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2013-2018年的全球一致復甦後,從2018年第二季度起,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都出現了增長乏力,增速持續下滑,而且目前形勢還沒有好轉,央行將不得不再一次集體實行貨幣寬鬆,新一輪貨幣刺激正在路上。
首先,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出現同步下滑。
美國、歐洲、中國、印度這幾個全球主要的經濟體都是出現了經濟的持續下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經濟增長失速的問題,這種情況是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首次,印度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速逐季下滑,美國今年前三季度也是逐季下滑,分別為2.7%,2.3%和2%,中國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速持續的下滑,由2018年第一季度增長6.8%下滑了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6.0%,歐元區的資料更差,自2018年以來持續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別為1.3%,1.2%,1.1%。綜合看,全球經濟增速的頂峰出現在2018年的一、二季度,之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龍頭,都出現了持續了經濟增速下滑。
其次,全球經濟下滑是在美國特朗普大規模減稅和中國大規模減稅之後。
2017年底,美國推出了大規模的減稅方案,將公司稅率從35%大幅降至21%,並全面下調了個人所得稅率。美國經濟也在2018年上半年顯示了減稅的效果,在2018年第二季度GDP增速達到了3.2的頂峰之後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3.1%,2%和1.9%,,可見減稅政策的效果已經不能扭轉經濟增速的下滑。中國也是一樣,中國在2018年和2019年年初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刺激經濟的效果也是短暫的,在2018年一季度和2019年1一季度經濟出現企穩,但之後迴歸了下行趨勢。可見財政政策確實起到了刺激經濟的短期效果,但已經過了效果最佳時期,經濟又回到了自身的下滑趨勢中。
三、經濟下滑伴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
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3月23日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開始,之後一路升級。之後2018年6月1日起,美國對從歐盟進口的鋼鋁產品也開始加徵關稅,美歐貿易戰打響,2019年7月日本對南韓半導體原料管制,全球經濟下滑的時間與貿易戰開打的時間大致一致,互為因果。大國經濟的下滑使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這又進一步使得經濟下滑加速。貿易保護主義的嚴峻後果難以消除,貿易保護主義反映了大國國內的矛盾,內部經濟增長的壓力和貧富的分化使得各國向外爭奪利益。
在內部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外部保護主義抬頭,財政政策充分使用的情況下,各國內外兼顧的辦法,那就是進行貨幣刺激,一方面,降息和放水可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資消費,而另一方面,這也會利於維持弱勢貨幣,刺激出口。但各地區之間政策也會有差異和側重,美國比歐元區降息的空間大,而且還可以繼續實行量化寬鬆,而歐盟由於負利率已經實行多年,降息空間小,更依賴於量化寬鬆,德國、荷蘭等國有財政盈餘,財政擴張還有空間,中國由於豬肉價格上漲因素導致的通脹壓力較大,降息降準短期受到較大的制約,在穩定了通脹後,在貨幣升值和全球降息的壓力下,降息降準也不得不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