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出臺後,貸款圈瘋了。
很多機構的墊資過橋業務在搖擺,滿世界的找放款資質。很多職業放貸人都在尋找新的出路。
貸款大家都知道,先解釋下墊資過橋:
銀行或者機構貸款快到期,無力還款,需要歸本續貸。
銀行或者機構貸款快到期,無力還款,需要借款歸本後到其他銀行貸款。
銀行批貸放款週期長,客戶需要資金週轉,墊資公司墊付部分資金給客戶使用。
客戶貸款沒有結清,想贖回抵押物,墊資公司墊付尾款的情形。
想買二套房產,首付比例較高,墊資公司墊付房款的情形。
上市公司發行的企業債到期,無力兌付全部企業債,憑藉銀保監會新的發債批文做過橋的情形等。
墊資業務的特點是:
借款週期短,短則1天,多則一兩個月。
利潤空間大,北京銀行轉貸銀行每十天0.6%,銀行轉貸機構每十天0.7%,機構轉貸銀行每十天0.7%,機構轉貸機構每十天0.8%,這還只是1000萬以下有抵押標的物情況下,1000萬以上每十天1%起步,3000萬以上每十天1.5%起步,還有公證費或者律師見證費最少千1。二三四五六線城市墊資成本更是高達0.2%-0.3%每天。
墊資風險高,雖然利潤空間大,客戶和銀行都會有主觀或者客觀變數,導致墊資資金無法回收,銀行是否有新規,金融監管法規出臺,客戶是否配合等,都會是墊資風險。
隨著十月份新的法規出臺,幾個問題隨之出現:
一個是墊資資質問題,工商經營範圍裡沒有具體的墊資許可專案,目前有的好像也只是發放貸款許可,銀行、信託、小貸公司,典當行、擔保公司等,銀行和信託基本不做墊資業務,小貸、典當又受限於放款額許可額度。好多不具備放款資質的墊資公司正在市場上尋找資質,貸款資質又一次的水漲船高。到頭來倒賣執照的人發了橫財(之前認識北京一個倒賣執照的,他名下6個典當執照,幾十個冒名執照)
二是墊資成本問題,供需決定價格,十月新規前已出臺,不到一個月,墊資成本基本從十天0.6%漲到0.7%而且還有上漲趨勢,個人估計十天0.8%不會太遠(依稀9還記得17.3.17政策出臺後,半年時間,機構融資成本從年化9%漲到今天的年化12%左右)
還有職業放貸人問題,北京地區個人資金融資成本在年化24%左右,特點是利息高,能當天拿錢,此次新規出臺,北京職業放貸人大規模催促借款人提前還款,無形中給借款人轉帶去增加成本。也會催生以後個人融資市場成本增加。職業放貸人會採用迂迴策略,股債投資轉換形式,抵押網籤等,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有點感覺我對新規不滿?
恰恰相反,我非常支援新規。市場是由供需決定的,需求還在,需求需要中國政府正確引導。
新規短期內會導致利率上漲,融資成本提升,但長期來看是對借貸市場的一次疏導,短期的利率上升會讓有錢的大公司和大資本進一步參與到借貸市場當中,成為民營資本銀行(支付寶錢、美團、騰訊、百度等)補足地方行、城商行的某些弊病(墊資資質、墊資成本、放貸人資質、放款慢、轉貸難、融資、墊資、過橋成本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