網路巨頭,對金融巨頭、地產巨頭現在都在進入一個嚴監管的時代。
比如你讓花唄降額度了,銀行現在的經營貸、消費貸、小微貸有多少真正支援的經營和消費,有多少變相流進了的房地產和股市,都得好好查一查。
以後不管是什麼巨頭、有多大的能量,你做的事情能擴大就業,促進產業升級,這一塊肯定還會放開手腳讓你幹,涉及到基本的產業、民生、金融、物價秩序的這塊會嚴格監管。
大家用心去看最近的一些權威會議,這裡面透露出來的最核心的資訊就是:經濟安全是第一位的。所有的巨頭都得認清形勢,你所做的一切都得為這個中心任務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