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其實完全不同於我們在市面上所看到的其他許多類別的金融、投資普及作品。也就是說,這本書講述的並不是投資入市、操盤的方法技巧,也不是基礎的金融知識。

這本書的作者米希爾·德賽是美國經濟學家,現任教於哈佛商學院與哈佛法學院,教授金融、稅法、創業等課程。哈佛商學院是全球最為頂級的商學院之一,也是美式商學院教育的代表,畢業生通常都能非常順利的進入美國、歐洲的各大投行工作,獲得良好的職業起點。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包括該校畢業生在內,許多有識之士認為,正是哈佛商學院畢業生太過貪婪,所以才催生了高風險衍生產品的誕生和行銷。

2011年,還曾發生過70名哈佛大學學生退出該校經濟學教授格雷格·曼昆任教課程的事件。那些學生說,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商學課程讓華爾街、華盛頓的決策者和銀行家只關注利潤、利益,忽視了社會存在長期的經濟不平等問題。

米希爾·德賽從2015年起為哈佛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班上“最後一課”。這樣的最後一課,顯然沒必要去大談特講某些專業性的知識(因為畢業生已經完成了理論知識方面的系統學習)。米希爾·德賽選擇的是透過人性看金融,融匯文學、歷史、哲學、音樂、電影與經濟學、金融市場,探討金融世界裡的人性。他所講的“最後一課”最終彙集為《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

這門課、這本書本身也可視為哈佛商學院對於之前批評輿論所採取的迴應,也就是說,該校確實已經意識到金融的社會和道德影響,所以透過“最後一課”來向畢業生髮出必要的警示。

所評圖書:

書名:《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

譯者:劉婉婷、張旭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磨鐵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該如何面對普遍存在的風險?

書中講述了使得機率學取得重大突破的數學界先驅布萊士·帕斯卡和皮埃爾·德·費馬,以及皮埃爾·西蒙·拉普魯斯和弗朗西斯·高爾頓等人的故事,並指出,機率學、機率思維的應用導致原本經過啟蒙運動變得更為理性的人類,重新對於偶然的理解矯枉過正。也就是說,“自然法則”,服從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現象,讓很多投資者、企業家、經理人變成了新宿命論的“信徒”。

突破機率思維、隨機風險意識,意識到世界、事物整體上可預測的本質,現代保險業才應運而生。部分民眾,甚至一些投資者都對保險公司不屑一顧。《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書中指出,“股神”巴菲特其實當初就是從保險起家的。而美國的開國領袖之一本·富蘭克林建立了美國的第一家火災保險公司。藉助對英國、法國近代保險業發展的歷程的介紹,書作者指出,保險業的發展,其實就是不斷推動人們對於不確定性、風險、市場規律理解加深的過程。

接下來,《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這本書引入簡·奧斯汀的名著《傲慢與偏見》,指出雖然保險業發展出了管控生命死亡、壽命、天災等巨大風險的強大工具,卻並沒有涵蓋勞務市場、婚姻市場的風險,由此引出金融業在借用保險邏輯,所創造出的兩大風險管控工具——期權和分散投資。

期權和分散投資是金融業投資者最喜愛的兩大工具。期權購買的是權利本身,讓人既能做到風險管控,又能進行投機。書中用索爾·貝婁的《抓住時機》中的人物故事對期權理念進行了深刻闡釋。而分散投資不僅可用於投資,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常見——我們甚至可以將資本資產評價模型直接應用到諸如擇偶、交友、購房等選擇中。

《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在此基礎上引出了價值問題。金融對價值的理解很簡單,也很直觀,也就是說,我們獲得的所有資金都是有成本的,我們的天賦、資源以及佔用這些天賦和資源的時間,也要估計成本,最終的回報與期望回報之間的差異,也是風險的來源。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用金融的價值原理,就要懂得,果斷地放下過去,當下不要太過猶疑,而應聚焦未來,“看待今天的自己時,過去的成就、已逝的機會都毫無意義”;並且,因為我們對未來的估值只是估計,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重大風險,就應當為自己的未來設計多種可能性。這番觀點顯然不僅對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適用,對於今天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弄潮兒也是有意義的。

委託代理關係,愛情與公司併購

無論是哈佛商學院,還是其他商學院、高校的學子,畢業後除了少數人選擇學術方向,以及創業方向,大多數人還是會進入某類用人單位。這就涉及到委託代理關係——現代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

近代到現代的轉變,很大程度上就是各行業、各類企業的所有者將管理許可權交給專業管理者。而在企業的不同層級內部,委託代理關係也是階梯式存在的。許多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後,外部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其實是非常微弱的,即便如收益穩定的蘋果公司,從喬布斯到庫克,也基本不受投資者的意願(如增加分紅)影響。

但像蘋果公司這樣相對高度自律的上市公司,無論在哪個市場都是少見的。21世紀初以來,僅僅美國市場就接連曝出安然公司、世界通訊公司財務造假醜聞,2008年金融危機所涉及的幾乎整個華爾街投行界的魯莽造假。近年來仍然不斷有投行被指違反了法律和投資者權益。

《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書中指出,一些投資者指責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沒有將心思儘可能多地放在為所有者創造價值上;而另一些投資者則注意到自己投資的企業,管理者放棄了長期價值,只追求短期利潤。究竟誰對誰錯?沒有確切答案,理解市場,理解企業以及我們個體在市場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必須建立在對委託代理關係的清楚認識之上。我們要懂得依照自己扮演角色進行運作:作為下屬時,我們要依照正確的方式和標準做事,而不是僅僅取悅於直接上級;當我們作為上司,要正確引導下屬自覺完成任務,而不能首先考慮自己的私利;當我們與他人合作,無論是作為委託人還是代理人,都要學會從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有趣的是,《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這本書提出,愛情很大程度上與公司併購相似。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新郎會否及時獲得妻子帶來的嫁妝,存在風險,因此催生了所謂的嫁妝基金,推動了精英階層更多的採用聯姻來保住家族利益。

擇偶、成婚,與公司併購有許多方面相似:盡職調查很重要;併購戰略往往有助於強強聯合,卻不能填補某一方甚至雙方的漏洞;欲速而不達;協同效應常常會被高估;整合成本往往會被低估,等等——把這些定律中的商業、公司名稱改為男女結婚物件,也是很大程度上成立的。

金融的主要內容就是風險和其無處不在的性質。保險、期權、分散投資都是規避風險的工具,資金成本和預期回報反映了我們對所承擔風險所收的費用。金融可以以極其高效的方式完成資源配置,創造收益,所以現代世界裡,人們對金融趨之若鶩;而風險的存在,又讓人們感到畏懼。《生活中的金融學:哈佛金融通識課》這本書指出,我們在不同程度上誤解了金融。金融無論作為行業還是工具,都不是一些人批評的那樣只代表著貪婪。

但金融確實要比其他行業和工具造成更大的社會與道德影響,也就是說當金融業出現問題時,外部性要比其他行業的影響要突出。所以,真正讀懂了金融市場的人,就是真正讀懂了人性的人,也更加知道珍惜、謹慎、慈悲,能夠更好的愛惜這個世界和其中的人。

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一分鐘看天下潮商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