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齒輪不停轉動,2020年已近尾聲。回望這一年,消費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升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顯現;回望這一年,我們的生活有許許多多與消費有關的事兒,帶來了真切的獲得感:消費券一輪接一輪地發放,直播購物熱熱鬧鬧,甚至連“宅”生活都豐富多彩……回望這一年,這一樁樁小事兒背後,政策不斷為消費“加碼”,新業態帶來新體驗,消費環境越來越好,消費觀念不斷更新。
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前行。聽聽消費者們的心聲,共期2021年更多的精彩。
“先搶券,再買買買,真划算”
合肥市民朱昱第一次感受到消費券的“魅力”是在今年4月。回想起那時的場景,她覺得十分有趣:“當時大家都守著手機,10點一到,趕緊點進去搶。我平時比較愛吃美食,搶到了滿200減50的餐飲券,還有同事要買電器,搶了百貨券。 ”
約上好友吃了一頓烤肉,原價200多元,最後只付了150多元。 “先搶券,再買買買,真划算!不僅自己用,我每次看到發放消費券的訊息,還會提醒身邊的朋友領。 ”朱昱向記者展示她的領券記錄,滿20減5元、滿40減15元……各式各樣的消費券用在吃飯、買衣服等上,“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領到一張用於文娛消費的券,抵扣以後,一張電影票只花了15元。 ”
4月10日,宣城市圍繞餐飲和旅遊行業,向市民發放2000萬元電子消費券;4月30日,蚌埠市向市場投放800萬元餐飲消費券;7月18日,合肥市發放“魅力合肥·大家購”第四輪2000萬元消費券……一輪接一輪的消費券發放,衝散疫情的陰霾,點燃了大家的消費熱情。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3094.7億元,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個百分點、淺於全國6.7個百分點,整體增幅居全國首位。
朱昱告訴記者,除了領消費券省錢,今年在旅遊上,自己也“佔了大便宜”。 “錯峰出去玩,我和家人在‘五一’之後去金寨玩了兩天,天堂寨、燕子河大峽谷等景點都免了門票,省了不少錢! ”她說,當時正是出遊的好時節,不少景點都有門票優惠,很有吸引力,“即使戴著口罩,也不能阻擋一顆擁抱春天的心”。享受“買買買”帶來的幸福感,朱昱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多實實在在讓利的促消費政策出臺,涉及的方面能更廣一些,“比如我的父母雖然上了年紀,但也有消費需求,其實他們更容易被折扣、補貼等吸引,希望以後的促消費政策能多多照顧到老年群體。 ”
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今年以來,為抓緊消除市場抑制因素,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我省接連在文旅、餐飲、汽車、家電等方面,發放政策“大禮包”。透過一系列實打實的優惠政策,促進了消費迴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
要想讓促消費政策落地有聲,發揮出最大效益,必須從需求角度入手,增加有效供給,打造內外貿、產供銷、上下游高效對接和相互帶動的消費供給端。比如,小排量汽車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措施就有效刺激了下沉市場消費,小面額消費券為小餐飲商戶帶來了人氣和活力……市場主體活力十足、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序,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得到滿足。
“村裡有啥變化,電費最能體現”
今年添置的物件,哪個最能提升幸福感?
“重灌了淋浴房,裝上了熱水器,一共花了5000多元,價格不便宜,但是真的值! ”12月24日,安慶市望江縣望馬樓村村民陳鑫笑著回答,“過去一到冬天,洗澡要去鎮上的澡堂,如今方便多了,特別是現在家裡有兩個小孩,冬天再也不需要擔心洗澡的問題了。 ”
“85後”木匠陳鑫的收入不低,家裡蓋著兩層小樓房,但是淋浴房一直閒置。 “村裡人都這樣,習慣了冬天弄個大盆,凍凍縮縮地洗澡。就算建了新樓房,也沒想過要建個淋浴房。但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念都發生了轉變,和城裡人一樣,我們也追求吃‘健康’‘新鮮’、穿‘舒適’‘時尚’、用‘方便’‘質量’。 ”
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資料顯示,前三季度,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523元,增長6.8%。口袋越來越鼓,農民敢消費,其對於生活的需求不再僅僅侷限於物質層面的追求,消費理念從 “越便宜越好”轉變為 “滿足自身情感需求的消費”。 “臥室裝了空調,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空調一開,暖風呼呼地吹,過冬不遭罪。 ”陳鑫告訴記者,要說村裡生活有啥變化,電費最能體現,以前每家每年用電幾十千瓦時,現在每家每月用電就有幾十千瓦時,“從點煤油燈、燒柴火,到現在大電視、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等等,家用電器越來越全,電費自然就多了”。
展望新一年,陳鑫希望:“娛樂消費方面的選擇能夠更多一些,每年過年,村裡的娛樂活動很單一,縣城的電影院都搶不到票,小孩子們也沒地方去玩。我希望物質消費更安心,精神消費更豐富。 ”
今年以來,我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積極謀劃實施一系列消費促進活動,城鄉消費市場實現了同步回升。
農村居民收入連年上新臺階,兜裡有錢“願消費”;社會保障網路織得牢實,農村居民“敢消費”;農村路電網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居民“能消費”。村裡人潛在的消費需求被逐步喚醒,大家更加追求品質消費、個性消費,農村消費的巨大潛力持續釋放,為消費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但還需打造更加便捷舒心、健康有序的消費環境,提供更多量身定做、個性十足的產品,把潛在的市場需求轉變為現實的購買力,充分激發農村居民消費熱情,讓農村消費市場持續不斷“火”起來。
“購買方式變了,體驗感更好”
