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華社傳來一則重磅訊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這則訊息之所以重磅,在於三個重點:
一、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在反壟斷調查方面如此大張旗鼓;
二、這次調查物件中,阿里公司的規格最高,由於牽扯到業務的重要領域,整體影響也最大;
三、這是螞蟻金服被暫停IPO之後,阿里系遭遇的第二次重擊,這則訊息直接讓阿里股價大跌13.34%,創美國上市以來最大跌幅,盤中股價跌幅一度高達17.25%,市值一度跌破6000億美元,單日蒸發市值近千億美元。
國家這次反壟斷調查阿里之所以首當其衝,是因為阿里在電商領域的一些壟斷的確早已引起廣泛關注。譬如,這次針對阿里“二選一”等涉嫌壟斷的行為立案就非常典型,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地位決定,“二選一”會很嚴重地影響市場秩序。
從國家層面而言,既然要治理網際網路領域的壟斷問題,那麼就一定首先針對影響最大的問題進行治理,如此可更高效地治理整個市場,促使整個行業更快破除壟斷,迴歸正軌。
所以,在佔豪看來,雖然這一劍看似砍向阿里,實則並非針對阿里,而是針對網際網路行業,是要破除網際網路行業近年形成的巨頭壟斷格局及越來越趨於壟斷的趨勢。阿里,只不過是最典型的企業也是影響最大的企業,於是首當其衝。
基於上述,這次反壟斷調查,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歷史和反壟斷歷史上,將是一個里程碑事件。請大家記住這次事件,這將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自此網際網路的發展將發生模式和邏輯質變。
那麼,這個質變是怎麼發生的?兩個層面看:
一、從行業發展創新的角度
網際網路領域的壟斷正趨於尾大不掉,已經成了抑制創新和抑制行業發展的力量。一家新起的網際網路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得先站隊,不站隊就只有兩個後果:一是發展不起來,二是如果發展起來也會被收購或搞死。資本最終成控制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最大力量。這種格局,是不利於創新與行業發展的。
這個世界,無論任何組織或個人,當你是社會發展前進的推動者時,社會資源就會向你彙集;反之,當你的利益與社會整體發展進步的利益發生衝突,社會政治力量就會約束你或終結你。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歷朝歷代這都是興替更迭的規律。
從阿里等企業視角看,他們都是社會進步和行業發展的創新與推動者,但如果從行業或社會視角,資本對行業形成的嚴重壟斷,客觀上又成了社會進步與行業創新的束縛。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守夜人的政府是必然會出手的。
二、從國家發展模式的角度
佔豪特別強調了一個點,並針對這個點進行了非常多的內容分析與闡釋,這個點就是我們國家在今年7月提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在佔豪看來,這是中國的一次戰略性調整,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將不亞於改革開放,因為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邏輯將發生戰略性變化。其對世界的影響力,更是前所未有。
過去,中國是資源、市場都在外,在調整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後,中國的主要市場在內,國內市場中所有與國內大迴圈這一趨勢相悖的力量,或者阻礙這一新發展格局快速形成的力量,都會被規範、理順。
基於發展模式的改變,我們國家把擴大消費放在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基點的位置,把改善營商環境放在了為經濟內迴圈保駕護航的重要位置。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內部都在進行自我革命,反壟斷當然也就成了改善營商環境的一部分。
所以,對阿里等企業出手監管,不是針對某個人或某個企業,而是國家大勢環境決定的。在新的發展模式下,阿里等企業作為網際網路應用的核心企業,某些方面扮演了阻礙行業發展與社會創新的角色,國家當然要把這些問題破除解決掉,要把國家經濟內迴圈中導致迴圈不暢的部分都理順。
國家對阿里的反壟斷出手,其實就是在這種大勢變局下的一個微觀細節,是世界大變局下中國變局的區域性縮影。理解了這些大勢,當然就能輕鬆看懂形勢,也就能讓自己不走錯方向,不邁錯步伐。
