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併購,尤其是高等學校併購在2019年達到了高峰。

撰文 | 周繼鳳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投資專家溫元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Quattroporte張戈、卓越教育集團董事會主席唐俊京、美團點評副Quattroporte&美團大學執行校長陳榮凱,以及數十位教育上市公司高管、資本機構管理者、明星教育機構掌舵人出席本次大會。與現場近千位嘉賓及教育行業人士一起,共同探討未來教育行業的發展方向,希望對處於迷茫期和抉擇期的教育從業者有所啟迪。

本次大會以“積蘊·蛻變”為主題,與教育同仁共同回顧今年教育行業值得關注的重點,並分享他們所看到的教育行業面臨的蛻變。

以下為第一個圓桌論壇內容精要,參與嘉賓包括21世紀教育董事會副主席劉佔傑、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朱泉星、皖新資本CEO郭劍寒、慧科集團共同創始人&CEO嶽喜偉、樸新教育產業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事總經理印濤。本次論壇由訊飛創投副Quattroporte俞越主持。

俞越:2019年不管是投融資還是併購,都是斷崖式的下降。請各位嘉賓從各自的領域和角度談一下,現在資本應該用什麼樣的節奏持續佈局教育。

劉佔傑:目前雖然說處在資本寒冬期,但教育是一個明顯的抗週期行業。在某些賽道上還存在著比較集中的投資,特別是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但相對來說,市場已開始理性迴歸。

21世紀教育董事會副主席 劉佔傑

朱泉星:2019年,確實整個教育板塊都沒有發力。為什麼?是因為2018年太好了,並非2019年不好。為什麼去年那麼好,今年跌下來了?是因為2018年臨結束前,整個市場對教育板塊的投融資份額已開始有所下降。

去年年底之後發生了很多事,比如有一些對賭承諾不太樂觀等,導致部分想投資但沒有深度探究的投資者被嚇退了。有些已經入場的投資者不敢再投,再加上有一些已經吃虧的投資者退場,也就出現了2019年的情況。

我大概可以做出這樣的總結:發生了什麼事情?誤會,都是誤會。資金需要看到投資回報,但教育本來就需要經費。2019年快結束了,2020年將會冰釋前嫌、重新開始。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朱泉星

郭劍寒:我想用三個詞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是機遇,在過去那種環境下,大家主要拼的是錢。那現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拼專業、拼眼光;可拼的東西更多,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機遇。

第二是換檔。為什麼要換檔?以前大家拿錢套利,但我覺得教育投資跟很多投資不一樣,還要講情懷。所以我覺得換檔,是讓大家適應教育投資本來的節奏,而不是之前快速、或者說短期套利的節奏。

第三是升級。升級也是兩方面的。第一方面看企業,看的是什麼?一是能否解決行業痛點,解決的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第二是管理到底精不精細,因為在資本退潮的情形下,誰家管理做的好,誰才能走得更久、活得更長。

皖新資本CEO 郭劍寒

嶽喜偉:我總體覺得2019年比預期要好。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2019年,我覺得是“吹盡狂沙始到金”。慧科一方面是自己在做教育,另一方面慧科資本也在投資教育企業。從投資的數量來講是減少的,但教育是逆經濟週期的,行業裡也在湧現著大量有比較好的底層價值、底層邏輯的創業團隊。我對未來反而持更加樂觀的態度。

慧科集團共同創始人、CEO 嶽喜偉

印濤:從3月到現在,我們樸新差不多也看了200多個專案。所以在我看來,對產業資本而言,現在反而是一個機遇。我覺得教育行業本身正走在一個拐點上。事實上全行業都是這樣,不管是汽車行業、金融行業還是其他行業,差不多都通過20-25年左右的時間來進行產業演進整合,而整合方式大多是通過併購。

樸新教育產業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事總經理 印濤

俞越:接下來這個問題想問一下劉總,我們知道近兩年受政策影響,幼兒園資本化受到阻礙。21世紀教育集團在這一背景下,怎樣去應對政策變化;以及現在的投資策略和投資邏輯是什麼樣的?

訊飛創投副Quattroporte俞越

劉佔傑:問到了我們的痛點。在最初上市的時候,我們計劃募集資金的40%用於學前教育。後來因為新政,我們對募集資金的用途做了變更。

但我們的內容和科技還是核心,即使沒有辦法收併購園所了,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發展學前教育業務。比如我們建立了京津冀學前教育聯盟,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園所加入聯盟,我們為聯盟會員提供優質內容和師資培訓。

另一方面,我們從學前教育到中小學課程輔導到職業教育,都有所佈局,這其實是一個組合。學前教育在我們板塊裡面的收入貢獻和利潤貢獻佔比還是比較低的。新政出臺對我們上市公司整體影響有限。除此之外,我們調整了方向,以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為方向。

俞越:下一個問題問朱總,我們看到2019年整個港股教育板塊的估值到了底部,你預判我們未來會不會有一個觸底反彈的過程,以及我們會不會掀開一個產業鏈併購的序幕呢?

