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等待多年完成“摘帽”一年後,“振興生化”也即將成為過去時。

11月7日晚間,山西A股上市公司振興生化釋出公告稱,在當天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順利獲得通過,從同意票數來看,浙民投和佳兆業兩方均投了贊成票,此舉意味著只要獲得深交所同意,公司更名事宜便將順利完成。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早在公司10月份披露三季報時,振興生化便公告稱,公司擬對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進行變更,中文名稱由“振興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南方雙林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振興生化”變更為“雙林生物”。而一旦此次更名完成,公司將是自2010年之後再次更名。

振興生化的前身為宜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之後三九集團實現“入主”,公司名稱於2000年3月變更為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但同樣由於經營不善,公司於2007年4月便因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而在此期間山西振興集團實現“入主”。

山西資本圈曾介紹過,山西振興集團曾是頗有名氣的地方煤電鋁企業,一度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山西省工業30強之列,早在2005年振興集團便與三九集團簽訂協議接過了上市公司控股權,後者也自此進入“振興”時代,並開啟歷時漫長的保殼之路,期間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為振興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仍為*ST生化。

為了實現恢復上市,振興集團通過資產重組等方式耗時長達六年,直至2013年才得以“如願”再度迴歸,但由於子公司對振興集團的擔保尚未解除,上市公司無法實現全部“摘帽”,證券簡稱於2014年變更為ST生化。

但未曾想,因資產重組而注入的山西金興大酒店和振興電業成為“燙手山芋”,上市公司也因此導致股改承諾遲遲未完成,不僅完全摘帽的想法無法實現,且因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投資者訴訟和大股東債務問題屢屢讓上市公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可謂麻煩不斷。

不過,更具戲劇性的是,作為原有上市公司資產的血製品子公司廣東雙林業績表現卻愈發穩健,使得“緊箍咒”下ST生化仍保持著足夠的市場吸引力,公司此前曾是A股唯一一家被公募基金舉牌的被ST上市公司。

而深知旗下上市公司發展潛力的山西振興集團,從2015年開始便嘗試為上市公司“摘帽”掃除障礙,並於2017年成功藉助“金主”中國信達置出振興電業和金興大酒店這兩大不良資產,藉此山西振興集團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時作出的承諾也得以完成,上市公司摘帽最大障礙如願清除,之後的事情便為市場所熟知了:

2017年6月,浙江知名民企“聯合體”——浙民投突然“殺出”,通過旗下浙民投天弘斥資近30億元要約收購ST生化股份,目標直至拿下上市公司控股權。雖然此後山西振興集團希冀通過“借力”中國信達和引入知名房地產商佳兆業集團進行“阻擊”浙民投入主,甚至不惜與浙民投“對簿公堂”,但“實力不俗”的浙民投還是於2017年12月如願完成了對ST生化的要約收購。

在此背景下,自知實力有限的振興集團選擇退出上市公司實控權之爭,不過卻“執意”將所持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給佳兆業旗下的深圳航運健康,同時將剩餘股權(轉讓給中國信達)的投票權也委託給深圳航運健康,並退出上市公司董事會。

2018年5月,浙民投、振興集團和佳兆業三方“握手言和”,浙民投和佳兆業提名人選如願進入公司董事會,雙方“共掌”ST生化的局面形成,山西A股最強股權攻防戰就此平穩收官。雖然之後三方再起波瀾,但隨著振興集團順利將股權分別轉讓給佳兆業和中國信達,上市公司股權和管理層之爭均漸趨平靜,振興集團得以“全身而退”。

2018年11月,上市公司成功“摘帽”,證券簡稱由“ST生化”變更為“振興生化”,看似只是簡單的兩個字母,公司卻為此整整等待了12年之久。現在,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繼續“轉暖”,加之“振興時代”已成過往,上市公司再次更名便勢在必行。

當然,隨著此次更名,廣東雙林便正式走向“前臺”,而之於山西資本市場有著特殊記憶的“振興生化”也將成為過往,這家歷經坎坷的上市公司再迎新的發展週期。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馬上油價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