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將一個雜貨鋪的逆襲故事,似乎就在我們身邊。

小娃娃爆火後,給年輕人的商業世界帶來無窮想象。

兩週前上市的泡泡瑪特,股價已暴漲了120%多,市值突破1200億港元(約合155億美元),勢頭蓋過106億美金市值的完美日記,奪得新消費品牌頭魁。

12月24日,泡泡瑪特官方承認,其員工存在“二次銷售盲盒”行為,暴露了公司管理運營方面的缺陷,但不妨礙泡泡瑪特是個好故事,潮玩市場是個好方向。有此共識,讓泡泡瑪特的“學徒”層出不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名創優品,曾靠模仿無印良品起家的傢伙,近日釋出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虧損約16.76億元。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名創優品也入局了潮玩市場,開設“TOP TOY”品牌。

如同當年海底撈火了之後,幾乎只要搞餐飲的都要標榜自己做成下一個“海底撈”。結果往往想多了,複製一個泡泡瑪特真那麼容易?其天時地利人和,更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時代節點交叉。

泡泡瑪特為何能火

王寧誕生在一個商人家庭,耳濡目染下,他高中就萌發創業想法。高中畢業時,他自建足球班,身兼數職,讓他初次體會到創業的成就感。

2005年,王寧在鄭州上大學時,他製作的一批1000張的光碟半天就銷售一空,整屆學生中超過50%成了他的“客戶”。08年,他在學校裡發現了“格子間”零售業態,“小格子”像一個迷你百貨超市,以創意商品為主。王寧在格子間賺到了些錢,但格子間的門檻太低,他很快在這片混戰中退出了。

到了2010年,中國GDP同比增長10.4%,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正醞釀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王寧和團隊去過很多城市考察當地最潮流的零售聚集地。終於在香港看到了一家名為Log On的公司,這家公司將潮流產品像超市一樣陳列、銷售,並在香港開了很多家門店,非常成功。

長久浸潤在商業的環境讓他覺得這是個商機,從香港回來後,王寧就啟動了泡泡瑪特,在2010年11月,第一家泡泡瑪特店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購物中心正式開張,最初經營得很差。

當時,國內並沒有大型潮流創意集合店,投資者給創業者的建議都是:一定要做剛需的產品,線下零售是要被電商淘汰的。文化IP產品不滿足消費者的剛需,做不大。

王寧在泡泡瑪特快要做不下去時,先後找了十多家VC,大多數VC並不看好泡泡瑪特,甚至覺得,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這麼輪得到你?

直到他遇到天使投資人麥剛,起初麥剛並不看好泡泡瑪特,覺得這個專案“不夠利他”,在後續你來我往中,麥剛慢慢注意到泡泡瑪特的價值,毅然投資了200萬。上市時,麥剛的創業工場持有泡泡瑪特2.88%股份,約合29億人民幣,投資回報率高達1450倍。

王寧憑藉對潮品店鋪的執著、麥剛的投資、和一支年輕的團隊、開始擴張泡泡瑪特。而從2012—2015年,年輕消費者對於潮玩的興趣開始展現。

為什麼2015年會發生變化,成為泡泡瑪特的轉折點?核心因素:年輕人的喜好與過往出現“斷層”,他們是與過往非常不同的一代人,會去尋找、消費、認同與過去不同的東西。

當時王寧經營了大量的SKU,沒有ALL IN盲盒。店鋪裡一個叫Sonny Angel很普通的SKU,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就迅速爆紅,其銷售量從一個月幾千個,瞬間飆升至一個月六萬多個,而且很多限量款往往一到貨就被搶購一空,門店也甚至出現來搶購排隊的粉絲。

(圖片來自泡泡瑪特微博,Sonny Angel)

王寧不禁開始思考,為什麼這麼多SKU都比不過一個Sonny Angel?

帶著這個疑問,王寧和他團隊從初始的門店全品類經營,跨入泡泡瑪特的第二階段——IP經營

泡泡瑪特的爆款法則

依舊是2015年,王寧恍悟:只做雜貨鋪,沒有獨家資源,供應鏈無法差異化,那就和當初開格子鋪一樣,毫無競爭力。於是他對泡泡瑪特做了轉型,從渠道商變成IP運營商。

截止2020上半年,泡泡瑪特已有一百多個IP,包括35個自有IP、55個獨家IP及41個非獨家IP。

這種強大的IP能力背後,是藝術家與設計師團隊的支撐。如今,公司與超過350名藝術家保持緊密聯絡,並透過授權或智慧財產權轉讓協議與其中25位來自全球的知名藝術家開展合作,使公司能夠長期獲得優質IP。