這次國家針對阿里等企業出手監管,在佔豪看來,一共釋放了五大重磅訊號:
一、國家發展模式的戰略升級
國家的發展模式變了,要加速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基於此,所有與這一目標相悖或不能促進這一趨勢的力量,國家都會去整理,無論這個力量是誰。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14億國人的願望和目標,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速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當前國際形勢、國內趨勢和發展規律決定的,是國家發展模式的戰略升級。
請問,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4億國人的共同福祉這一大局相比,任何個人、集體或組織的利益不都是“私利”嗎?如果“私利”與國家利益取向一致,那彼此借力共同推進實現國家與個人的共贏,如果不一致呢,那就只能被國家力量碾壓了。
所有在中國發展的人,都得明白這些邏輯和道理,並順應這一大勢,否則輕則鼻青臉腫,重則粉身碎骨。
二、國家對市場監管的戰略升級
過去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就不涉嫌壟斷了嗎?當然不是,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些年了。那麼,為什麼現在出手了呢?因為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對國家市場監管在手段上要求更加高了,所以對阿里等網際網路公司出手,實際上是我國監管的戰略升級。
事實上,我們國家不但市場監管戰略升級,我們政府的服務也在做戰略升級,現在全國各級政府都在推進改善營商環境,其目的就在於此。明白這一點,才能知道做事哪裡是重點。
三、國家對資本引導的戰略升級
網際網路巨頭掌握著技術和大資料,應該更有追求去幹更高階的事,去創造更新的消費需求引領消費,去尋求更高階的技術突破幫助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當資本不再受國家引導約束,紛紛大規模流向國家不希望它們去的地方時,政府就必然會出手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過去資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是自由、野蠻生長,但為了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國家未來要對資本進行戰略性引導,資本坦克就得上戰場、啃骨頭,決不能開到農田裡向內卷碾壓國內的普通人和創新力量,要戰就和國際上的大企業去戰,不要搞利益內卷的事。
關於這一點,佔豪認為大資本是需要痛定思痛好好理解的,否則後果真的很嚴重。
四、國家絕不會允許資本壟斷產業
網際網路行業現在被幾個巨頭瓜分了,誰想在這個領域發展起來就得站隊,基本就是那三兩家。一個行業被三兩家公司給壟斷了,而且又是蓬勃向上的朝陽行業,關乎到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這種情況國家是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道理很簡單,壟斷即代表權力,壟斷帶來的巨大利益會嚴重壓抑企業的創新,一個行業被幾家企業控制而變得不再適合創新,那就成了利益既得者的沃土,這種情況國家是絕對會干預的。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反壟斷的斧子砍向了阿里等公司,但事實上這只是開始,誰都躲不掉。
五、國家更不會允許資本壟斷民生
為什麼當大資本紛紛投向社群團購的時候把國家給惹毛了?
原因很簡單,社群團購是民生工程的最後一公里,之所以現在具備了社群團購的發展條件,那是政府、國企做了大量硬體、機制工作,國家在此過程中是投入巨大的。
中國消費需求越來越大,這裡本來是小微企業創新和競爭的沃土,也是農民工進城後就業的主要渠道。現在,資本想直接用資本把相關小微企業全都碾死,用高額補貼換取壟斷地位,那豈不是國家發展這麼多年的利益要被幾家企業給拿走了嗎?
而且,一旦形成最後一公里民生工程的壟斷,企業就會與國家、與民眾產生博弈,大資料殺熟、各種漲價就都來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未來就會快速提升。到那時,老百姓會對誰不滿意?不還是對政府不滿嗎?如此一來,國家經濟發展的利益豈不是要被壟斷資本給拿走了嗎?
國家是絕對不會允許局面發展到這個程度的,絕對不會允許壟斷網際網路的資本成為國家、老百姓的對手盤。所以,國家沒有等局面發展到那一步早早就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