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2013—2015年及2017—2018年中藥材價格出現兩波短期反彈,但在全國扶貧大量種植中藥材的“天量”打壓下而回落,其中2013—2015年中藥材總指數反彈是由三七、人蔘等少數大品種價格飆升帶動的,暴漲之後是暴跌,隨後諸如三七、人蔘、西洋參等大品種都成為“爛市”,價格暴跌到地板價,中藥材價格與成本所差無幾,相對於不斷上行的物價總指數,中藥材價格已經疲弱了近10年。詳見中藥材價格總指數年線圖:
伴隨著中藥材主流品種長期“滯漲”,而種植成本卻因為人工成本持續飆升而持續上漲,人工種植中藥材利潤逐步微薄,尤其是2017年以來環境保護及退耕還林全面實施,適宜種植中藥材的地塊大幅萎縮,尤其是需要毀林種植的品種,諸如人蔘,種植難度持續加大,為此近2年來多數品種中藥材種植面積逐步減少,自今年產新開始後,由於產量減少,致使供求關係發生逆轉,中藥材價格總指數自6月底跌破1198點後逐步築底回升,詳見中藥材價格總指數日線圖: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飆升,為此券商高呼:“得母豬者得天下”,正因為如此母豬及後備母豬存量巨大的一騎絕塵,按照其3季報公佈的資料,年底牧原股份母豬存欄將在130—150萬頭,這是確保其明年出欄2000萬頭生豬的“本錢”,而則因為母豬留用較少而未獲機構加倍追捧。伴隨著豬價進入高位,3季報庫存豬肉70億元的,自8月份開始持續上攻,週五收盤已經越過33元了,因為其鉅額庫存隨時能夠變現而成為“真金白銀”。伴隨著中藥材價格持續回升,中藥材10年一遇的大牛市蒞臨,很多產能逐步萎縮的中藥材未來漲幅或許不止一倍,因為主流中藥材多是多年生植物品種,比如人蔘夠藥典含量的至少需要5年甚至6—8年,林下參甚至需要15年以上的生長期,這就註定了中藥材一輪牛熊週期要比生豬長得多,一般情況下生豬牛熊週期3—4年,而中藥材牛熊週期卻是10年左右,往事如煙,2009—2011年中藥材大牛市結束到目前已經達到10年了。
2018年是近年來中藥材產量最大的一年,也是供求矛盾激化的一年,中藥材價格萎靡不振,2019年中藥材產量開始逐步縮減,已經基本供求平衡至少是供過於求緩解,價格開始逐步回升,有些小品種甚至開始飆升,周漲幅超過10%的司空見慣。目前中藥材築底基本完成,價格進入穩步回升階段,未來2年勢必會“得藥材者得天下”,最受益的無疑是種植中藥材的企業以及擁有天量庫存的企業,它們將坐上價格提升的“車”,只有“囤積”才能“居奇”,10年前康美藥業囤積三七的事情,相信老股民會有印象,未來5—7年產量將持續萎縮的最確定大品種是人蔘,今年產量應當比2018年減少20%左右,已經從供過於求變為供不應求,目前價格未快速回升,主要是因為以前年度庫存過大,目前處於消化庫存階段,明年產量將在今年基礎上再縮減20%以上,為此明年產新前價格就會快速回升。
綜上,中藥材牛市如果蒞臨,最受益的是種植中藥材及擁有天量庫存的企業,從這方面講暴跌後位於底部的、、以及、等個股值得關注。當然如果當前中藥材上漲僅僅是小反彈,那就另當別論了。
高價股是由低價股漲起來的,同樣低價股也是高價格跌下來的。這就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