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38分18秒,這是2463.8萬元船舶退稅款從國庫返還到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賬戶的時間。
12月17日,全國首筆“國內建造並從事國際運輸船舶退稅”業務在國家稅務總局洋浦經濟開發區稅務局辦結,標誌著海南自貿港“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政策正式落地。
在此之前,已有船籍港登記、船舶融資租賃、保稅油加註等自貿港政策落地實施,促進洋浦內外貿航線不斷加密,洋浦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區位優勢日漸凸顯。據統計,今年1月至11月,洋浦港口吞吐量5221.18萬噸,同比增長14.81%。12月25日,在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第100萬個集裝箱穩穩當當地吊裝在“飛雲河”貨輪上,標誌著洋浦港正式跨入100萬標準箱行列,翻開了洋浦集裝箱業務發展的新篇章。從2018年的50萬標準箱到2020年的100萬標準箱,集裝箱吞吐量成功破“百”,洋浦港僅僅用2年時間。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由我國西部省份與東盟國家合作打造的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通達世界各地,比經東部地區出海所需時間大幅縮短。洋浦是海南對接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從洋浦可以直達東盟各主要沿海國家,並可經中國香港、新加坡通達全球。
洋浦工委書記周軍平表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是海南自貿港六大自由便利政策之一,未來的海南自貿港將圍繞“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建立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航運制度政策體系,並透過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把洋浦港航產業打造成為超千億級的產業。
退稅政策落地 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
此次申報辦理船舶退稅的是海南中遠海運能源於11月19日在廣州交付的10.99萬噸級油輪“遠蘭灣”輪。
今年7月3日,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與洋浦管委會簽約,在洋浦保稅港區投資註冊設立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將新造船和條件成熟的營運船注入新公司。截至12月24日,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旗下入籍“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已達17艘,其中新建船舶5艘。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在確保有效監管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在中國洋浦港登記並從事國際運輸的境內建造船舶給予出口退稅。為了推進“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洋浦工委管委會成立了海南國際船舶登記中心,為國際船舶登記提供“一站式”服務,並積極推進航運經營管理體制和船員管理制度改革,積極落實船舶出口退稅政策,為企業降低購船和經營成本。
據國家稅務總局洋浦稅務局副局長張浩林介紹,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是國家為了促進海南自貿港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建設“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給出的政策大禮包。作為執行部門,稅務局聯合國庫進行流程最佳化,採取“稅庫聯動、限時辦結”的制度創新模式,實現了“企業當日申報、稅務局當日辦結、退稅當日到賬”。
“當天申請,僅1個多小時就順利到賬,我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船舶退稅政策帶來的真金白銀紅利。”海南中遠海運能源財務部經理於水勝說,船舶退稅政策的落地實施,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降低了財務成本,提升了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目前公司正在給2艘已交付使用的新建船申請退稅,稅款約1.1億元。
“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政策的落地對洋浦乃至海南自貿港建設來說,都是意義重大。”洋浦管委會港航營運長王堅敏說,船舶增值稅大約為13個點,相當於造船的成本下降了13%,這對航運企業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且該項政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屬於洋浦獨有,只要是在國內建造的國際船舶,一定會優先考慮在洋浦登記船籍港。
船籍港政策率先落地 吸引國內最大載重噸船舶入籍“中國洋浦港”
今年6月12日上午,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6.2萬噸多用途紙漿船——“中遠海運興旺”輪在大連交付使用。這是第一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註冊的船舶,也是自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佈後,首項落地實施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
8月30日,載重量達15萬噸的“遠東海”輪入籍“中國洋浦港”,這是海南省歷史上最大噸位油輪,標誌著“中國洋浦港”跨入10萬噸級巨輪“俱樂部”行列。
“遠東海”輪創下的海南省歷史上最大噸位油輪的紀錄不到一個月就被“同門師弟”打破,並創造全國紀錄。9月23日,載重噸達31.9萬噸的“遠華洋”輪交付,標誌著目前國內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正式入列“中國洋浦港”。一個多月後的11月12日,相同噸位的姊妹船“遠貴洋”輪交船,兩艘姊妹船成為“中國洋浦港”最耀眼的“雙子星”。
從6月的6萬噸,到8月的15萬噸,再到9月的30萬噸,“中國洋浦港”單船登記載重噸位實現了3級跳。這充分說明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在逐步釋放的過程中,產生了“虹吸”效應。正如在“中遠海運興旺”輪交付儀式上,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黃小文所說的,作為面向東南亞的門戶港口,洋浦港具有很好的區位優勢,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的落地,未來中遠海運集團願意把更多的船舶船籍註冊為“中國洋浦港”,同時跟海南加強合作,開通更多的國內外貿易航線,將洋浦港培育成為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的支點。
為了推動船籍港政策落地,從2019年10月起,洋浦工委管委會提前謀劃,專門成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深入拜訪企業,研究探索推進各項前期工作。周軍平還專門帶隊到北京拜訪國家有關部委,爭取到國家層面的支援,又先後拜訪了中遠海運集團、工商銀行總行的領導,促成兩家央企在船舶融資租賃業務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今年4月13日,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建設集中開工和簽約海口主會場,洋浦、中遠海運、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海南首單船舶註冊登記和首單船舶融資租賃專案因此正式落地。
