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宋 鴻
日前,大發地產釋出公告稱擬額外發行2022年到期的8千萬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12.37%,與今年7月和10月發行的兩筆合併,用途為現有債務再融資。
據財報顯示,大發地產近年來有息負債總額快速攀升。截至2020年6月,負債總額達109.64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20.57%,較2018年增長了94.22%。
在優先票據融資債務方面,加上本次8千萬美元的優先票據,目前大發地產優先票據負債總額達41.45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的29.93億元上漲38%,且優先票據票面利息普遍高於房企市場發債的平均利率,最低為11.5%,最高為12.875%。
從可見資料看,公司資金面仍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截至2020年6月,大發地產在手資金57.93億元(其中29.67億元為受限制存款及現金),短期借款為34.22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可動用的現金無法覆蓋其短債,尚存約6億元的資金缺口。
持續高息發債、借新還舊終究是竭澤而漁,如何改變資金不足、資不抵債的問題?《今日財富》雜誌透過多種方式聯絡大發地產求證,比較遺憾的是,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公司回覆。
過去依賴合作開發 半年淨利大降55.29%
資產擴張的背後是公司利潤的顯著下滑。
根據Wind顯示,大發地產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的總資產規模雖然取得較快發展,同比增長21.34%、26.05%、43.84%、21.17%,但淨利潤同比增速從456.14%、246.79%、8.18%到-55.29%,公司收益曲線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根據中信證券軟體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淨資產收益率4.03%,同行業排名第57位。而業內認為,利潤下滑或與公司合作開發的模式有關。
合作開發作為“抱團取暖”的一種方式,雖能為房企創造諸多價值,但從長遠來看,公司對專案的可控性和不確定性也在增大,這也導致大發地產收入結構的變化。
根據年報,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大發地產擁有在手專案分別為46個、69個、82個,但擁有100%權益的均不足30個,且低於50%權益的專案個數逐步增加,分別為10個、35個和44個。
在合作開發的模式下,大發地產近年的非控股淨利潤不斷上升,但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不斷放緩甚至銳減。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減少3.5億元,也同比大降了63.77%。
經營淨現金流-38.4億元 償債壓力大
除了利潤下滑的風險外,現金流短缺或將帶來更大風險。
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大發地產經營獲得所得現金為-28.7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6.3億元相去甚遠;而上半年經營所用淨現金流量則為-38.4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資金短缺,除了高息發債,大發地產今年已累計出售旗下4家子公司,交易總對價約7.17億元,在轉讓公告中,大發地產均提到:“集團擬將出售事項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並將於有合適機會時用於潛在收購及投資。”
據《今日財富》雜誌統計,大發地產2021年僅到期的優先票據負債就達36億,加上銀行貸款和其他借貸金額達到34.66億元,明年公司償債壓力依舊很大。
只是,隨著近幾年公司資產規模的顯著擴大,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快速下降,回到了“三條紅線”的標準之內,目前僅現金短債比超標。
歷年年報顯示,2017-2019年大發地產淨負債率分別為270.8%、107.2%、77.8%,今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71.7%。據《今日財富》雜誌瞭解,按照明年將落實施展的“三條紅線”政策,觸碰一條紅線的房企仍可發債,但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0%。
投稿及新聞線索郵箱:021-50388572
非工作日聯絡電話:1801734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