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譚麗平
戰略需要與組織架構相匹配,不平凡的2020年,大廠都是如何調整組織架構的。
時值年底,很多網際網路大企都開始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12月11日,阿里巴巴釋出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調整主要針對核心電商業務和本地生活服務;12月14日,京東零售集團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12月18日,美團公佈了公司新一輪組織調整......
這一幕又讓人想起組織架構調整浪潮席捲的2018年。2020年,舊世界在下沉,新世界在上升,大廠調整組織架構背後又透露出哪些訊號?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梳理了各家網際網路大廠有關組織架構調整的新動態,一圖在手,天下你有。
01 進攻與求穩截止目前,除了騰訊自2018年918變革後沒有改變以外,絕大多數網際網路大廠大都已經至少經歷了一輪調整。
2020年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組織架構調整表,製圖盒飯財經
從時間來看,調整大多集中在年前、年中和年末。
調整最多的是常常被認為落後的百度,1月8日,百度升級AI體系。原來AIG(AI技術平臺體系)、TG(基礎技術體系)、ACG(百度智慧雲事業群組)整體整合為“百度人工智慧體系”(AI Group、縮寫為AIG)。新AIG包含技術中臺群組(TPG)和智慧雲事業群組(ACG)兩大群組,繼續由百度CTO王海峰負責。
2020年3月13日,百度再度圍繞對雲業務進行架構調整,CTO王海峰發內部郵件稱,百度智慧雲的雲計算、智慧金融、智慧客服、渠道生態等業務的負責人直接向王海峰彙報,尹世明、張志琦將另作安排。
百度表示,這次組織架構調整是內部資源最佳化整合。從2019年起進行的一系列調整顯示智慧雲戰略地位一直在升級。
2019年9月2日,李彥宏發出全員內部信,宣佈進一步升級“雲+AI”戰略,百度智慧雲與CTO體系高效融合,要用更高效的方式發揮AI優勢。2018年12月18日,百度內部智慧雲事業部升級為智慧雲事業群組,同時承載人工智慧toB業務和雲業務,這是百度智慧雲此輪調整的關鍵起點。
組織架構的變化,需要從歷史沿革中尋找規律,2017年陸奇的加入,百度迎來“決勝AI時代”,直接將部分與人工智慧無關的業務被邊緣化。並對組織架構前後進行了多次調整,而後形成了六大事業群平行的基本架構。然而,2018年5月,陸奇離開百度,百度的轉型和調整止步。它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雖然陸奇作為“關鍵先生”也未發揮關鍵作用,但是,他的策略並沒有被完全推翻,百度希望希望透過李彥宏版的“智慧雲”扳回一城。
阿里、京東、美團、滴滴、位元組、小米、快手等大廠也已經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
從調整方式來看,它們普遍整合了相關業務並將核心的部門升級事業部門為事業群,這種組織方法以部門、產品組為單位,有其邊界簡明和利於快速嘗試的優點。
為了追趕社群團購業務短板,京東透過架構調整以快速響應。它成立了單獨的社群團購事業部,整合了京東原有的社群團購業務。新成立的社群團購事業部、原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旗下新通路事業部以及1號店業務均全部整合進京喜事業群。據媒體報道,京東內部員工透露,該調整沒有釋出任何內部郵件,“只是開了一個面向集團的宣講會,主題則是‘挖人’”。與美團、拼多多類似,京東目前也在挖掘各部門精兵強將組建社群團購團隊,並由劉強東親自帶隊。
除此之外,8月,京東物流CEO王振輝透過全員信宣佈,京東物流將進行使命願景、組織架構和品牌形象三大升級,以更年輕、更科技、更開放的形象開啟下一個征程。
王振輝表示,京東物流使命將升級為“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發展”,願景將升級為“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組織架構將升級為“夢想787”:即全國7大區域、8個前臺和7箇中後臺;品牌形象將更新為“JDL”,其中JD即京東,是京東物流發展的根源和價值觀指引,L是Logistics(物流),也是Lead(引領)、Link(連結)、Less(簡潔)和Love(愛)。
除了進攻性動作,透過組織架構調整,大廠也正在求穩。
