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20年的落幕大戲,網際網路成了絕對的主角。

反壟斷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仍然高懸,另一場金融監管風暴已經颳了起來。

最先被盯上的還是螞蟻,12月19日,突然將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全都下架,緊跟著騰訊、陸金所、百度、360金融、小米金融、攜程也紛紛將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全部撤下。

截止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平臺的存款類產品全部下架,全軍覆沒。

12月24日,華東地區某銀保監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轄記憶體款市場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轄內各型別銀行機構不得透過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的方式吸收存款,已經開展合作的,即日起下架相關存款產品,終止合作。

另外,網際網路理財產品也遭遇重擊。

12月25日,銀保監會下發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能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

緊接著,12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再一次強調了未來監管的政策取向: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依規納入監管,堅持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堅持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措辭之犀利,態度之堅定,非常罕見。可以預見的是,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將迎來最嚴厲的監管。

網際網路存款,中小銀行的救命稻草?

網際網路存款,顧名思義就是在網際網路上辦理存款業務。

但有一個問題,存款業務是需要牌照才能乾的,而支付寶、京東、百度等網際網路平臺沒有牌照,不允許直接吸收老百姓的存款。

於是,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便拉著中小銀行一起幹,網際網路平臺提供流量,負責營銷,中小銀行支付利息和費用,吸收存款。

如此看來,網際網路存款似乎是兩全其美的金融創新,老百姓也能拿到更高利息。

例如,億聯銀行、金城銀行、烏當農商銀行、哈密銀行、曲靖市商業銀行、自貢銀行、眾邦銀行、藍海銀行、華通銀行……幾乎都聞所未聞。

以億聯銀行為例,2018年,上線了"增億存"、"用億存"等10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陸金所、小米金融、京東金融等13個平臺上線,開始瘋狂吸收存款。

僅2019年上半年,億聯銀行的存款規模從86.6億飆漲至239.6億,多出153億。

其他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銀行,也實現了存款規模的飛速發展:

山東藍海銀行的存款餘額從108.85億元增至225.43億元;

福建華通銀行的存款餘額從14.36億元上升到70.77億元;

……

網際網路存款,對於這些中小銀行而言猶如一顆"偉哥",再沒有名氣再小的銀行,只要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都能讓存款規模迅速飆升。

但,這些中小銀行"矇眼狂奔"的同時,風險係數也在迅速飆升。

網際網路存款,被緊急叫停

網際網路存款,美其名為"金融創新",其實就是一場中小銀行的集體違規攬儲。

首先,網際網路存款為了吸引客戶,都給出了超高的利息,1年期存款利率超過3%,5年期可以高達4、5,甚至6個點,顯著高於央行的基準利率,中小銀行的負債壓力非常大,一旦規模失控,很有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甚至將直接衝擊中國的金融系統。

除了高額的利息之外,中小銀行還需向網際網路平臺支付"導流費",綜合成本甚至超過7%。如此高成本的資金,必須找到回報更高的貸款專案,才能賺錢,必然導致中小銀行們鋌而走險,把錢貸給資質不好的企業或個人,甚至把錢借給其它金融機構進行非法用途。

地方性的中小銀行,起底點,人才儲備、風控能力、貸款質量都非常弱,一旦出現擠兌、壞賬風險,非常難以應對危機。

另外,中小銀行基本上都是地方性銀行,經營地域是有明確限制的,而透過網際網路,這些中小銀行卻在全國範圍內吸收存款,明顯是違反了央行規定。

對此,央行金融穩定局孫天琦局長直接發文表示:

網際網路平臺沒有相關業務的金融牌照,遊離於金融監管之外,實質是"無照駕駛"開展金融業務,屬非法金融活動。

歸根結底,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就是一種違規的金融產品,中小銀行花錢購買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進行非法攬儲。

一旦放任不管,越來越多中小銀行都會加入網際網路存款,風險累積會越來越高。

因此,緊急叫停網際網路存款業務,是非常及時的剎車。

中小銀行的日子,難過了

網際網路存款被全面叫停後,對網際網路存款成癮的中小銀行未來的日子會非常難過。

2019年以來,大部分中小銀行的業績指標迅速惡化:

2019年,129家城商行的總資產規模高達37.7萬億,但它的資產利潤率只有0.675%;

2020年的疫情衝擊,城商行的業績更慘了,整體淨利潤基本是負增長,2020年二季度淨利潤增速下滑到-11.42%,較2019年末大幅下降20.6%。

另外,2020年有的城商行營收降幅達72.1%,淨利潤降幅達102.1%。

總結起來就一個字,慘。

網際網路存款被叫停之後,中小銀行的吸儲難度急劇上升,同時還得承擔著之前吸收的高成本存款。

某地方性城商行在被叫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此前高速增長的存款規模,瞬間停滯不前,甚至出現了下滑的態勢。

為了扭轉頹勢,一些地方小銀行甚至開啟了"全員拉存款"的模式,分派任務至每一名員工,同時還重啟結構性存款攬儲,某東北地區的一家城商行,其推出多款結構性存款,377天期存單最高收益率高達4.3%。

可以預見的是,此前瘋狂吸收網際網路存款的中小銀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面臨非常大的流動性壓力。

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茅臺為什麼不造晶片?