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一開年就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翻篇。回首這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下,5G、人工智慧、大資料、工業網際網路等資訊通訊技術廣泛深入應用,助力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也使普通民眾感受到了前沿技術的魅力。過去一年中,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不斷更新,成果疊出。新年又至,一起回顧這一年中部分行業前沿技術的發展動態,瞭解相關技術最新動態的同時期待下一年更好的發展。
5G標準日趨成熟。2020年7月3日,國際行動通訊標準制定組織3GPP宣佈5G第一個演進標準R16凍結。R16標準不僅增強了5G功能,讓5G進一步走入各行各業並催生新的數字生態產業,還更多兼顧了成本、效率、效能等因素,為5G在垂直行業上的應用奠定了基礎,使通訊基礎投資發揮更大的效益。R16之後,3GPP還會繼續制定5G R17標準規範,將對NPN在使用者初始接入、第三方使用者鑑權、移動性等方面進行技術增強,從而強化5G對垂直行業的支援,目前R17已開展多個研究和工作專案。
基站日益增多。2020年以來,我國5G建設迎來高速發展階段。今年2月,工信部提出基礎運營商要做好5G發展和復工復產工作,加快5G(特別是SA)步伐,切實發揮5G建設對“穩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積極作用。隨後,三大運營商陸續公佈今年5G基站建設規劃。今年8月,三大運營商半年報顯示,其5G基站建設均超預期。截至11月底,工信部發布中國建成全球最大5G網路,5G基站達70萬個,佔全球比重近7成,連線超過1.8億個終端。三大運營商方面,最新資料顯示,中國移動已開通5G基站超過38.5萬個,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服務;截至今年10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共享5G網路,累計開通5G基站約33萬個,加上兩家分別還有少量自建基站,三大運營商累計開通5G基站已超70萬個,與工信部公佈的資料基本吻合。業內預計,年底我國5G基站將達到80-90萬站。
使用者日漸增長。近日三大運營商陸續公佈其11月份運營資料。資料顯示,中國移動11月份5G套餐使用者數淨增打破以往記錄,新增1858.9萬戶,累計達1.47382億戶,位列5G使用者數第一;中國電信11月份5G套餐使用者數淨增762萬戶,累計達7948萬戶。就公佈5G使用者數的兩家運營商來看,目前國內5G使用者數日漸增長,規模已突破2億。
三大運營商11月運營資料表
應用場景日漸豐富。隨著5G的不斷髮展,其在不同行業內開始嶄露頭角。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5G不僅展現了中國速度,也催生了一大批應用場景,如遠端診療、遠端辦公、遠端教育等。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5G繼續發力,“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加速推進,在航空、機械、汽車、鋼鐵、礦業、港口、能源等行業實現率先發展。如今,在各行各業均可見5G身影,可謂5G應用遍地開花。
顯然,5G正處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之中,有其正向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5G套餐資費高企不下。當前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標準資費均在百元以上,相對於4G套餐而言高出不少,使用者接受度不高。推出更多價格檔位選擇、專案組合更靈活的5G套餐是未來各大運營商發展的方向。其次,相對於在企業側飛速發展的5G應用,針對消費市場的應用發展較為緩慢,導致個人使用者的5G應用體驗匱乏。
雲計算市場格局初步形成,頭部企業競爭激烈。正如AWS、Azure和阿里雲三家佔據全球雲計算市場近七成份額,前五大公有云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中國電信天翼雲和AWS佔據國內公有云總體市場份額達到76.7%。
阿里雲在全球雲計算市場排名第三,在中國雲計算市場排名第一,是亞太及中國市場最大贏家。在阿里巴巴釋出的2020財年業績裡,阿里雲的收入超過400億。騰訊雲依靠其在社交、遊戲等領域積累的流量,以及微信、小程式等生態體系強大的轉化能力,獲得了驚人的增長,成功在多個場景實現落地。華為雲依託華為在全球多年的的部署,自去年以來一直在高速奔跑。根據相關報告,華為雲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在IaaS+PaaS市場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長超過300%,IaaS+PaaS和IaaS市場份額均超過7%,排名上升。中國電信天翼雲經過10年發展,已形成“2+31+X”全國資源佈局。據IDC及信通院資料顯示,電信天翼雲在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排名第七,位居全球運營商之首。AWS是全球雲計算企業實至名歸的霸主,2020 Q3營收116.01億美元,去年同期89.95億美元,增長29%。
業務領域縱深化發展,行業雲百花齊放。2020年,各雲廠商正在迅速滲透進入各個垂直行業的資訊化環境,其中政務、金融等行業成為各企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在金融雲領域,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雲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規模達到19.1億美元。儘管存在疫情影響,但金融雲市場依然維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同比增長37.5%。同時,該報告披露了中國金融雲市場份額,阿里、華為、騰訊、百度和京東數科佔據前五席位。
政務雲方面,有關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政務雲市場規模為527.7億元,相比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8.5%,預計2020年政務雲市場將達到617.9億元,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可達1114.4億元,未來四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0.6%。目前政務雲廠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基礎電信企業;二是華為雲等傳統 IT 廠商;三是以阿里雲、騰訊云為代表的公有云 IaaS 網際網路企業;四是神州數碼等系統整合商。各類政務雲廠商均在不遺餘力地拓展各自市場份額。
