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智慧康養,毫無疑問是目前康養領域最具想象空間的一個市場,尤其是最近幾年,各地開始大範圍推動康養專案的落地和建設,智慧康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也層出不窮,市場熱度持續走高。

智慧康養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這是必然,因為無論是從老齡化的程序還是產業發展的速度來看,智慧康養產品和服務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都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智慧康養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很多投身其中的中小企業而言,要實現彎道超車,首先要在思維上有所轉變和創新。

告別“技術自嗨”

“懂技術,但不懂老人需求,懂產品,但不懂康養場景”正在成為限制很多智慧康養產品和服務類企業繞不開的一個梗。無論是人工智慧、大資料、AR/VR還是物聯網,不可否認都是時下熱門的技術領域,但對於智慧康養企業,技術僅僅是能夠幫助客戶和使用者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載體。

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服務,首先就是要走出“技術思維”,不是說技術不重要,而是告別“技術自嗨”的品牌傳播。

很多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在談及產品的新技術時能夠侃侃而談,從早晨侃到半夜都不會覺得累,但對於技術優勢與市場優勢和品牌優勢之間的轉化,似乎卻並不是其關注的焦點,這是最大的問題。

很多智慧康養企業的創始人,都有著很好的技術背景或是技術核心優勢。但有時也恰恰是這種慣性思維的方式,很容易將企業帶入“技術自嗨”的旋轉木馬裡,繞著一個點來回轉也跳不出那個圈。尤其是當產品有了一定的應用後,會有一種技術無所不能的幻覺,很多資料更是會讓你自信猛增。但當新客戶的獲取和老客戶的介紹都無法滿足企業後續發展的時候,這種自信也就瞬間變成了泡沫。

B端產品和服務在獲客和增長的驅動力,一方面考驗技術、運營以及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同時,不可或缺的就是PR和品牌的競爭力打造。很多產品是有技術,但是技術優勢卻並沒有轉化為品牌優勢。

“要跳出技術思維來做技術”,要善於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要有產品力,要有專注力,同時更要懂得如何搞定“注意力”!要知道,很多真正具有采購決策權的負責人,可能壓根不懂技術。你用技術語言去傳遞自己的品牌優勢去影響B端客戶非技術領域的決策者,結果必然會南轅北轍。

你的技術有100個優勢,一股腦都塞給客戶,也就意味著你壓根沒有優勢,理由很簡單,你的這些技術優勢,他們可能壓根聽不懂更記不住。他們更關心的是,在成本預算範圍內,誰能夠更好的解決我的問題。

所以,告別技術自嗨,不是要忽略技術的重要性,而是要將技術優勢透過新聞語言轉化為客戶能聽得懂的語言,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措施和預期效果藉助媒體進行傳遞。

改變“配角定位”

很多從事智慧康養產品和服務類的企業,慣性思維是拿著做好的系統、產品和各種解決方案到處找康養專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和專案方推介運用技術能幫助專案解決哪些問題。這種方式不是不可行,市場早期成功的機率很高,因為市場上的產品可選擇的不是很多。

但當大量科技企業殺入這領域,彼此刺刀見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客戶留給你“唾液橫飛”講解產品的機會將變得極為稀缺。

未來,智慧康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壁壘,還有品牌和資源的壁壘。品牌知名度高,獲得的公眾關注度就高,而資源的壁壘高,並不僅僅是為了籤更多的訂單,更有價值的,是依託品牌的口碑讓客戶能夠在新專案上馬之前願意想起你,並能夠願意讓你參與。

嚴格意義上來講,對於智慧康養產品,技術迭代的週期很快,留給每個同類型產品的技術視窗期其實是很短暫的。在視窗期內,拼的就是跑馬圈地的速度。

要快速的跑馬圈地,就要從配角思維,向C位靠攏。這個時候拼的絕對不是你的技術了,而是你的品牌認知度和你的PR能力。

智慧康養產品和服務,未來的破局點之一,就是要爭取從康養專案的中後期配套向專案開發的前期過渡。因為只有在頂層設計階段參與其中,你才有更多的不可替代性和話語權。但目前,由於資訊不對稱以及很多智慧康養企業固有思維裡,重技術輕PR。

廣告和市場營銷,是告訴客戶“你有什麼可賣”;而PR則是告訴他們“你們為什麼要賣這個東西,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PR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是潛移默化讓人們帶著感情接受你、認同你,最終在價值觀層面和心智深處被你的品牌和價值觀佔領。

向C位靠攏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實施PR的過程。要在客戶的潛意識裡形成根深蒂固的認知:只有在專案早期讓你參與了,才不至於在康養專案的後期運營管理的時候走很多的彎路,花很多的冤枉錢來修正,你的產品可能僅僅是微利甚至是基本和成本持平,但是你的增值服務和幫助客戶解決頂層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已經依託增值服務獲得了額外的收益。

智慧康養產業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真正的市場爆發點尚未到來,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12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聯想京港整合柳總涉嫌違規港商空手套白狼獲利幾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