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IPO堰塞湖的開啟,註冊制的逐步全面推開,為上市公司掃清障礙,但在有限的存量資金博弈下,我們要的是把有限的資金聚焦到核心資產上,強者恆強!
一、研究背景
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央及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各種扶持政策。為推廣新能源汽車,中央及部分地方財政給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或消費者財政補貼。近年來,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鋰電池行業及公司所處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細分行業亦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而長續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較於傳統三元正極材料,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有更長的續駛里程、更低的綜合成本等優勢,促使更多主流動力電池企業選擇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技術方向,形成對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持續需求,未來的市場前景廣闊!
二、主營情況及盈利模式
發行人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堅持以高鎳低鈷三元前驅體、高電壓四氧化三鈷為研發與產銷方向,主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分別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進一步加工製造成鋰電池,最終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消費電子等領域。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如下:
盈利模式
三元前驅體定價模式為成本加成,原材料為主導因素。行業定價模式基本採用原材 料+加工費,其中原材料佔比 90%以上,製造費用費佔比 5-6%。價格隨原材料成本上下浮動,特別是受硫酸鈷、硫酸鋰價格影響較大。
NCM前驅體平均毛利率 10-15%左右。中偉17-19 年毛利率為 8.59%/12.37%/13.76%, 處於行業平均水平,受益於高鎳前驅體需求放量及委託加工比例降低,盈利能力開始回升,近三年一直保持毛利率穩定增長。
原材料鈷價格低位反彈,原料漲價將拉動前驅體價格上漲。19 年 7 月國內金屬鈷 達到底部 22-23 萬元/噸,隨後在 22-30 萬元/噸之間震盪。目前國內鈷價 26-27 萬元/噸, Q3 開始行業需求逐季增長,我們預計 21Q2-Q3 行業短期需求高峰最佳化行業供需格局, 鈷價 21 年有望上漲至 40 萬元/噸。三元前驅體價格走勢與硫酸鈷基本一致,隨著未來鈷 價上漲,前驅體價格也會呈現上行趨勢。
三、行業賽道及前景
我們先看一下發行人所處行業與上、下游行業的關係
三元鋰電池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消費電子領域,下游應用領域的快速成長形成了對上游關鍵材料三元前驅體的巨大需求。 近些年,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節能環保有關行業的發展被高度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共識,在其推動下,產業鏈各環節快速發展,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根據 GGII 的統計,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由 2016 年的 49GWh 增長到 2019 年的 128GWh,具體如下:
儲能市場是一個規模巨大並已開始商業化的市場。根據 GGII 的統計,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由2016年7GWh 增長到 2019年的17GWh,具體如下:
基於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的快速增長以及部分三元鋰電池在 消費電子領域替代的替代效應,全球三元前驅體出貨量快速成長。根據 GGII 的 統計,2019 年全球三元前驅體出貨量為 33.4 萬噸,同比增長 45.2%;預計到 2025 年全球三元前驅體的出貨量達到148萬噸。具體情況如下:
未來隨著消費電子領域,隨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可穿戴裝置的迅速普及、出貨量的快速增長,高性價比的鋰電池成為消費電子廠商採購的重要考慮因素,三元前驅體市場將加速開啟!
四、核心競爭力及大股東情況
公司憑藉優異的產品品質已與國內外知名正極材料廠商達成了長期合作關係,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直接出口供應 LG 化學、三星 SDI,是LG化學三元前驅體原材料採購的核心供應商;其四氧化三鈷產品直接供應廈門鎢業,並最終供應消費類鋰電池龍頭企業ATL,是廈門鎢業四氧化三鈷原材料採購的核心供應商。公司核心產品均成功躋身全球領先鋰電池廠商,是 LG 化學、三星 SDI 的一級供應商,是ATL、寧德時代、比亞迪的二級供應商。2020年3 月,發行人與特斯拉簽訂供貨協議。
2019 年,根據 GGII 的統計,公司三元前驅體出貨量佔全球三元前驅體出貨量的比例為 13.8%,全球排名第二。2019 年,根據 GGII 的統計,公司四氧化三鈷出貨量佔全球四氧化三鈷出貨量的比例為15.5%,全球排名第三。
主要股東情況
控股股東 :湖南中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0.39%)
實際控制人:鄧偉明(65.00%);吳小歌(35.00%)
五、券商意見及估值
2020-12-21│東吳證券-中偉股份(300919)技術加成,客戶優勢明顯,前驅體龍頭啟航
盈利預測:20-21年可比公司估值平均估值為84/50倍。考慮到中偉股份高鎳、高壓前驅體技術領先同行深度繫結LG三星,切入特斯拉供應鏈,疊加高階產能增速明顯,我們認為可給予中偉股份
21年45-55倍PE作為的二級市場合理估值。我們預計20-22年公司淨利潤3.89/7.48/10.36億元,
按照以上估值倍數,對應21年合理市值為337-411億;按照IPO發行5697萬股後總股本達到56965萬
股來計算,20-22年EPS為0.68/1.31/1.82元/股,每股合理估值為59.1-72.1元。
個人綜合分析
從整體的分析來看,目前公司在市場份額增長上保持高增長,淨利潤也在加速,唯一的就是短期的淨利率還過低,但這也正常,未來隨著市場地位的鞏固以及三元前驅體的漲價,這一塊都會上來,就目前資料估值來看70以下配置最佳!
六、風險提示
1) 創新風險
2) 技術風險
3) 經營風險
4) 內控風險
5) 政策風險
我是良策,一個專注於證券市場的研究員,跟隨良策不迷路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