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全體3700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出來後,大家發現,銀行是大贏家,而股份制銀行更是大贏家。全體上市公司利潤同比增速為7.2%,銀行整體則超過16%,而股份制更遠勝於此。
很多人總是嘮叨要投資藍籌股,但是到了股市,又忙於追漲殺跌。尤其是部分投資人,對銀行股存在誤解,總覺得銀行股不如妖股來得有勁,市值增長潛力有限,這裡是大大的誤區。過去五年,連最大的銀行大象工商銀行都實現了年均近18%的綜合投資回報(股價+分紅),銀行雖然大,未必比別人跑得慢。而股份制銀行跑得多快?部分銀行的最近5年年化回報幾乎是工行的一倍,數年複利,你說差距如何?
11月14日,又一家股份行浙商銀行可網上申購,老吳覺著,可以跟大傢伙聊聊這個話題。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浙商銀行的財報,還蠻有意思。難怪浙商銀行能夠突破重重阻礙,從港股迴歸登陸A股。成為第35家A股上市銀行,也是國內第十三家“A+H“股上市銀行。
能作為“A+H“股上市的銀行,這不簡單。既有業績的底氣,也有管理層的支援。
財報顯示,浙商銀行本身的財務指標穩健可控,同時風險把控能力也相當強。
浙商銀行2019年半年報顯示:該行以5.5%的資產規模增幅實現了營收和淨利的雙位數同比增長。多個重要指標資料日漸趨好。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浙商銀行集團總資產達1.7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5%;客戶存款餘額近1.0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71%;存貸款增速均領先於總資產增速2個百分點。
資產端,結構顯著優化:客戶貸款及墊款淨額佔總資產的比重,由上年末的50.83%增加到51.92%;相應的金融投資佔總資產的比重,由上年末的34.31%下降至32.00%。
負債端,結構更趨穩定:客戶存款餘額首度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5萬億元。客戶存款餘額佔總負債比重由年初的63.12%提高至64.49%。
浙商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逐步優化的同時,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也在逐步凸顯。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查該行的財報,整體態勢非常穩妥,潛力驚人。
結合最近幾年的財報資料來看,浙商銀行的不良認定標準及撥備水平一直嚴格謹慎,這主要跟浙商銀行本身嚴謹的風控管理和風險偏好有關,過去三年浙商銀行的不良率始終低於商業銀行的平均水平,點贊。
與許多因為擔憂風控而片面決定放棄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的銀行不同的是,浙商銀行從未放棄對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中小微企業,近些年來,浙商銀行一直堅持深耕普惠金融,通過先進的風控系統,和對中小微企業的深入了解,浙商銀行既做好了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也有效防控了風險。
截至今年9月末,浙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經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佔各項貸款比重超過17%,連續多年保持18家全國性銀行第一位,普惠型小微貸款不良率僅1.11%,資產品質持續保持領先。
浙商銀行目前已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8000億元,服務小微企業25萬戶,間接帶動500萬人就業,培育了一批小微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浙商銀行通過短短几年,與小微企業真正實現了互利互助的合作共贏模式。多少小微企業藉助浙商銀行的幫助,努力壯大,躍升為中大型企業。
銀行與小微企業的合作,是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輸血作用,更是企業社會責任與尋找業務增長點的有機結合。
支撐浙商銀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信心的,正是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普惠金融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它不僅延伸了銀行服務網點觸角,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率,也提高了銀行運營效率和風控能力,更使得銀行可以通過對小微企業經營行為進行全方位大資料分析,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客戶,有助於緩解銀企雙方資訊不對稱問題,提高融資可獲得性,大幅度提高銀行獲客數量、品質和效率。浙商銀行在這裡幹得漂亮。
金融科技真正的改變了浙商銀行與廣大企業客戶之間的互動方式,有效拓展了這家銀行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浙商銀行的金融科技團隊,還協助業務一線,重塑了產業鏈、交易鏈、金融鏈、服務鏈等關係鏈條,推動了銀行服務向福斯化、共享化、透明化、智慧化和差異化發展。
據資料顯示,全球十大最賺錢的企業,中國多家大銀行上榜。銀行業,往往可以取得在經濟發展成果中最大的一顆果實,它們既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輸血者,也是實體經濟蓬勃發展後的第一獲益者。而浙商銀行,就是中國中小股份制銀行的優秀代表。
作為一個金融資深從業人員,我得說一句:浙商銀行已來,未來大有可期。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
-
1 #
-
2 #
還是去申購阿里巴巴靠譜點。
-
3 #
吳總又出來站臺吆喝啦,點贊
前幾天破發的是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