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集團釋出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淨收入達到1348億元人民幣(約189億美元),同比增長28.7%,較今年一季度20.9%和二季度22.9%的同比增速,呈現出明顯地持續加速增長勢頭,同時增幅也創下近5個季度以來新高;這其中,淨服務收入達到160億元人民幣(約22億美元),同比增長47%。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增長至156億元人民幣(約22億美元),環比二季度同期大幅提升;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使用者數為3.344億,環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萬,創下近7個季度以來最大增量。
使用者是電商的核心,而活躍使用者數量更是每個電商平臺“終極追求”。京東在今年第三季度獲得1300萬用戶,就釋放出非常強勁的訊號。有分析人士因此指出,在經過短暫的調整後,京東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反彈,而第三季度的財報說明,京東已從“換擋提速”重回“快速增長”軌道。
今年下半年以來,京東一直將“下沉”作為公司重要戰略方向,其中包括低線市場、社交電商等分支,尤其指出“無界零售下的社交電商與下沉市場,正是電商行業未來的方向所在。
社交電商平臺“京喜”三季度末正式上線,並接入微信一級入口。在“11.11”期間,京東近40%的新使用者來自京喜,而京喜約75%的新使用者來自低線市場。
京喜的最大優勢在於“低價不低質”:基於對下沉新興市場消費人群需求的深刻理解,京喜主攻工廠直供、高頻日用品、品牌特賣這三類貨品,將優質低價的產品通過平臺整合,直接對接給使用者,滿足下沉新興市場消費升級的需求。京喜正在整合全中國產業帶的廠商資源,為使用者從貨品源頭端定製商品、挑選好貨,砍掉流通中間渠道,縮減流通成本,打掉價格差。
另一方面,由京東平臺銷售到低線市場的家電、手機通訊等高價值商品,以及食品、母嬰等“信賴性”品類的訂單增長顯著高於一二線城市,這顯示出京東所代表的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以及值得信賴的形象已經充分得到了低線級市場使用者的認可。
此前有媒體和研究機構釋出消費者報告,通過複雜的資料模型計算指出,每一個使用者從首次使用電商平臺到一個成熟的消費者,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而有進一步研究指出,不同線級的消費者成熟過程是一個“遞進模式”,但總體上經過一段時間,都會趨向於一個理性的區間段。
比如,中國將冰箱按能效分類為1-5級,其中1級能效優於歐洲冰箱最節能等級A+++,但價格略高,在廣大的低線市場,銷量佔絕對優勢的往往是2-3級級冰箱。據此前的資料,低線城市的使用者購買1級能效冰箱佔比不到10%。
但是若提取京東平臺上,由高線城市發往低線的訂單可以看到:1-2級的銷量佔比已超過60%,尤其1級能效冰箱銷量佔比超過30%。
這意味著,高線級使用者對低線市場的“指導”行為,使得不同層次消費者快速升級、進步、尋求更優質的產品,而無論在哪個線級的消費者,在京東平臺上都不存在所謂“數字鴻溝”或“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因此,人口基數龐大的下沉市場在釋放對更好的品牌、服務、體驗的需求時迸發出強勁活力。
這是京東通過修煉演算法、物流、智慧產業鏈升級等“內功”,迅速拉動下沉市場的消費理念向高線級城市靠攏的作用,幫助低線使用者快速走出以價格為導向的低水平消費時代,進入以自身品質和個性選擇為導向、關注商品品質和服務的零售新模式。
在所謂“行業寒冬”、“流量天花板”之聲不絕於耳之際,1300萬新增使用者對京東來說,絕對是個“京喜”——第二季度時曾有媒體撰文指出京東“棋至中盤”:落子是否精確,取決於京東當下所做出的一系列調整,能否真正適應電商行業乃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變化。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零售領域一端銜接供應端,一端銜接消費端,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流通幹線的作用。在產業網際網路大潮中,以使用者為核心、以5G、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新技術為驅動,以京東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將用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帶動國內經濟持續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