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人意料的訊號出現了。
今年前三季度,廣州以6.9%的經濟增速,逆襲領跑一線城市,高於深圳6.6%、北京6.2%、上海6%。
這是2014年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廣州GDP增速重奪一線城市C位。
曾經最強的對手天津,增速只有4.6%,經濟還在療傷;直轄市重慶6.3%、蘇州6.0%和杭州6.7%,也未見明顯提振的跡象……
曾有聲音說廣州“將被踢出一線城市”,現在可以徹底消停了。歷經十年的激烈競爭,老大哥始終未曾被省外的對手挑下馬來。
現在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上深廣的四大一線城市格局無可撼動。而且香港已經步入冷冬,今年廣州的經濟總量極有可能一舉超越香港,改寫大灣區格局。
不過,這座千年商都也留下幾個懸念:
深圳趕超廣州,到底是歷史性的、不可逆的趨勢,還是大局未定的動態追趕?
廣州重回C位,到底是偶然性的事件,還是成功轉型升級後的強有力飛騰?
未來十年,一線城市的格局到底會不會產生顛覆性的變革?
01
前三季度,廣州的逆襲很不容易。
受大國博弈影響,廣州出口下降8.2%。靠進口的增長,進出口總額基本持平。
而且全球汽車銷量都在下滑,國內市場上半年銷量下降9.3%。汽車產業的衰退,給汽車之都廣州造成很大壓力。
比如,由於在番禺生產的傳祺銷量持續下跌,該區上半年工業總產值大幅下降,GDP增速僅有0.3%。南方日報三問“番禺怎麼了?”
今年前三季度,廣州汽車製造業工業總產值仍然下降了2.8%,但降幅在收窄。
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廣州經濟表現卻比去年還更好。
最大的祕訣,在於今年民間投資的爆發,以及新動能產業的快速增長,才為廣州經濟托住了底。
1 民間投資快速增長,增速高達34.6%。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21.1%。除了基礎設施、房地產外,工業投資也增長迅猛,達到25.9%,一批高精尖專案持續推進。
富士康在廣州的超視堺第10.5代生產線專案順利投產,總投資610億,被稱為廣州改革開放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先進製造業專案。樂金OLED專案,則是中國第一條高世代OLED面板線,年產值可達200億。另一個明星專案“粵芯12英寸”被稱為“廣州芯”,總投資288億元,是廣州第一條、廣東省唯一量產的12英寸晶片生產線,同樣意義重大。
2 高技術製造業、智慧製造、新業態等都在提速。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0.9%;智慧手機增長53.8%,行動通訊基站裝置增長19.5%,醫療儀器裝置及器械增長17.9%;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41.9%,網上點餐的餐費收入增長39.2%……
曾經廣州被嘲笑為產業過重,汽車、石化、電子資訊三大支柱產業當中,有兩個屬於傳統行業。現在,廣州用資料證明了自己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果。
3 百強企業表現堅挺。排名前100位的企業總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0.7%,增長6.0%。
相比之下,外向型深圳受到大國博弈的衝擊更明顯,且民間投資增速很低。前三季度,前三季度,深圳進口下降9.3%,進出口總額下降1.8%,民間投資僅增長3%。
不過,深圳外資投資增長87.8%,也是一大亮點。
放眼中國內地,前三季度的廣州,勢頭向好。
前面三位的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後三位的城市重慶、天津、蘇州,增速都不如廣州。
目前,位居中國“第四城”的廣州,穩坐“一線城市”的寶座。
02
天津和蘇州,曾經是最有希望趕上廣州的城市。
2011年,天津邁過萬億大關,僅比廣州落後一年,緊追不捨。
2012年,天津再次迫近,差距減小到600多億,只有半個身位。
這使得廣州非常焦慮,擔心“第三城”不保,主官大會小會都要提到天津,據說提了10次。
沒想到,追了幾年,天津速度越來越慢,到2018年更是直接“爆雷”。最大的問題,就是天津所謂的大利器——濱海新區。
整個濱海新區統計資料“注水”嚴重。經過核定,2016年濱海新區GDP根本沒有萬億那麼多,僅有六千多億,縮水1/3。天津一下元氣大傷。
擠掉“水分”後,重新出發的天津雄風不再。2017年、2018年經濟增速都只有3.6%,在全國排名倒數。
人民日報刊文稱,產業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點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四大瓶頸長期困擾天津。
當年的天量投資就像一劑興奮劑,長期來看不可持續。今年前三季度,天津的經濟增速略有回升,但也僅有4.6%,估計復甦還要很久。
另一個“追兵”蘇州,也曾牛氣沖天。
2003年、2004年,蘇州連續兩個上半年超過深圳,向一線城市發起衝擊。2003-2010年間,蘇州都是內地No.5之城。
到2010年,蘇州與廣州的差距只有1500億。得益於蘇州等城市表現搶眼,江蘇發起了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爭奪戰。2013年,廣東江蘇的體量差距縮小到只有一個茂名市。作為省會,廣州亞歷山大。
不過,蘇州是成也工業,敗也工業。它的第二產業佔比很高,轉型困難,第三產業如金融並不發達。
受各項成本抬升和外部大環境變化,日東電工走了,諾基亞走了,三星走了,希捷走了……過去幾年間,超過15家世界500強企業離開蘇州。蘇州騰籠換鳥,遭遇產業轉型的陣痛。
同時,蘇州作為一個地級市,“小馬拉大車”,也難以和廣州“掰手腕”。這幾年,南京發展速度飛快,蘇州反而相形見絀。
