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大股東增持,其中一個原因是股價被低估,遂動用私己錢吸納,很多散戶見到大股東尤其名人撈底,都希望搭順風車炒一轉,結果大都坐車變坐艇,今年最好的例項,就是李嘉誠增持長實。

今年3月全球股市大幅下挫 ,李嘉誠亦開始於3月下旬、長實股價跌穿40元之後出手,最低增持價約36元,股價極速由谷底33元,反彈逾四成至年中約47元水平,同一時間超人越掃越密,46、47元水平亦屢見增持,而結果是股價"死貓彈"後,迅即回落至40元浮沉。奇怪是,李嘉誠及後增持停不了,除了公佈中期業績前一個月沒有行動,月月有掃貨,統計由3月至今,9個月間合共增持長實1​27次、共掃入7,217萬股,涉及金額30.56億元,次數及金額計為歷年最多。今年平均每股買入成本是42.35元,較現價39.35元,貴近8%。

30億元,對李嘉誠而言小菜一碟,但由增持百份比看,小數字卻有大意義。過去三季李嘉誠持股量,由33.93%增至35.89%,比重增1.96個百分點,只差0.04個百分點,就觸及全面收購臨屆點。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規則,當大股東持股30%以上,但不多於50%具投票權股份,如在隨後任何12個月的期間內,再增持2%以上股份,則必須提出全面收購建議,買入公司餘下股份。

這是否意味李嘉誠部署私有化長實,答案不是。2015年長和繫世紀重組後,李嘉誠近年在系內股份操作,集中於長實上。2018年超人曾37次增持長實,增持股數甚至較今年為多,但當增持股權達1.8個百分點時更停止,翌年再開始行動,務求在毋須私有化的界線上,買得一股得一股,用盡每年2%限額。

買超人系內股份,每年會穩定派息,現價股息率四釐樓上,但要炒賣難度高,如果吃大茶飯亦需要極好耐性。2007至2011年,李嘉誠五年內多次增持重組前的長實,但當真正重組前的兩年,他卻一股都沒買。能享受大重組“又吃又拿”的盛宴,相信大部份是長情股東。

五年前長和系重組後,系內架構以至業務分工不清,一個英國公用投資專案,長和、長實、電能以至長建都有持股,甚至連李嘉誠基金會亦牽涉在內,當然講得好聽,是一個回報好的專案,有錢齊齊分,但說白點是“亂來”,混淆了本身實際業務,這亦解釋股價相對資產,長期大折讓的原因。我相信,系內未來數年會再歷一次大規模重組,但前提是有鬥長命準備。

長和最新市值2,069億元、長實1,453億元、電能870億元、長建1,058億元。超人四間系內主要上市公司,總市值5,450億元。上市不久的京東健康,市值5,238億元,馬雲旗下阿里巴巴,市值4.9萬億元,相比之下,李嘉誠身家雖則遠遠落後,但他卻是實實在在的擁有、隨心可以行使,卻非馬雲、馬化騰以至劉強東,只能賬面擁有,不能實際富貴。

沒錯,財富去到馬雲或李嘉誠級數,數字沒有意義,能隨心去用,才是有意義。是誰笑到最後,馬雲以至其他陸港富豪,應該心裡有數。

15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把握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