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本期嘉賓:溫哥華加利利金融學院院長 徐小林(口述) 人弋(整理)

今天晚上不講行情——因為行情還是那個行情。關於我的單子,我會做長線的澳元,我會持有25個交易日左右吧。

我們在這兒講一下區塊鏈。區塊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是改變不了的,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它可能會把網際網路會變成了第二位,區塊鏈相關的一些金融會變成了第一位,這是國際大環境的一個必然趨勢。

在我師傅生病之前,大約七八年前的時候,美國就已經提出去區塊鏈的概念。區塊鏈是可以做的,但不是現在。

你好好想一想,中國股票是90年開始執行的,一直在95年96年,甚至到99年,這10年的時間,中國出現了多少不好的人和不好的公司。再舉例,外匯公司,2000年之後開始比較繁榮,一直等到現在吧,你認為外匯有多少家平臺是合法合規呢。合法合規的公司也就那麼多,說句真心話,全球可能都不過十多家。

99%的外匯公司是騙子。騙子公司太多了,這裡尤其是香港地區的騙子公司。

我不知道香港為什麼會淪落成這樣,外匯、黃金,還是打著種種恬不知恥的旗號在內地來圈錢,他們最瘋狂的時候是在2004—2009年。但是我們資料中心從2004年起就不再推薦任何平臺了。

所以說,每一個金融產品的復興,從興起到復興,一定會經歷很多的犧牲者。像中國解放戰爭一樣,聽懂我的意思了嗎。

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把它研究透。研究透它就不叫金融,因為金融裡面有太多的事、心理層面的東西。

區塊鏈可以做,但是不到時候。就像一些新股一樣,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表現形式。即便是我們團隊也只有兩到三個人在做。我們沒有做的原因是我們不精通。很多人來問我們數字貨幣的事。我會回答說,我們能把股票、外匯、期貨研究透就很好了,我們沒那麼大的精力再去研究區塊鏈。

甚至像棗莊這樣的四線城市都在探討數字貨幣。你不被騙誰被騙?這種東西在上海、深圳、北京這種一線城市都還沒有出現特別好的,你說你四線五線城市研究啥。

因為我就是從四線的小城市出來的,所以說我老家好多的這些人跟我講這些東西,你說數字貨幣,你連數字貨幣的全稱都不知道是什麼,你就敢做?所以說大家老老實實的,我們不要去碰這些東西啊,老老實實地做好咱們的股票。股票現在是最成熟的——經歷了這30年的打磨,越來越成熟。

外匯不用說,現在也是非常的成熟。不過就是需要注意平臺。再給大家講一遍啊,我一般還是推薦美國和瑞士的平臺,瑞士的平臺是首選。我不說是哪家平臺,大家去找就可以,其他平臺儘量少用。在這裡給大家講一遍,區塊鏈的不要亂做。區塊鏈不是我們這種凡人所能做的,包括我在內,我們團隊的博士這些人都還沒開始去研究它,我們就不要去做了。稍安毋躁,好好地把這個東西研究透了就可以了。

我們專家組今天晚上閒聊,我說現在很多人關注比特幣呀和數字貨幣,幾個人都在笑:我們不知道,我們落伍啦,我們團隊剛參加過美國芝加哥最大的經濟論壇,其中包括四個博士,所以說,不要做我們自己不精通的,我們現在連股票都還沒弄明白是什麼的情況下,不要去研究那個。高翔師叔,股票已經做30年了,他做外匯35年,好好想一想,不跟這樣的人一起做,你跟什麼人做呢,是吧。踏踏實實做我們自己熟悉的東西啊,安安穩穩地收錢就好了。

中央電視臺也在報道,不過推廣區塊鏈並不代表推廣比特幣,很多人一說國家推廣區塊鏈就認為是在推比特幣,就是一個錯誤認識。中央電視臺二套一直在播放這個,中央一套也在講這個。先看一下新聞吧,不要太過於在這上面糾結。哇,現在幾乎每週都有人問我這些問題,不是不回答,我們不精通啊,不喜歡給大家一些錯誤的解釋和誤導。

我們還是好好看一下黃金是怎麼走吧,做黃金這單,能做明白就很好了。

澳元,你要是做長線,一定要有那張表,問我們的助教要那張表,一定要去要那張表。那張表就是說澳元應該多單,但是收費還稍微有點兒高。你自己計算一下,一標準手收幾美金。你算一下,一天收1美金,十天就是10美金,看一下是多少。

這兩天會講一個最核心的東西,叫八卦圖啊,它對我們正在學安全週期課程的學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就是在什麼樣的時機用什麼的方法去交易。如果是一個整全圖,它會告訴你有回補性,但是八卦圖,告訴你在哪個位置用什麼樣的方法,最後用什麼方法。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八卦圖。

八卦圖是怎樣子的呢,就一句話,正如我師傅說過的:如果動能和動能消耗學這些東西,它是一顆鑽戒的話,那八卦圖就代表是鑽戒上面的鑽石,這概括得非常好。

打個比方說,他把主動能、主動能消耗、次動能、次動能消耗和修復週期,所有東西結合到一起,就比較清晰了。

在四個週期裡面,四個週期裡面用到了哪些方法,它是這樣一個排列,所以說算是比較那個的。

溫馨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所列舉案例,僅為解析如何理解和應用作者團隊開創的市場動能消耗學,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壹網壹創:靠買斷、返利盈利的美妝第一電商存在你未知的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