到2016年,蘇州和廣州的差距,已經迅速拉大到4000億,被甩開了幾條街。
03
表面看來,最接近一線城市關口的,是一匹黑馬——山城重慶。
2010年,重慶的經濟總量還落後天津、蘇州1300多億,這幾年發力追趕,已經實現反超。
去年,重慶成為內地第五個GDP總量突破2萬億的城市。
重慶的崛起,既有中西部大發展的背景,也跟發展思路清晰、堅定分不開。
它既沒有碰鋼鐵、煤炭等過剩產業,也沒有依賴房地產,而是集中精力大搞製造業、加工貿易,尤其是創新了產業鏈招商,形成世界級的電子產業叢集。
正因如此,重慶在2015年、2016年連續排名全國GDP增速第一位。2017年增速9.3%,是重慶15年來首次跌到個位數,但也還排在全國第四。
然而,從2018年開始,重慶也陷入低迷,經濟增速一下子掉到了6%,從火車頭跌到車尾。
這也反映了,新興城市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後,應對下行壓力的底蘊仍然不足。
重慶201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0.5%的增幅,製造業乏力。比如支柱產業汽車,就出現直降17.3%的現象,相對低端的產業,受到衝擊最明顯。
今年以來,汽車市場仍然低迷,中國汽車銷量30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重慶的突然“低迷”,與天津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受到了不良政績觀的影響。早前《重慶日報》發文稱,“前些年,受不正確政績觀的影響,我市個別幹部和地區存在經濟指標弄虛作假現象,使得經濟總量和發展速度存在水分。”所以,這裡也有一個擠水分的過程。
尤其是,重慶明確提出,由於打壓民營經濟,重慶的民營經濟發展錯過了黃金期,至今佔比不高,制約了經濟活躍度和創新能力。
所以,重慶從經濟體量上是足夠挑戰一線城市,但是在產業結構、增長後勁、均衡發展來看,仍然不足以構成重大威脅。
04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杭州。
上海、廣州曾被群嘲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BAT。而杭州由於阿里巴巴,獲得新經濟的“光環”加持,成了超級網紅。
所以,也有人喊出杭州要超過廣州,認為杭州前景更看好。
但實際上,杭州把廣州踢出一線陣營,還只能停留在“嘴炮”上。
城市需要巨無霸,但不是隻看巨頭。杭州和廣州,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人口總量相差一倍,人均GDP也不如廣州,經濟總量更是差了9000多億,相當於一個世界工廠佛山。杭州還遠遠稱不上廣州的對手。
更何況,杭州自顧不暇,這幾年連續被成都、武漢“超車”。
2010年,杭州GDP規模還超過這兩個城市400多億,優勢保持了不到兩年,就被雙雙趕超。成都、武漢比杭州還率先一年,邁入“萬億俱樂部”。
尤其是成都,現在經濟總量已經反超杭州2000億。所以,光有“網紅”熱鬧不行,經濟發展還得加把勁。
目前除了廣州之外,內地前十名的城市,就是成都和武漢後勁最足,這兩年都保持了8%左右的增速,勢頭良好。
就拿前三季度來說,成都同比增長8.1%,進出口貿易尤其出色,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逆勢大漲,同比增長18.6%。其中對歐盟進出口總額增長42.1%,對東盟增長21.6%,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橋頭堡。
武漢同比增長7.8%,第三產業增速明顯,外貿同樣逆勢增長7%。
不過,從整體體量來看,這兩座城市想要挑戰廣州,也還有很遠的距離。
05
事實證明,只有深圳,才是廣州今生最強的對手。
1980年,廣州的GDP總量是57.5億,大約是深圳的21.3倍。彼時兩者就像一個大家族中,長子和老么的關係。
後來,深圳持續接受超級聯絡人香港的輻射,強勢崛起。
從2000年開始,廣州、深圳的GDP增速交替領先,難解難分。
雖然2007-2013年這段時間內,廣州的經濟增速一直高於深圳。但是雙方的GDP總量差距,也是時大時小,廣州未能將深圳遠遠甩開幾條街。
後來,一個半路殺出的改革措施,徹底改變了兩座城市的命運。
2017年底,國家調整統計資料,將城市的研發支出計入GDP,深圳就此突然超過廣州。
現在,廣深都已是龐然大物, PK仍將繼續。
廣州是樞紐門戶,坐鎮南國,吐納八方。深圳是科創金融中心,輻射力超強,引領亞洲。
廣州經濟的國有色彩較濃,從發展路徑和製造業結構上,都有點像珠三角版的“上海”,深圳民營經濟的發達程度全國第一,活力十足。
如果廣深能夠攜手齊頭並進,在大灣區的土地上就可以同時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以及市場優化配置的極高效率。
那麼,廣深港科創走廊的下一步,就真的是美國矽谷101公路了。如此,廣深的“雙城記”,就是中華復興最大的倚仗。
-
1 #
-
2 #
哦,把房拆了再建,路挖了再平,平了再挖就是GDP了
-
3 #
廣州經濟逆襲的原因,是有意壓制了地產經濟,現在稍微釋放一點,就能打垮深圳
-
4 #
根基未穩,何以爭鋒!
-
5 #
“2013年,廣東江蘇的體量差距縮小到只有一個茂名市。”唉。。我蜷縮蠕動著的茂名無辜躺了一槍。
-
6 #
把樓價控制好是關鍵
-
7 #
深圳的房價比廣州高了30%,長遠發展,廣州勝於深圳。
-
8 #
廣州的名義增速其實很低。名義增速才是真正體現一個城市體量的重要指標。
-
9 #
天啊,竟然沒有北京!
-
10 #
能不能多發展珠三角外的地方
我們是移民之家,畢業後在廣州工作、結婚、生子、買房(從醫院單位分的房再搬進買的房~新家)幾十年,廣州的發展有我們六零、七零的青春,希望廣州越遠越好!更加好!為國家繁榮貢獻地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