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微博,刷到一條新聞--
一位老太太60萬在銀行買理財,最後只拿回20萬本金。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蔣阿姨一直在工行買理財,和客戶經理交情很好。
有一天,經理給阿姨推了一款工行的產品,說保證有6%的收益。
收益聽起來很合理,再加上兩人關係很好,出於信任阿姨買了60萬。
結果,產品逾期了,本金遲遲沒有拿到。
阿姨的子女去銀行一查,才發現上當了。
原來蔣阿姨買的不是工行的理財,而是「車輛所有權轉讓投資協議」。
這個協議簡單來說,有人急用錢,於是把自己名下車的一部分所有權轉給你,換你的一筆錢,幾個月後,這筆錢加一些利息,返還給你。
本身是有風險的,但經理沒有提及到。
蔣阿姨這個產品,負責人涉嫌詐騙蹲了大牢,因此60萬無法兌付。
最後,蔣阿姨只拿回20萬,仍有40萬沒有追回。
類似的事,並不少。
廈門的王阿姨,接到銀行營業部主任的電話,推一款銀行理財,收益6%,期限50來天。
王阿姨經常在這個網店買理財的,和主任關係好,於是把40萬養老錢交給了他。
可是,最後王阿姨一分錢都沒有拿回來,她買的這個產品,就是大名鼎鼎的e租寶。
後來家人向法院提交上訴,法院判決:銀行無須承擔。
40萬打了水漂。
.1.
飛單這個事很惡劣,說的是銀行員工個人為了賺錢,偷偷賣不是銀行的或未經銀行許可的產品。
買到這類產品,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咬定是個人行為,錢很難拿回來。
借這些事給大家提個醒,銀行飛單不少見,無論與工作人員多熟,都不能絕對信任他。
尤其要提醒家裡長輩,不要被銀行光環和業務經理的熱情忽悠了,買了風險很大的產品
如何鑑別真假銀行理財呢?教大家一個終極大法。
凡是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放在在合同或者產品說明書裡。
然後我們拿到這個編號,可以去中國理財網查詢。
我把網址放在這裡,大家可以儲存一下,官方的,很安全。
https://www.chinawealth.com.cn/zzlc/index.shtml
在這個網站查銀行理財,既能鑑別真假,又能看到最簡潔真實的產品資訊。
一舉兩得。
具體這麼查詢,在首頁的右下角輸入編號。
如果提示:理財產品不存在。
可以了不用買了。
因為,不是銀行自己的產品。
如果是真理財,就會彈出詳細資訊:
包括產品誰家發行的,風險有多高,產品期限,核心資訊全都標註出來了。
尤其注意下風險等級。
風險分為R1~R5,風險從低到高分別是:
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謹慎的投資人,我建議R1,R2級別的就可以,R4,R5風險太高了。
今天就到這了, 建議你把這篇發到自己的家人群朋友群裡,以防家人和朋友受騙~
Ps:
還有幾個月,快過年了,回家了別老盯著手機,陪父母倆聊聊天啊。
講講理財上常見的坑,提醒老爸老媽多注意些。多聊聊家常,他們就不會被工作人員送的禮品,什麼油啦,鍋啦,雞蛋之類所迷惑。
父母年紀大了,輪到我們保護他們了。
-
1 #
-
2 #
民生銀行買理財挺靠普,把風險控制都給你說清楚,你能承受得了就買,承受不了就買低風險的,我說的是北京大興分行的。
-
3 #
專坑儲戶,要不然老馬咋說讓他們不自在是他想幹的事
-
4 #
請問結構性存款產品也是C開頭嗎
-
5 #
理財就是通過銀行為中介定向貸款給需要貸款的借款人
-
6 #
渣打銀行的理財不錯
我去,蔣阿姨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