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Staking一般是對POS、類POS共識機制而言,POS機制與傳統金融世界裡面的股票有一點像,簡單來說就是用股份說話,誰的股份越多,那麼誰在系統當中的發言權就越高。

但是在傳統的金融世界裡面,股票總量一般是恆定不變的,如果你要想增發新股,需要非常複雜、嚴格的稽核手續,這個稽核手續的難度可能僅次於IPO,所以一般獲得增發機會的公司不是很多。

雖然也有股票分割、股票回購等使得股票總量發生變化的手段,但是這些方法在現實生活當中一般都用的比較少,所以大部分公司股票總量都是長時間保持不變的。

在這種模式下,只要公司的利潤、現金流等財務資料在逐年的增長,那麼每股的價值也就在不斷的提高,那麼相對應的每股的價格也會逐漸的提高,這個邏輯是明顯的,而且在不同時期的可比性比較高。

在目前區塊鏈的模式下,區塊鏈裡發的不是股票,是Token。股票背後對應的是分紅權、投票權、剩餘資產追索權,而Token背後對應的權益則大不相同,有些對應的是分紅權,有些則對應的是像點卡、積分這一類的使用權。

目前大部分的Staking的專案都有增發機制,代幣的增發率一般是在3%~6%之間,一般不會低於3%,也不會高於6%。單看3%、6%在某一年裡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這個增發按複利計算的,增發的數量其實是很恐怖的。

比如我們舉個例子,某個區塊鏈專案初始發行的1億枚Token,按6%的增發率,那麼30年之後,你猜Token的總數是多少?是5.7億枚,相較於初始發行,數量翻了將近6倍。

這也就意味著,專案本身的價值必須得在30年當中提高6倍,才能抵消這個增髮帶來的通脹影響,如果沒有跑贏這個數字,那麼這個幣就是在不斷貶值的。

而在傳統商業當中,絕大部分的專案存續時間其實都在3年以內,好一點的專案可能3~5年,很少有能夠超過10年的,能夠存在30年的企業,基本上都成了極品。相信這個大資料的樣本放到區塊鏈當中,依然不會變化。

也就是說在不增發的模式下,很多公司都沒有辦法長時間創造價值,而在這種時間尺度拉長之後,尤其在大量增發的前提下,還能夠創造增量價值的更是少數,難度更是成倍的增加。

更何況大部分專案的Staking都沒有約定結束時間,不是說限定期限30年之後就結束了。而且大部分割槽塊鏈公鏈專案都是以底層協議形式存在,都有一個特點:一旦啟動,就不會停機。

也就是說,有很多公鏈專案甚至有可能會持續100年以上,如果有一個專案真的能夠存續100年,你知道原來的1億變成了多少個嗎?變成了340億。而且持續的時間越久,複利的效果就越明顯,越往後增發的就越多。那麼在這麼高的通脹率之下,我很難想象有哪一個公司,即使是能夠活100年的像可口可樂這一類的極品公司,長期來看,也難以創造單幣的增量價值。

如果連可口可樂這種極品公司,都沒辦法保持長時間創造單幣增量價值的話,那麼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做到。

如果一種模式,長久看來,單幣的價值總是在不斷的減少,而且時間越久,減少的就越多,那麼我們需要懷疑的是,這個模式在初始設計上是不是什麼問題?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東方富海投資韓雪松:不要和投資機構做對賭,八成對賭都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