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說起來,如果猿輔導與作業幫合併,應該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當然如投資方有退出需求,兩家必須做出決定——上市。
誰是線上教育平臺的老大?猿輔導還是作業幫?圍繞估值及市場份額、融資規模,兩大平臺展開了激烈競爭,與此同時數十家頂級資本機構也捲入競爭。
對此,猿輔導方面12月24日表示,“該訊息基本屬實,這也是猿輔導融資計劃的一部分”。
猿輔導的競爭對手們也沒有沉寂。
但作業幫官方尚未對此迴應。在雙方背後資本的不斷加持下,兩家公司一直是互相競爭的狀態。
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是,兩個纏鬥已久的玩家在資本的驅逐下,猿輔導與作業幫會不會合並?
如果兩家合併,好處有三:
一、減少師資競爭
線上教育平臺主要依靠師資力量吸引使用者,所以猿輔導和作業幫的師資競爭也很大。隨著整個線上教育市場規模急劇擴大,對師資的爭奪已成為各大培訓機構的工作重心。
網易有道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線上教育行業中,老師薪資呈金字塔狀,底部是一對一老師,平均年薪為10萬元-15萬元,腰部是小班課老師,小班課定義比較廣泛,比如1對15、1對20和1對30等等,小班課老師的年薪範圍在15萬元-40萬元之間,達到40萬元以上,甚至70萬元、80萬元量級的小班課老師是非常少的。”
雙方合併後,也就沒了天價挖角惡意競爭的必要。
二、降低營銷獲客成本
業內共識是,兩家投放規模日益激烈,獲客成本在水漲船高。
三、相互發展,避免損傷
猿輔導和作業幫都是線上教育平臺,都是從拍照搜題工具起家,透過 K12 中小學雙師大班課變現,並且都在 AI 啟蒙課等領域佈局。此外使用者方面也有重合,合併互補會更加利於線上教育平臺的發展。
艾瑞諮詢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線上教育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133.6億元,同比增長24.5%,預計到2022年,這一資料有望突破5400億元。
幾年前,線上教育也曾迎來一輪爆發期,但“燒錢”大戰導致營銷成本無節制攀升,隨後市場迅速降溫。但,看似市場規模龐大的線上教育市場,卻呈現出明顯的“規模不經濟”現象。
而造成這種,規模不經濟的原因,與線上教育平臺們“燒錢換市場”的打法有著一定的關係。
目前,兩家平臺花在吸引客源上的錢居高不下,盈利還說不準是哪天的事情,而眼前的競爭者卻越來越多。
看來,家長的錢也沒有那麼好賺。
雙方都清楚,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前提下,全面的補貼誰都玩不起了,雙方競爭的關鍵在新市場、細分市場,而不是既得市場,在既得市場的目標是實現盈利。
網際網路戰場上,“老二必須死”,似乎是一個不成文的鐵律。如果兩家公司合併,受益者恐怕就只是急於變現的投資人和部分股東。
要知道,透過合併的方式來減少競爭成本,穩固市場地位,是過去幾年網際網路行業的常態,隨著資本市場恢復理性,一些公司很難拿到新的資金繼續投入競爭,合併趨勢還將繼續。
當然如投資方有退出需求,兩家必須做出決定,是上市還是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