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監管批覆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可以達到100%這一訊息後,外資險企蠢蠢欲動。11月,安聯控股開業,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而友邦也成為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安聯集團動作頻頻,一邊退出太保安聯、一邊增資旗下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控股。此次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全部股權,安聯或將有所動作。
12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專案,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根據掛牌公告,意向受讓方註冊資本不低於20億元,同時意向受讓方或其控股股東須具有10年以上直接經營保險業務的經驗。
事實上,因投資多年未見回報,中信信託早在2013年就有退出之意,期間先後轉手上海國際、華電集團均未果,此次拍賣或屬無奈之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開放,今年以來,多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方股東蠢蠢欲動。而此次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全部股權,毫無疑問,安聯或是最想得到該股權的買家。
兩度轉手“折戟”
資料顯示,中德安聯人壽是第一家獲准在中國開業的歐洲合資壽險公司,於1999年1月25日正式在上海開業,註冊資本20億元。
從股權結構看,成立之初,中德安聯股東為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和中信信託,兩者分別持有中德安聯股權51%和49%。
據悉,安聯保險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集團之一,有著130年的悠久歷史。安聯集團作為全球金融行業的巨頭,長期處於財富全球500強的前列。
雖然背靠安聯集團這棵大樹,中德安聯自成立後多年來保費收入起伏不定、發展戰略搖擺。截至2013年,公司累計虧損已達20億元,其中2012年換上本土高管後出現較好態勢,全年保費同比增長37%,虧損1.29億元,較2011年同期虧損1.75億元收窄26%。
或許是投資多年未見回報,中信信託於2013年開始萌生退意。不過中信信託的退出之路並不順暢。
起初,中信信託計劃將手中持有的中德安聯股權轉讓給上海國際集團。但隨著上海國資委發函要求上海國資企業要做強主業,上海國際集團也有從非主營行業退出的現實需求,2013年下半年股權轉讓談判難以繼續。
隨後2013年四季度華電集團開始與中德安聯股東接洽,據悉兩者彼時初步意向方案是效仿工商銀行入主工銀安盛人壽(原金盛人壽)的改組方法,中德安聯中外方股東分別縮股,其轉讓股份由華電集團接手,華電集團及其附屬公司最終持股比例可能達到或超過50%,實現控股。
或是外方股東安聯保險不願放棄控股權,該筆轉讓亦無疾而終。
而中信信託此次直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拍賣中德安聯股權或也是多年未找到合適接手方的無奈之舉。
安聯有意接盤?
作為歐洲最大保險集團,安聯集團自1999年佈局中國壽險業,迄今安聯在中國的投資已包括中德安聯人壽、京東安聯財險、太保安聯健康險(近期剛退出)、安世聯合中國、泰康保險、裕利安怡、國聯安基金以及今年1月開業的安聯控股。
2019年10月,為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銀保監會出臺文件,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壽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可以達到100%。在這之後,多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方股東蠢蠢欲動。
當年11月11日,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控股開業。與此同時,安聯保險將其所持有的的中德安聯51%股權(摺合7.18億元)作為股權出資並構成安聯控股註冊資本的一部分,其不再持有中德安聯股權。
2020年6月19日,友邦保險"分改子"成功,成為我國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此外亦有合資壽險公司正式宣佈其獨資控股計劃,今年5月4日,匯豐保險宣佈稱,擬將收購其在華壽險合作伙伴國民信託所持有的匯豐人壽50%股權。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安聯控股副總經理陳良表示,安聯將積極推進資產管理業務,並進一步探索獲得中德安聯人壽更多股權的可能性。
此外,近期安聯在保險佈局上動作頻頻。
11月26日,安聯轉讓太保安聯健康所持全部股份,其持有的股權將由太保集團與太保壽險分別受讓。
安聯此次退出背後除了對太保安聯控制權低,運營中存在意義不明顯外,與保險公司股權方面的監管規定不無關係,“一參一控”成為股東加碼相關財壽險領域的天花板。目前,德國安聯在人身險領域除了有中德安聯人壽、太保安聯健康,還於2019年11月獲得了泰康保險集團近4%的股權。
除了縮短“戰線”,安聯控股於12月21日披露稱將增資12億元,由安聯保險集團認繳,無新增股東。
一邊忙退出、一邊忙增資,面對在我國難以形成合力的分散業務,安聯集團顯然有大的戰略調整。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安聯集團希望將中國業務板塊整合到總部,並與其全球資源實現有效對接和集團內子公司一體化經營,以便整合資源,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倘若安聯有意全資控股中德安聯,那麼中德安聯有望成為繼友邦保險後又一家外資獨資壽險。
扭虧為盈後中德安聯增速放緩
事實上,中德安聯有很多合資公司都有的通病,雖然管理權掌握在外方股東手中,但其對中國本土經營理解欠缺,以致於成立之初公司經營思路搖擺。
從2007年借力“銀保”和“投連險”衝高保費,到後來受市場衝擊改為發力營銷渠道,均未能持續穩定的堅持下去。
2012年中德安聯在本土化程序中邁出重要一步,換上首位本土教頭陳良, 2012年、2013年公司全年保費同比增長均超過30%,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虧損額逐漸收窄,新單保費和新業務價值都增長明顯,但公司扭虧壓力仍然頗大,2013年年報顯示,中德安聯當年仍虧損約1.13億元。而2014年以後公司淨利潤開始扭虧為盈。
不過近兩年公司增速放緩。據年報資料,中德安聯2016-2019年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1.65億元、40.42億元、49.46億元和57.32億元,同比增速為27.71%、22.37%、15.89%。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45.32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情況,2018年-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8.65億元和6.9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淨利潤3.82億元。
此外,中德安聯償付能力常年處於中等水平,今年三季度公司綜合和核心償付能力由二季度的176.87%降至168.74%,風險評級也從A降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