朱泉星:在教育股已經跌到不可再跌的時候,我講一些比較技術性的問題。比如說最近我們做大灣區的國際高等學校,市場覺得這個學校的市值應該要低,畢竟2019年整個風氣吹的都很低。但今年一直在上漲,到了明年估計能漲差不多50%,還會漲嗎?會。

所以接下來,我主要想說個基本面的概念。哪一年我都沒看到學生因為各類原因退學,但我能看到家長即使節衣縮食,也要讓孩子受好的教育。因此從基本面的角度講,這些港股教育公司近幾年公告的業績,沒有一家因為受經濟影響導致收入或是盈利下降。所以需要多方面一起努力,首先讓一部分教育股成長起來。

俞越:下面問一下郭總。您覺得產業資本和做財務投資的VC/PE相比,它能夠給到創業者,或者說創業公司什麼樣的賦能?另外你覺得未來三五年,產業資本會不會在教育這條賽道取代其他財務投資人,成為一個主流投資者?

郭劍寒:第一是給錢,這個很重要。但產業投資者除了給錢,其實給的東西很多。拿我們自己來舉例:我們除了在安徽全省以及江蘇、上海、北京大概有六七百家門店外,我們還在經營城市閱讀空間。而我們投的機構都想進入城市閱讀空間,因為這一類社群店的流量很有價值。

第二是給渠道,我們可以進到全省所有的中小學裡面去。這是產業上的渠道。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給出一些產業提升的建議。相比於財務投資人,產業投資人的建議相對更切實。

第三點就上市公司體系來講,產業資本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渠道。

最後一點也跟上市公司有關,當一家公司被上市公司投資或併購時,上市公司會有公告。這就意味著此公司會被媒體關注,對機構品牌的提升比較有幫助。

未來,產業資本會不會成主流?我覺得不是誰替代誰、或者誰是主流的問題。其實大家想要討論的是,產業資本能否崛起?之前我們看到財務投資佔主流時,特別是美元基金,它的容忍期較長。但一些人民幣基金本身的期限就很短,教育又是很長期的事業,很容易發生不匹配的現象。但產業投資人的出現,跟財務投資人可相互匹配。大家不是競爭的關係,而是在新形態之後有一些新合作,共同把教育投資做得更好。

俞越:所以產業投資和財務投資是一個共生的關係。下一個想跟慧科集團的嶽總交流,今年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一些支援職業教育的政策,那麼在這種政策確定性較強的紅利期裡,您覺得職業教育的細分風口和機遇在哪?

嶽喜偉:職業教育可分成兩個大部分。一個是面向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校,這是一個重點關注的方向;另外一個是職業教育屬性的培訓。

在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這一塊的機會是什麼?傳統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存在脫節,簡言之就是面臨產業發展快、教育發展慢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現在的工學結合;姑且把它稱為工學結合的2.0,這是解決該領域一些問題的典型辦法。

該賽道中,確實有很多創業者在朝這個方面去創業。但這一部分最重要的核心還是,為學生提供什麼樣的價值。

另一部分面向個人,就是職業培訓。我們之前做過推算,對照美國教育發展的歷程,中國還處於家長為孩子花錢這樣一個階段。隨著產業發展和人口素質的整體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在做教育投資時是自己給自己投資。是進入職場後,為個人職業的持續發展進行投資。

俞越:接下來一個問題想問印總,“併購模式能否走通”一直是行業裡討論較多的話題、爭議一直很多。想請教印總一下,樸新自上市以來併購方面的一些經驗和底層邏輯,以及未來我們是否要繼續“買買買”的行為。

俞越:最後我們展望一下未來三年。未來三年的教育產業,大家從各自的領域談一下,認為會是怎樣的發展趨勢,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以及支撐其發展的邏輯和原因是什麼?

印濤:目前中國對學前領域的核心詞叫做普惠,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詞是均衡,對高中階段的核心詞是普及。基於這點,我們對未來三年教育的某些細分領域持樂觀態度。如果說一定要選一個賽道的話,我們對高中學段、15-18歲學段的賽道比較看好。

嶽喜偉:我覺得未來三年,技術對教育的創新會大顯威力,教育創業者必須重視技術給教育帶來的改變。

郭劍寒:未來三年會怎樣,我覺得有一個詞是“頭部化”。現在很多行業都在頭部化,教育行業也一樣,創業的門檻隨之提升。但大家不要灰心,我覺得頭部化不等於固化。就是說新東方、好未來三年後還會是龍頭,但我覺得還會產生其他龍頭。小龍頭也好、區域龍頭也罷,原因在於技術、精細管理等一系列作用。

朱泉星:做投行的我最多看半年,如果三年那隻能是我的個人猜測。我希望三年內教育形成板塊,現在教育並不是板塊。

另外,教育有可能要開始細分賽道。併購,尤其是高等學校併購在2019年達到了高峰。我看到K12也在併購,但政策還不明朗。未來上市的公司會越來越多,我覺得未來將會有細分賽道的各大龍頭出現。

劉佔傑:未來三年教育什麼樣,我想縮小到民辦教育怎麼樣來回答。大家應該能注意到,很多省份的分類管理時間節點就在2022年。未來三年對現在的教育從業者、特別是民辦教育從業者來說,最為關注的是政策上的分類管理以及如何落地執行。在這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大的分水嶺。

以上內容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未經過本人稽核。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早評:這個板塊即將迎來歷史級別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