今年6月1日至今,入籍“中國洋浦港”國際船舶達21艘,入籍“洋浦”船籍港的國內船舶38艘、國際船舶2艘,合計61艘。
首條洲際航線開通 內外貿航線增至33條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2018年12月29日,“海南-東盟(新加坡)”班輪航線開通,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我省開通的首條集裝箱班輪國際航線,不僅打通了我國西部地區透過洋浦南行至新加坡的直航通道,也打通了我國沿海港口貨物透過洋浦中轉至東南亞的新通道。
正是基於洋浦港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2019年8月15日,國家發改委釋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支援洋浦港吸引國內外貨源,發展國際中轉運輸業務,培育成為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促進新通道沿途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洋浦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以提升面向太平洋、印度洋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為主線,高標準、高質量將洋浦港建設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航運樞紐。海南海事局對標國際海事發展前沿形態,出臺2020年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方案,推出涵蓋體制機制創新、支援航運基礎設施和能力保障建設、最佳化營商環境、推動綠色發展、強化安全監管保障等5大方面、16項具體舉措,全力支援洋浦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航運樞紐。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洋浦新航線不斷開通——
今年4月13日,東盟經小鏟灘中轉至海口、東盟經小鏟灘中轉至南沙的2條內外貿同船運輸航線開通,打通了東盟經小鏟灘碼頭向國內主要港口分撥的外貿集裝箱中轉運輸通道。
6月23日,錦州至海南(洋浦)內外貿同船航線開通,打通了一條連線至東北地區的外貿新通道,推進南、北集裝箱業務的貫通融合;7月28日,從東盟進口貨物經洋浦中轉分撥至天津的內外貿同船運輸通道正式啟用。該航線的開通,不僅為華北地區外貿貨物進出口提供了新的中轉路徑,也提高了洋浦內外貿同船運輸航線的覆蓋面。
9月28日,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航線——洋浦-南太-澳洲集裝箱航線開通運營,標誌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開始從“近海”邁入“深藍”時代,為洋浦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出海口作用,大力發展外貿“水水中轉”,打造中國面向印太兩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奠定了堅實基礎。“洲際航線的開通填補了菲律賓和巴布亞紐幾內亞航線的空白,對海南外貿航線發展,降低本地企業物流成本和提升物流時效有很大的幫助。”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業務運營部總經理陳力說。
10月29日,由中聯航運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中越航線正式開通。這是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以來,首家海南本地航運企業開通的首條東盟班輪航線。截至目前,洋浦內外貿航線增加至33條,其中外貿航線14條,內貿航線19條。
專家建議洋浦發展臨港產業 吸引中資非五星紅旗船舶迴歸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關鍵之年,隨著自貿港政策不斷落地見效,洋浦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和“樣板間”,將不斷地有專案落地開工,或建成投產,勢必產生大量的貿易往來。那麼,作為國際集裝箱碼頭的小鏟灘碼頭必須進行擴建,才能滿足未來港航物流發展的需求。
為此,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提出建設洋浦小鏟灘起步工程能力提升、小鏟灘碼頭擴建工程、港區航道改擴建工程、洋浦國際智慧供應鏈中心專案等,進一步完善小鏟灘碼頭的基礎設施。
目前,小鏟灘起步工程能力提升專案正在抓緊施工,明年6月投入使用後,其吞吐能力將提升至170萬標準箱。小鏟灘碼頭擴建工程已申請列入洋浦“十四五”規劃,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專案進行建設;洋浦港區航道改擴建工程已完成專案建議書、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12月13日,洋浦國際智慧供應鏈中心專案、國投10萬噸級公共糧油碼頭及配套工程專案落戶洋浦。
根據規劃,到2025年,洋浦集裝箱吞吐量完成500萬標箱,吞吐能力達到700萬標箱,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成為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健全、港航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比肩國際一流水平的自貿港和國家西部陸海通道航運樞紐。
在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院長李世傑看來,洋浦作為“一帶一路”南向開放的節點,國家提出將洋浦打造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航運樞紐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成為中國面向印太兩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能夠有效參與全球資源配置,這也是國家支援建設“中國洋浦船籍港”重要原因之一。“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的船籍港製度體系,其核心政策之一是零關稅,這對吸引中資非五星紅旗的船舶迴歸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光有免稅政策還不夠,船籍港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船舶年檢、保養維修、海上保障救援、船員註冊管理等大量相關及衍生的業務。除了能夠加註免稅的燃料油外,船舶維修、船員管理等經濟活動也享受免稅政策,這樣能大幅度降低船企的運營成本。”李世傑說,要想吸引中資非五星紅旗的船舶迴歸,洋浦必須儘快建立起完善的船舶管理和海員管理制度、海上救援服務等一系列配套服務保障體系,同時依託零關稅政策的早期安排,抓緊佈局臨港產業工業園,佈局科技含量高的製造業、與石化產業鏈關聯度高的製造業,以及為之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讓洋浦產生“虹吸”效應,吸引中資非五星紅旗的船舶迴歸。
李世傑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資非五星紅旗的國內船舶有4700艘,如果能夠吸引這些船舶迴歸國內,將極大地帶動國內航運業和相關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海南日報洋浦12月27日電)
原標題:多項自貿港政策相繼落地,努力建立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航運制度政策體系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航運樞紐 洋浦如何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