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有人說,年金險其實不是保險,因為它幾乎沒有保障功能。

你看:重疾險是保障發生疾病的風險,壽險是保障失去生命的風險,年金險除了有一些投資回報外,關於生命的保障非常小,和壽險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它也沒有關於疾病的保障,所以它不算是一份保險。

今天我們就來聊這個話題。年金險到底有沒有保障?

長壽的風險

所謂保障是針對風險而言的。因為有風險,才會有保障。人的風險有哪些呢?

生病,遭受意外是一種風險,重疾險和意外險是針對這類風險的保障,人在成家立業後,應該賺錢給家人創造美好生活,但人的壽命存在不確定性,有可能三,四十歲就早早離開了,這種英年早逝的風險需要用壽險來保障。

還有一種風險活得太久。有人會說,活得太久壽命長,這是好事。我們不是經常會說,祝你長命百歲嗎?長壽確實是一件好事,但長壽又沒有錢就不好了。

因為活得太久,壽命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就會發生養老金被花光,無法有尊嚴地終老的風險。

比如說現在有人在55歲退休,他的社保退休金是3000元,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儘管不是很寬裕,至少還能保證基本的生活,但因為通脹,每年的生活成本會逐年增加,通脹每年都會有,但退休金的增長速度會低於通脹,假如按照每年5%的通脹率,到75歲3000只相當於1100元。縮水了三分之二。

同時醫療,護理的支出又會加大,這時候3000就遠遠不夠,會產生缺口,活得越久缺口越大,如果這個人活到85歲,3000元就只有700的購買力。

基本的生活都需要靠別人接濟才能活下去,更別說看病吃藥。

如果說活的太短對家庭經濟是一種風險,活的太長不僅對家庭是一種負擔,對自己也是一種折磨,這就是一種風險,這種活的太長的風險就需要年金險來保障。

年金險如何保障養老

保險的保障原理是大數法則和風險分攤原則。

比如像重疾險,眾多的重疾險投保人將自己的保費放進一個資金池,在相同的生活環境中,會有一定比例的人會發生重大疾病,他們可以從資金池裡拿出比所交保費更多的錢,去補償因為生病帶來的經濟損失,那些終身健康的人交了保費但沒有拿回錢,表面上看他們損失了利益,但換個角度看誰也不能保證終身不得病,如果真的終身不得病,損失了保費,換來了終身健康,那也值得,保險的本質是風險對衝,發生風險得到錢,一生平安損失少量的錢。

年金險的保險原理是一樣的,眾多年金險的投保人將自己的保費聚到同一個資金池裡,到了退休的年齡,開始從池子裡面領錢,比較早身故的人領的錢就少一點,而身故比較晚,比較長壽的人領的錢就多一點。

這就體現了年金險的一個風險分攤功能,每個被保人的生命都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身故,這個不確定性,就會導致身故早的被保人拿到相對少的錢,而身故比較晚的被保人會拿到更多的錢。

他們只要活著,養老年金險就會一直會派發養老金直到身故。這樣被保人無論活多久,都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儲備被花光了,一直有錢花,長壽風險就得到了轉移。壽命長的人得到更多的錢,這也體現了保險的風險對衝,壽命長會面臨養老金不夠的風險,所以得到的錢就多,壽命短養老金少的風險就小,所以錢也少。

這並不是年金險的保障小,因為每一份保險都有特定的保障範圍。重疾險保的是重大疾病,但不保身故和養老,壽險只保身故,年金險保的是長壽,他們只是側重點不同,都是保障人一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以前對風險的理解都侷限於意外身故的範圍,但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家庭的財富越來越多,錢多了相應風險也會增加,比如說,錢多了就會想到去投資,想通過錢生錢獲得利益,但投資會產生風險,每個人都希望獲得高收益,所有高收益的投資都伴隨著風險,年金險既可以保證一定的收益,更能保證本金的安全,避免投資失敗的風險。

上一代積累了大量財富,最後總要傳承給孩子,但又怕孩子一旦得到大額資金,揮霍浪費,或者怕孩子萬一以後發生婚變,讓財富外流,這些都是財富增長後帶來的新風險,年金險可以有效避免這些風險,通過年金險可以將大額資產分時段,分額度傳承孩子,既實現財富的傳承,又避免過度揮霍,同時還可以實現財富的指定傳承,避免財富外流的風險。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8888積分輕鬆到手。這波優惠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