公司內部也組建了一支由內部藝術家構成的發掘團隊,在全球主動尋找人才,目前已超過20人。

泡泡瑪特從零售店,轉型為“設計+藝術+銷售”的商業模式。其中的藝術家經濟、優質設計師、IP孵化、供應鏈整合,是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使泡泡瑪特成為一家全鏈路一體化的平臺型企業。

王寧曾解釋盲盒讓人上癮背後的幾種社會心理,“盲盒像小時候集郵一樣帶來了滿足感,且裡面的東西像郵票一樣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又小、易收藏,還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收集愛好者會交流彼此的玩娃娃心得。

如果抽到重複或者不喜歡的娃娃,還可以讓娃娃在消費者之間流通。這樣泡泡馬特就成了一種“社交貨幣”,滿足消費者的社交、情感寄託

Z世代的年輕人願意為符合自己興趣、價值觀,以及能讓自己有情感代入的產品買單。他們願意為顏值買單,在欣賞個性化的娃娃中尋找慰藉。甚至他們還常常透過捏製、改色和拼合,將玩偶改造成不同的形象。

改娃的步驟通常為拆娃、塑型和上色,材料工具花費在50-300元之間。改娃的技術門檻較低且趣味性高,甚至催生了職業改娃師。

種種趣味讓盲盒圈產生了一種說法,“買盲盒只有0次和無數次”。因為購買泡泡瑪特的那一瞬間,能促使消費者分泌多巴胺,讓他們有即時滿足的心理。

從左到右依次為閒魚、小紅書上“盲盒”流通

在資訊平權的網際網路世界,這股盲盒熱潮,迅速席捲了在小紅書、微博、B站等社交平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泡泡瑪特。可以看出,曾經的潮玩屬於亞文化圈層,以男性玩家為主,而現在則成了女性玩家為主。

根據泡泡瑪特的購買資料分析,盲盒的主要消費群體為18-35歲的年輕人,其中75%為女性。這些女性追求時尚、追求品質,也是泛二次元和潮玩的主力消費人群。

2015—2016年,泡泡瑪特確定了發力方向,開始充盈IP,初擴門店的階段,後續的“攻城略地”,也要跟上節奏。

線下托盤,線上引爆

泡泡瑪特是線下店起家,至今線下仍是主力,以零售店、機器人商店,每年定期舉辦的展會為主。

2017年9月8日,泡泡瑪特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潮流玩具展”,這次活動是泡泡瑪特繼續爆火的奠基石。

開幕當天,門口就排起了長龍,人山人海。場館之大,氣氛之熱烈、參展的藝術家之多,都完全出乎了王寧的預料,大多數展位前都排著長長的人群,甚至很多人都專程從各地趕來。

此次活動後,泡泡瑪特不僅吸引大量使用者,還可以基於潮玩愛好者的參展反饋,重點關注最受市場追捧的藝術家。除展會外,公司還透過展覽、藝術家簽名會、設計比賽,以及與頂級藝術學院合作開設講座和課程來推廣潮玩文化。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組織了合共51場展會及藝術家簽名會。

隨著泡泡瑪特在國內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設136家線下直營零售店,在62個城開設1001個創新機器人商店。購買泡泡瑪特盲盒已經成為一種現象級場景。

這些門店都開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因為王寧認為,只有把店開在地標性大商場內,在大牌旁邊,才能吸引這個城市最核心的潮流人群

現在國內的潮玩市場還處於初期,市場分散,集中度低,競爭激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按零售價值計,泡泡瑪特於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

可見潮玩市場還有空間,“後浪”的代表之一TOP TOY選擇“下沉”,往三四線城市滲透,並且名創優品線下有4300多家店,這種優勢利於TOP TOY開啟潮玩市場的新切口。

並且TOP TOY打算營造潮玩全品類的陣營,這對泡泡瑪特構成了一定威脅,但對比一下兩家店的路徑,TOP TOY似乎在重走泡泡瑪特2015年以前全品類的路。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下沉並不是最急迫的事,建立強文化潮流的引領力是當前最重要的事,然後以持續引領潮流的形式自然下沉。橫向,泡泡瑪特在用與京東IP聯名推手辦這類方式,擴充套件破圈。

泡泡瑪特上市前走過的路,不一定能成功複製,但上市後的泡泡瑪特如何扛住虛高的市值泡沫擠兌,絕對能給大家上一課。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基金收評」新能源,白酒,醫藥,證券,半導體等板塊基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