雲原生技術成熱門,研發與上雲節奏加快。在技術持續創新的雲計算領域,“雲原生”成了熱門詞彙。11月30日,華為雲釋出雲原生產業白皮書、雲原生2.0全景圖。在雲原生2.0全景圖中,華為雲在應用敏捷層將雲原生的全棧能力賦能客戶,幫助客戶應用敏捷、業務智慧,安全可信,面向未來持續演進。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 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首次釋出企業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原生路線圖一共分為四大板塊,包括騰訊雲原生定位、企業部署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原生最佳實踐和騰訊雲原生核心產品概覽。其中,在最核心的雲原生最佳實踐環節,騰訊雲首次立體化介紹了在容器、微服務、Serverless、雲開發、DevOps、大資料、資料庫、雲安全等領域,覆蓋十餘個行業的大中型企業以及初創公司的雲原生路徑,幫助使用者快速識別和部署適合自己的雲原生服務。在 2020 阿里雲合作伙伴峰會上,阿里雲智慧基礎產品事業部高階研究員蔣江偉表示,阿里雲將繼續深耕“被整合”戰略,做強生態,未來一年投入 20 億專項資金,啟動“雲原生合作伙伴計劃”,優選扶持 100 家頭部合作伙伴,賦能 10000 家合作伙伴和 50 萬開發者,共同服務百萬雲上客戶,幫助合作伙伴實現雲原生技術升級,合力加速百行千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不難發現,隨著雲計算發展成熟和企業需求推動,雲原生技術和理念得到了使用者的廣泛接受,雲原生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從通用PaaS向多元化發展,雲原生正在成為雲上的必然趨勢。據Gartner的預測資料顯示,到2020年,50%傳統老舊應用將以“雲原生化”的方式被改造。到2022年,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容器化應用”。
邊緣計算行業蓬勃發展,投資併購活動頻頻。1月16日,蘋果公司以大約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西雅圖一家致力於研究人工智慧技術的初創公司Xnor.ai。Xnor.ai最初是一種使機器學習演算法變得高效的程式,與邊緣計算有關。3月4日,Equinix完成對專注分散式雲服務初創企業Packet的收購,將有助於Equinix加快邊緣服務的部署,擴充套件至邊緣計算的相關業務領域。3月27日,微軟收購專門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完全虛擬化雲原生網路解決方案的5G和邊緣計算公司Affirmed Networks。7月18日,全球最大的獨立開源公司 SUSE收購業界應用最為廣泛的Kubernetes 管理平臺建立者 Rancher Labs,此舉將使SUSE/Rancher成為邊緣計算領域的首選開源公司。此外,融資活動亦較為活躍。8月12日,全球開源物聯網訊息中介軟體領導者 EMQ 宣佈獲得由嘉御基金獨家投資的 A+ 輪融資。8月18日,上海雲軸資訊科技有限公司(ZStack)正式宣佈獲2.3億元B+輪融資。11月26日,“江行智慧”宣佈完成約億元A+輪融資。
技術研發步伐加快,新技術新節點層出不窮。1月27日,微軟與美國運營商 AT&T 展開合作,以推動全新的網路邊緣計算(NEC)技術的發展。5月29日,阿里巴巴開源邊緣計算雲原生專案 OpenYurt。6月9日,中國電信攜手中興通訊打造國內首個城市級應用邊緣計算節點,提供一套彼此可靠連線、協同運轉的環境。6月20日,AWS推出Snowcone,實現輕量級堅固邊緣計算, 8月6日,業界首個5G邊緣計算開源平臺EdgeGallery宣佈在碼雲上正式開源。9月8日,LG Uplus與谷歌雲合作推出5G移動邊緣計算技術。10月15日,騰訊雲首個5G邊緣計算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齊飛,行業蓬勃發展。今年,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物聯網作為資訊基礎設施被納入其中,同時基於5G基站的迅速覆蓋,物聯網發展迎來契機,眾多企業紛紛發力物聯網領域。4月7日,嵌入式解決方案供應商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宣佈,面向物聯網開發者推出IoT-AdvantEdge解決方案,旨在透過解決一系列關鍵物聯網裝置的設計問題,降低開發的複雜性。6月17日,中國移動釋出了一款面向物聯網領域推出的輕量級實時作業系統——中國移動物聯網作業系統OneOS。6月23日,阿里雲旗下物聯網平臺華南節點正式上線12月10日,騰訊雲在IoT生態峰會上宣佈旗下 “騰訊連連”品牌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Explorer實現全新升級。在2020物聯中國年度盛典暨第六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上,華為展示了以華為雲IoT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城市、智聯生活、智慧園區、智慧倉儲等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和產品,為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創新。
行業前景廣闊,中國技術與產值領先。網際網路企業與運營商競相開展物聯網技術與平臺研發,帶動了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在近日召開的2020 世界物聯網大會上,科技部原秘書長石定寰表示目前全球物聯網產值大約 15 萬億美元左右,其年平均增長率接近 23%,預計 2021 年以後這一增速有望達到 30%,到 2025 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達到 30 萬億美元的體量。同時,他表示,中國佔到了全球物聯網產值的 1/4 左右。與產值領先相一致的是,我國在物聯網技術標準方面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12月15日,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表示,我國物聯網標準化水平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已釋出的26項物聯網國際標準中,我國主導8項,佔全球總量40%;在研的物聯網國際標準/技術報告20項,我國主導或參與12項,佔比60%”。
這一年,各項技術發展均有所發展。5G發展態勢迅猛,但仍有問題亟需解決;企業上雲大勢越來越明朗,雲計算不斷得到重視;邊緣計算隨著技術與行業的不斷髮展正逐漸從“邊緣”走到人們視野中央;物聯網發展迎來契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主流技術之外,也有其他技術正在蓬勃發展。期待各項技術在下一年有進一步發展,為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新增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