12月11日,阿里淘寶天貓總裁蔣凡發出全員公開信,宣佈已針對核心“電商業務”和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此次調整主要針對核心電商業務和本地生活多個高管職位作出調整。
這兩次調整均由上述兩大業務的負責人(蔣凡和王磊)釋出內部信告知全員,而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張勇釋出。這意味著,備受外界關注的蔣凡和王磊仍留在原位,均未發生調動。此次調整的重點是,天貓此前不同行業有不同負責人,現在統一歸楊光負責;搜尋合併進產品,才加入阿里一年的湯興權責擴大;阿里媽媽原先歸蔣凡直接管理,現在歸劉博負責。淘系三員大將位置更為穩固,分別是楊光、湯興、劉博。
本地生活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後,事業群和事業部調整後都有一號位,打法更會聚焦。此外,本年度阿里本地生活也將與支付寶有更強的聯合,利用流量變現。
阿里以善於調整組織架構著稱,往往每年都要進行幾輪調整,今年,調整姍姍來遲,且只是區域性佈局;騰訊經歷過2018年的大調整之後,再未有新的變動;百度雖然動作頻頻,但發力點依舊聚焦“AI+雲”。相較之下,小米上市後一年內調整了7次,12月,新成立三個網際網路一級部門;滴滴頻頻整合升級網約車、計程車、橙心優選等;快手也在不斷調整中,直面自己的困難。
02 對抗熵增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發展的過程,對大廠而言,組織架構調整是為對抗熵增。
一般來說,影響組織架構的設定和調整的因素大都包括:企業戰略、業務發展、發展階段、管控模式、組織規模、組織文化、外部環境等。
比如,2016年5月,小米進行了創辦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調整。那一年,小米手機銷量大幅下滑,全年出貨量大跌36%,甚至一度跌出全球前五,狂飆突進後,小米暴露出諸多問題。
為重振小米,雷軍將原先負責研發和供應鏈的周光平調離,親自負責研發和供應鏈,渠道方面則由林斌大規模開展線下店,發力印度市場。經歷一年蟄伏,小米觸底反彈。2017年7月,雷軍在公開信中稱二季度手機單季出貨量為2316萬臺,創下歷史最高紀錄,2017年小米又接連發布了小米6、MIX2等產品。
自此,小米經常就持續進行組織架構和人員的調整,上市後的一年內進行了7次調整,在2020年的第三季度,時隔4年重回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三。
雷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早期的小米有點像游擊隊或者特戰隊,但今天(2018年)小米營收過千億、員工近兩萬,就必須要從‘游擊隊’變成正規軍、集團軍。未來團隊還會繼續擴大,建設不好組織體系就是風險管控遠遠不足,“這事關企業的生死存亡”。
快手也正在加快變革以避免增長降速。
今年5月,快手釋出內部信宣佈組織架構調整,主要涉及商業化、運營、產品等多個核心部門。具體組織架構調整為:原運營負責人馬宏彬將與原商業化負責人嚴強調換崗位;原產品負責人之一徐欣,將調任負責使用者體驗中心;原產品負責人之一王劍偉,將收攏產品和直播業務彙報線,成為產品最高負責人。
對此,快手直言,組織架構調整有多方面考量。目前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快手每個幹部都需要有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業務經驗;希望透過幹部個人的經驗積累,使得團隊之間的協作變得更加順暢;透過架構調整,也能看到每個幹部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希望加強幹部團隊對於使用者價值和客戶價值的重視。
12月,快手進行了年內的第二次調整,撤銷 2019 屆經營管理委員會,並宣佈新一屆的名單。可見,2020年的短影片風口也正對快手內部組織結構進行著考驗,如何在頻頻調整中找準定位,是快手接下來需要做的。
從小米和快手的例子來看,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如果不進行變革,將會進入不協調的發展。雷軍曾說,組織架構調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哪有一勞永逸、一步到位的組織調整。未來 2 年內,小米肯定還會陸續進行一系列調整和最佳化。