以前,丁瓊隔三差五去小區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供一家三口的日常飲食。 “2月份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出門不方便,兒子手把手教會我在網上買菜。 ”丁瓊說,一開始自己擔心,蔬菜可能不新鮮,沒想到,質量還不錯,葉類菜分裝在保鮮盒裡,連大白蘿蔔都用保鮮膜裹著。“那時是特殊時期,頭一天晚上下單,第二天一早送到,我覺得已經很快了。現在,一般1小時不到就送上門了,更快! ”
消費市場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和消費方式,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提升了消費的趣味性。 “以前也網購,但是很少看直播,這也是在年初學會的。 ”丁瓊告訴記者,在朋友的推薦下,自己開始嘗試在直播間裡買東西。 “主播會試穿衣服,對著攝像頭展示細節,比看圖片直觀多了。 ”她覺得,主播就像商場裡的導購一樣,可以提問,可以聊天,互動感很強。 “雖然買的還是自己熟悉的東西,如今,購物方式變了,體驗感更好了。 ”
直播帶貨、網上下單、門店到家、社群團購……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受阻,線上新型消費迅速補位,成為消費市場上一抹亮色。購物中心“雲逛街”、車行“雲賣車”、房企“雲看房”……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新消費成為疫情之下提振經濟的重要力量。以今年“雙11”為例,11月1日至11日,在淘寶和蘇寧平臺重點直播間,我省活躍達人主播數223個,活躍自播店鋪數2261家,累計直播36508場,累計觀看6785.9萬人次。
“小時候購物,靠去鎮上趕集;再長大一些,變成逛百貨大樓;現在,花樣越來越多咯!”面對未來,丁瓊充滿期待,期許有更多新玩法、更多好產品和好服務。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過去一年裡,資訊消費、線上直播、線上教育、線上購物等迸發出的強勁活力,足見中國消費大國的地位沒有改變,消費升級的趨勢沒有改變,以新需求、新供給、新領域、新技術等構成的新消費依然煥發著蓬勃生機。當前,技術驅動消費購物的趨勢愈發明顯。企業應繼續密切關注線上教育、遠端醫療、無人配送等疫情期間挖掘出來的新消費需求,以優質供給提振消費信心、引領消費潮流。只有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需求,才能推動新型消費成長,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消費的底氣更足了”
購物時遇到糟心事兒,怎麼辦?滁州市民王晰的第一反應是撥打一串數字——12315。
“賣傢俱時,說好了可以15天無理由退貨,後來,家裡人對款式不滿意,我去退貨時,卻被告知‘樣品出售概不退換’! ”12月24日,王晰向記者分享了今年遇到的一件事兒。 8月初,她在滁州某傢俱城購買餐桌、電視櫃、茶几等多件傢俱,價值近2萬元。付款過後,家裡人覺得款式不合適,因該傢俱城屬於15天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她便去協商退貨,不曾想,商家以售貨單據上寫明樣品出售概不退換為由,拒絕退貨。 “實際上,只有其中一件傢俱是樣品,我要求退其他的幾件傢俱,商家也不同意。”王晰補充說。
反覆協商,始終不能解決,王晰撥通了12315消費申訴舉報熱線。 9月底,滁州市12315中心介入調解。
“工作人員把我和商家聚到了一塊進行調解,交談了一下午,最後彼此諒解,商家賠償了我2000元的損失費。”王晰說,雖然結果和最初預想的不一樣,但這次維權經歷,讓她感受到了行使合法權利的快樂。 “我捍衛住了我作為消費者應有的權益,以後,我消費的底氣更足了! ”
做好消費維權工作,營造良好消費環境,自《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修訂頒佈,12315“五線合一”全面完成,我省各級12315中心累計接處消費投訴舉報諮詢200多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5億元。全省4A級以上景區全部建立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
如今,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不少店鋪、商場門口還懸掛著“放心消費示範單位”的標誌。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我省近年來持續深化放心消費建立工作,截至目前,在全省12個行業領域發展參創戶近4萬戶,放心消費建立進鄉村覆蓋全省75%以上行政村。
好的消費環境,離不開政府、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共同的努力。王晰說:“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有更多消費者像我一樣,勇敢維權,商家們更講誠信。我們購物遊玩時,能少一些擔憂,多一分放心! ”
放心消費建立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消費維權社會共治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省透過推行賠償先付制度、建設消費投訴資訊公示、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教育宣傳引導、建立放心消費單位等方式,積極引導經營者守法經營,打造誠信、安全、公平的消費環境,成效初顯。
隨著以網路購物和網上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崛起,想要持續改善市場消費環境,必須適應新形勢。除了為消費者搭建起暢通的維權渠道,相關部門還應針對市場環境中影響消費信心的薄弱環節,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創新監管模式、提高監管效率,例如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的力度、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機制等,以達到淨化、最佳化消費環境的目的。
·網友漫談·
回眸2020,“買買買”的哪一刻,曾讓你有幸福感?
@小熊愛陽光:幸福感很多啊!給重要的人買需要的禮物,和好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宅家的時候點外賣……
@阮軟:發工資的時候,跟小夥伴去火鍋店大吃一頓。
@北投少年:買了降噪耳機和新手機,戴上耳機全世界都安靜的時候最幸福,真香!
@小天猴大眼萌:天冷了買自熱火鍋,發獎金了買小時候最想要的鋼琴,過生日時請爸爸媽媽吃火鍋最幸福!
@於江之南:和同事一起搶消費券,之後又一起去逛街買衣服,疊加商場活動,省了很多錢,那一刻感覺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