海爾張瑞敏曾提出“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企業要變革加速的時代背景下,保持持續的競爭力,組織架構的設定與調整要隨政治、經濟、技術、行業、競爭對手等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除了滿足公司的戰略要求,還包括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以阿里為例,無論是在電商領域,還是本地生活領域,2020年都讓阿里感受到了新增的壓力。從今年電商行業整體發展態勢來看,雖然阿里系電商依然是國內最大龍頭,可競爭對手拼多多、京東變陣,抖音和快手從側翼發動進攻,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又繼續受到美團加深服務半徑的進攻。
除此之外,因反壟斷法及螞蟻上市延期影響,其輿論環境也大不比往年,特別是到年末,應對風險,對阿里可能是比創造新增長更重要的話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表示,“今天我們的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使是阿里、騰訊、京東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都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陳春花認為,今天的企業組織一定是動態的,組織一定要變得越來越網路化。
創業之初,往往追求針尖扎破天,進入成熟期,很多公司更追求橫向擴張,進入無限的遊戲,這也是反壟斷提上議程的原因之一。
全面負責國際業務部負責人的閆小兵2012年加入京東,2018年初的架構調整中,閆小兵出任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同時兼任京東集團高階副總裁。後在年中大調整中,其他兩大事業群總裁王笑松和胡勝利紛紛被調整,而閆小兵依然受到重用。
根據員工透露,在國際業務調整後,京東的國際業務分成了跨境、商物流和本地站三個團隊,三個團隊均向閆小兵彙報。
今年對國際業務的調整,加上閆小兵擔任京東國際業務部負責人,可見京東已經對國際業務展開新一輪佈局。
除此之外,今年3月,位元組跳動組織變動,張利東擔任位元組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中國職能總負責人,抖音CEO張楠將擔任位元組跳動(中國)CEO,作為中國業務總負責人兩人向張一鳴彙報。而張一鳴則領導公司全球戰略和發展,更專注於長期重大課題的探索和戰略思考,包括全球化企業管理研究,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教育等新業務方向。
今年,社群團購是最熱的賽道之一,拼多多、滴滴、美團、阿里等火藥味十足,也向此方向排兵佈陣。
除了前文寫到的劉強東親自下場帶隊打社群團購一仗,滴滴在9月下旬,也推出了橙心優選。在人員調整中,滴滴多次將網約車精銳部隊調至橙心優選專案,可見滴滴對於這一新業務的重視程度,此前程維曾表示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在新一輪組織變革中,流行的中臺模式,正面臨全新挑戰。
縱向來看,網際網路巨頭這幾年組織調整都逐步圍繞打造前臺、中臺和後臺的管控模式。前臺重在圍繞客戶和需求整合資源,快速響應和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持續創造和提升價值;中臺為前臺業務運營和創新提供通用專業能力共享平臺,實現專業化、系統化、元件化、開放化;後臺為整個公司提供基礎管理、職能服務支援、和風險管控等,旨在實現專業化支援與服務的能力。
中臺為阿里最先提出,如今此趨勢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2015年,張勇推出“大中臺、小前臺”戰略。最初希望打造統一技術架構、產品支撐體系、資料共享平臺、安全體系等等。把整個組織“橫”過來,支撐上面多種多樣的業務形態。之後,在2018年,成為了百度、美團、京東、滴滴等大廠相繼使用的戰略。
不過,近期有訊息傳出張勇在阿里內網釋出文章表示,他對目前阿里的中臺並不滿意,認為現在阿里的業務發展太慢,要把中臺變薄,變得敏捷和快速。
阿里的一位中臺架構師透露,“現在是要求我們把最抽象的部分留在中臺,這樣中臺就剩下很薄的一層,透過這幾年沉澱下來的通用能力來提高效率,可以大大減少人力,釋放出來的人去前臺做個性化的改造。”
那麼,中臺過後,下一個“中臺戰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